視頻標簽:相交與垂直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
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相交與垂直》是選自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節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屬于新課標中“空間與圖形”的一部分。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學習和認識了線、直線、射線、角等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相交與垂直的內容,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今后繼續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的認知背景分析。《相交與垂直》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直線、角以及平行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學習幾何圖形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但也覺得比較陌生,受圖形空間觀念和動手技能的影響,有部分學生學起來還感到吃力,動手操作靈活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學目標:
*借助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平面上兩條直線相交的位置關系,知道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認識垂線,發展空間觀念。
*經歷獲得垂線的探索過程,能借助三角尺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積累操作經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熱愛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掌握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特征。 難點:用三角尺畫垂線。
關鍵:理解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形式;點到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段最短。 準備:PPT、java web程序、iPad、三葉草交互式白板、微課視頻、平板教學互動平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請同學們拿出兩支鉛筆,任意擺成圖形。(有的相交、有的不相交。)〔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玩中學,引起學生的興趣,順利引入新課。〕 2、揭示課題。
師: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相交。平行是我們下節課要研究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相交。(板書課題) 二、組織活動,獲取新知。
1、看一看,說一說。課件呈現圖例:
師:你能在這兩幅圖中分別找到一組相交的線嗎?
(生:延伸剪刀的兩條邊得到相交的直線、延伸紅十字任意一角的兩條邊得到相交的直線)
師:是啊,相交的直線都與角有關。 2.出示一組直線。師:下面的直線相交嗎?
小組討論:用不同的方法驗證一下。〔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說一說等方法,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 全班交流:(1)畫延長線。(2)生活實例。
師小結: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能使這兩條直線相交。 3.做一做、認一認。
(1)出示學具:旋轉其中一張紙條,邊旋轉邊觀察兩條紙條的位置關系。 師:在旋轉過程中,觀察角的變化。你能把角的變化分成兩類嗎? 生:一個圖案相交不成直角;一個圖案相交成直角。
(2)生全擺直角。
師: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板書:垂直) 思考:“互相垂直”是什么意思?
(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指直線a與直線b垂直;直線a是直線b的垂線;直線a和直線b互相垂直;直線a和直線b是一組垂線。
(3)集合圈表示相交與垂直的關系:相交包含了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
(4)選擇題,jawa web程序與學生互動,iPad。〔設計意圖:運用java web程序用iPad與學生進行互動,實時監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達到掌握本課重點知識的目的。〕
4.想辦法得到一組垂線。自己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師利用平板教學互動平臺拍照上傳。〔設計意圖:運用平板教學互動平臺實時反饋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得到一組垂線的過程,達到掌握本課重點知識的目的。〕 (1)折一折(橫豎、斜)。(2)三角尺畫。(3)量角器畫。(4)利用紙上的格畫。(5)教室中的一些垂線。
5.師用“三葉草”交互式白板示范畫垂線。〔設計意圖:運用三葉草程序使用交互式白板示范運用量角器畫垂線的過程,達到掌握本課難點知識的目的。〕 小練習:用三角尺畫一組垂線。
小結:書上18頁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 課堂練習:
1.找出每組圖形中相交與垂直的兩條線段。
2.借助三角尺驗證圖形中兩條線段是否互相垂直。 3.鞏固畫垂線的方法。 4.動手操作,發現垂線段最短。
5.視頻微課《生活中的相交與垂直》。〔設計意圖:拓展孩子的視野,體會相交與垂直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