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測量毫米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上冊3測量毫米的認識-重慶兩江新區(qū)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上冊3測量毫米的認識-重慶兩江新區(qū)白馬小學校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21-22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估計、測量、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知道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明晰測量的步驟與方法。
3.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并能利用有關長度單位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判斷。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會簡單的換算,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難點:
體驗1毫米的實際長度,形成直觀表象。 教學準備:
只有厘米刻度的尺子,既有厘米刻度又有毫米刻度的尺子,學習單,學具袋(小棒、長紙條、短紙條、米)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揭示毫米產生的意義。 1.復習所學長度單位和如何測量。
2.用只有厘米刻度的尺子量線段,得到兩條線段都是3厘米多一些,無法確定它們是否一樣長。
3.再用既有厘米刻度又有毫米刻度的尺子量線段,得到比較準確的答案。并分析兩次測量得到的結果不一樣是因為尺子不一樣。
4.揭示課題:看來,當測量的長度不足1厘米時,還需要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毫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一把只有厘米刻度的尺子和一把既有厘米又有毫米刻度的尺子,分別來量同一條線段的長度,得到的結果不一樣,以此制造一個認知沖突,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認識毫米。 1.認識1毫米,建立表象。
(1)孩子們會在尺子上找1厘米的長度,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嗎?指一指、說一說。
(2)1毫米有多長,我們來感受一下。閉著眼睛想象一下1毫米大約有多長。
(3)在我們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起來看一看。
(4)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用毫米測量比較恰當?找一找、說一說、估一估、量一量。
2.探究毫米和厘米的聯系。
(1)剛才我們在尺子上找到了1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又知道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再觀察,厘米和毫米有什么聯系?
(2)我們在直尺上數了10個小格,它的長度是10毫米,我們接著往后面數1個小格,現在它的長度是多少毫米?還可以說是幾厘米幾毫米?說說你的想法。
(3)練習整厘米換算毫米、復數單位練習。 2厘米=( )毫米 6厘米=( )毫米 10毫米=( )厘米 70毫米=( )厘米 1厘米4毫米=( )毫米
8厘米8毫米=( )毫米 26毫米=( )厘米( )毫米 39毫米=( )厘米( )毫米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說一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概念從生活實際中來,便于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同時,在觀察1毫米后,再閉著眼想象,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運用,用毫米測量。
孩子們,現在我們已經對毫米這個長度單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它是一個很小的長度單位,一般在測量比較短的物體或者很精確時用到它。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游戲。
打開學具帶,分分類:
(1)哪些物品的長度用毫米作單位比較合適,哪些
物品的長度用厘米做單位比較合適。
(2)在用毫米做單位的物品中,哪些好量,哪些不好量。
(3)在用厘米做單位的物品中,哪個物品的長度是整厘米,哪個物品的長度除了用厘米,還要用毫米作單位。
【設計意圖:在測量中,加入生活中常見的米,讓孩子想辦法去測量生活中不規(guī)則物品,將測量與生活聯系起來。】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找一找、說一說、量一量這些活動,共同學習了毫米的認識,你都有哪些收獲?
毫米是一個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有沒有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比毫米小的長度單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比毫米小的長度單位)它們與毫米又有怎
樣的聯系。(出示與毫米的關系)有沒有比皮米更短的長度單位?
1毫米=10絲米 1毫米=100忽米 1毫米=1000微米 1毫米=1000000納米 1毫米=10000000埃米 1毫米=1000000000皮米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又了解許多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相反,有沒有比厘米、米更大的長度單位?我們會在以后的數學課中繼續(xù)學習。
【設計意圖:拓展比毫米小的長度單位,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極限美,感受數學的魅力。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欲望,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基礎。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