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測量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3測量解決問題-甘肅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3測量解決問題-甘肅省級優課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了”噸“的概念,理解了噸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并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本節課主要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用列表等多種策略直觀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培養有序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確定及依據:
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的教學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掌握運用列表策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和方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1.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培養理解能力。
2. 通過用列表法等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們已經初步建立了噸的概念,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接觸過列表法解決的問題,但是學生在列舉時常常存在遺漏,估計學生們還會在“恰好”上面有所遲疑。
教學重點:能夠結合具體的情景有序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案。 教學難點:列表格時有序、合理分配,做到不重不漏。 教學方法:嘗試法、討論交流法; 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人民幣樣幣、表格等 學生: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同學們,你們喜歡解決數學問題嗎?今天就隨老師一起去
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好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1)有8噸煤,一輛車每次能運2噸……
(2)現在又來了一輛載質量為3噸的車……
根據已知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能解決嗎? 二、探究新知,找出合理的派車方案。
1.課件出示:一個加工廠里有8噸貨物需要運走,可以使用兩輛車,一輛載質量為2噸,另一輛載質量為3噸。如果每次每輛車都裝滿,怎樣安排能恰好運完8噸煤?
2. 師:請大家認真讀題,仔細看圖,說說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恰好運完”是什么意思?(沒有剩余) 3.探究派車方案。
可以怎樣派車,寫出你的方案。(指名學生板演.預設: 2噸的卡車4次運完; 3噸的卡車運3次運完……)
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案呢?(預設:可以兩輛車都派.)
小結:這兩輛車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同時使用。我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來。(小組合作整理所有派車方案,填在表格里)
如果只用2噸的車…… 派車方案 2噸 3噸 運煤總噸數
1 2 3 4 5
(預設:可能會出現隨機和有序兩種情況。) 4.反饋討論的結果。
指名匯報展示,有不同意見的小組及時補充。 并能夠說一說表格上所填寫的內容和自己的想法。 (小組之間進行對比,展示有序的那種排列。)
師:你更欣賞哪種寫法?怎么樣能夠不重復、不遺漏? 生:有序思考并排列,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 課件展示有序思考的方案(只用2噸的車……): 派車方案 2噸 3噸 運煤總噸數
1 4次 0次 8噸 2 3次 1次 9噸 3 2次 2次 10噸 4 1次 2次 8噸 5
0次
3次
9噸
5.除了這樣派車,還有別的方案嗎?
提示:如果我們只用3噸的車……(課件展示) 6.從小到大,從大到小,兩種方案對比,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我發現如果先派大車,后派小車,找到所有方案的次數少,更簡單。
7.小結:尋找合理的派車方案,可以先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找出符合要求的方案。在列舉方案的過程中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才能保證不遺漏,不重復。我們在派車時能考慮到先派大車后派小車,會更簡便些。
在做完題目之后,還要干什么? (生:檢查。)
師:也就是檢驗。我們來檢驗一下方案①和④是否正好運完8噸煤。
師生一起檢驗:因為方案①:2×4=8(噸);方案④:3×2=6(噸)6+2=8(噸),所以方案①和方案④都可以恰好把煤運完。
師:咱們回顧一下,剛才我們用什么方法探討如何派車才能把8噸煤正好運完?我們是怎樣思考的?
三、知識應用:
1.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幣各6張,如果要買一個30元的書包,他可以怎樣付錢?
(1)小組討論或獨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有序解決問題。 (2)在全班匯報自己的答案,集體進行訂正。 2.課本35頁第7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怎樣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生1:用列表的方法。
生2:有順序的先大后小或者先小后大。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來,使我們準確地從中選擇符合問題要求的方案。這一方法在我們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時候經常用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