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與除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冀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廣西 - 貴港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余數與除數的關系》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有余數的除法》第14-15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進一步鞏固對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和理解; 2.在操作中,發現并歸納出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3.理解并掌握余數和除數的關系,能靈活運用其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感知、猜測、驗證的過程,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情感與態度:
1.學生在數學探究學習中敢于大膽猜測,并找到恰當的方法驗證,以完整的探究過程來培養其良好的學習品質。
2.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猜測、操作、驗證的過程中,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并應用其關系。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設備、課件、導學案。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2
1.故事導入:一個雷電交加,狂風暴雨的晚上,光頭強種的甘蔗把小木屋砸壞了,光頭強被困在小木屋里,大聲地喊救命,路過的熊大、熊二齊心協力地把光頭強救了出來。光頭強為了感謝熊大、熊二的救命之恩,就給他們送上7罐上好的蜂蜜,他們會怎樣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學生觀察蜂蜜圖回答:
有7罐蜂蜜,平均分成2份, 每份( )罐,還剩( )罐。 用除法算式表示:
= (罐)…… (罐)
其中( )是除數,( )是余數。
2.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究的內容。(引出課題)
昨天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獨立完成導學案分一分小棒部分,下面就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昨天是怎樣分小棒的吧!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低年級兒童特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熊大、熊二分蜂蜜喚起已有知識經驗,為探索新知奠定基礎。)
二、探究新知
3
1.學生代表匯報怎樣分小棒。
4
2.觀察算式小結: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小。
3.判斷。26÷7=2 ……12 ( ) 45 ÷6=6 ……9 ( )
32÷8=3 ……8 ( ) 21 ÷3=6 ……3 ( )
4.在分小棒的過程中,大家通過動手操作,知道了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小。那余數和除數比,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呢?我們繼續探索吧!
(設計意圖:在理解有余數除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生利用導學案進行課前實際操作和列式,一方面能借助直觀操作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滲透借助直觀操作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另一方面能通過不同算式中余數與除數的大小的對比,初步感知余數與除數的關系。)
三、計算歸納
5
(設計意圖:以算一算、寫一寫、說一說的方式,給了學生很大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解疑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難點。學生真正擔當了小小探索者,通過繼續探索進一步明確歸納除數與余數之間的關系,加深印象。)
四、課間游戲:我說你猜
除數是( ),最大的余數是( ); 余數是( ),最小的除數是( )。
(設計意圖: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活躍課堂氣氛,學以致用。) 五、課堂練習
6
學生獨立完成后代表講解。
結合第4、5題我們得到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請驗證: 11 ÷4=2 ……2 ( ) 11 ÷4=2 ……3( )
7
(設計意圖:習題的設計,有趣而新穎。題目由淺及深,學生通過不同類型的練習,一方面鞏固已學知識,另一方面能拓展思維空間。通過實踐與拓展,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六、課堂總結
1.學生自主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生共同梳理總結: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都比除數小。
最小的余數是1,最大的余數比除數小1。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3. 大家果然收獲滿滿。祝賀你們度過了一節充實的數學課。數學課有你們參與真愉快。這節課我們通過分一分,畫一畫,比一比,寫一寫等數學方法探究了余數和除數的關系,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除法算式是否計算正確。 那么像30÷7,42÷8這樣的算式,我們怎樣快速的求出余數呢?這是我們下節數學課要探究的內容。我們下節數學課見!
(設計意圖: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方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獨立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板書設計】 奇妙的余數
在有余數的除法中, 余數都比除數小。
最小的余數是1,最大的余數比除數小1。
【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我認為成功之處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建立表象。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平均分小棒,讓學生在分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規律,——分到
8
不能再分時,剩下的數量總是比分得的每份數量少,也就是余數比除數小的原理,加深了認識。通過動手操作后,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余數和除數關系,經過學生的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到規律,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比除數少,使學生對兩者關系有本質理解。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案,討論等途徑發現余數與除數的關系,這不僅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整個小學階段有余數除法教學的一個重點。如果只是簡單的告訴,可能教學時間很短,但這樣的話,學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會思考,不善于發現,最終結果也就是不會學習。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充分滲透了新課標的理念。為了讓學生發現余數與除數的關系,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活動,逐漸發現這一點,這一過程是漫長的,同時也是艱辛的,課堂上我沒有因為學生發現不了而急燥,而是不失時機的進行點撥,學生們最后終于發現了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可能正是由于我的完容,使這節課有兩大收獲:一是本節課的內容,另外就是商乘除數加上余數等于被除數。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放棄,課堂上我始終沒有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為了能落實這一點,針對學生的發現,還做出了評價,我認為本節課最有價值的發現有三個:1、余數的出現是有規律的;2、除法算式各部分間的關系:3、余數與除數的關系。正是由于尊重主體與發揮主導相結合,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才能被一次次的激發,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