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廣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廣東省 - 東莞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例6及相關內容 教材分析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學了表內除法、用豎式計算除法、余數的意義后教學的,學生已經可以比較自如地解決用除法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懂得了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的道理,對于有余數除法的計算,包括口算、筆算,學生也有了能力上的儲備。因此本課時重點是讓學生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有規律的簡單問題,讓學生感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現實生活,本課的教學就是一個關于解決問題的實際運用,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余數意義的理解,鞏固用余數來判斷事物的方法。在教學中還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愉悅情感。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表內除法》時已經學會了用“平均分”,而且會利用其含義來解決簡單的問題,還懂得了總數÷每份數=份數。在出現余數時,商和余數的單位為什么不一樣?余數與判斷事物有關嗎?讓學生在動中學,在學中思。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進行探討和研究,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會利用余數來判斷事物。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解決與按規律排列的有關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經歷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的多樣化,發展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經驗。
重點:理解并掌握用余數確定物體位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難點:理解余數在解決與按規律排列有關的問題中的作用和含義并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單、彩筆。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揭示課題
多媒體出示有規律的圖案,每一個圖案下有相應的數字。
教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老師想跟大家玩一個游戲,請看大屏幕: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星星,星星下面都有顏色,有規律紅黃藍 教師:那現在我們就開始玩游戲啦!
教師:老師說數字,你們能說出星星的顏色嗎? 學生:能
教師:接下來老師說數字,你們不看大屏幕還能說出星星顏色嗎? 學生:不能
教師:可老師能!我只需要看一眼,你們說數字我就能說出星星的顏色,誰來考考老師?
教師:你們覺得老師厲害嗎?其實老師就是利用了其中的規律!今天我們一起利用規律來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以輕松的氛圍開始課堂,從游戲引入新知,這樣的開場自然流暢,學生容易接受,很快就能引出課題。】
教師:回憶一下,解決問題的步驟有哪些?
學生:解決問題的步驟有1、知道了什么?2、怎樣解答?3、解答正確嗎?(黑板粘貼)齊讀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一)明確信息與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你知道了什么?(拉動:知道了什么?) 學生:我知道規律是黃紅紅;屏幕上有13顆星星......
教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咱們把數學信息和問題整理一下:題目給出了(13面小旗),這些小旗的規律是(黃紅紅一組一組重復出現),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第16面小旗是什么顏色?)
-4-
學生3:通過余數判斷的,余數是1,就說明第16面小旗是下一組里的的第一面,應該是黃色。
教師:嗯!說得很完整!誰能像他那樣說!想說的站起來一起說!
教師:剛才咱們用了兩種方法解決這道題,你們更喜歡哪一種呢?是的,第二種做起來更快更簡潔!
教師:那做解決問題的最后一步是“解答正確嗎?”(拉動:解答正確嗎?)就是要檢查,確定沒有問題就可以寫(答)。一起讀!
黑板粘貼:答:第16面小旗應該是黃色。
(四)鞏固提升與強化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巡察,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情況,選取典型案例。 1.基礎練習
教師:接下來,還是這組小旗,第20面小旗是什么顏色?請你用算一算的方法完成練習紙上第2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與同桌交流,教師巡察。 請學生匯報:20÷3=6(組)„„2(面)
學生:我通過余數判斷,余數2,就說明第20面小旗是下一組中的第2面,所以應該是紅色。
教師:好吧!咱們接著往下擺來驗證一下。(課件擺出第20面小旗) 2.變式提升
教師:孩子們都很愛思考,咱們再挑戰一下,第27面小旗是什么顏色?請你用算一算的方法完成練習紙上第3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與同桌交流,教師巡察。 請學生匯報:27÷3=9
教師:等等,這結果沒有余數,該怎樣判斷呢?
學生:沒有余數就說明27面小旗剛剛好分成9組,第27面就是最后一組中的最后一面,所以應該是紅色。
教師:咱們接著往下擺驗證一下!(課件擺出第27面小旗) 3.梳理方法
教師:我們來總結一下:剛才做的三道題都是(黃紅紅一組一組在重復出現),
-5-
第一種情況:余數是(1),就是(下一組中的第1面),應該是(黃色); 第二種情況:余數是(2),就是(下一組中的第2面),應該是(紅色); 第三種情況:余數是(0),就是(最后一組中的最后1面),應該是(紅色)。 我們的結論:最后一面旗子的顏色是由(余數)決定的,跟(商)沒有關系。如果有(余數),(余數)是幾,答案就是一組中的第幾個;如果沒有(余數),說明正好分完,就應該是一組中的最后一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已成為共識,但如何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如何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在本環節中,從教材例題到余數是2、余數是0的拓展例題,都由學生自主探索、自由交流,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通過三次探究和一次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學生交流代替老師的講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全班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鞏固練習,積累經驗
教師:孩子們都累了,咱們一起去游戲王國里玩玩吧! 1.動作游戲
請你跟我這樣做(拍手):左左右右右---左左右右右---左左右右右...... 教師:停!老師發現你們剛開始有點亂,后面就整齊了,誰來說說怎么回事。噢!原來是有規律!什么規律?是誰在重復出現?那你能利用規律算出:第38次拍手是拍哪邊嗎?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與同桌交流,教師巡察。
學生匯報:我用除法計算,38÷5=7(組)„„3(拍)余數是3,第38次拍手就是下一組中的第3次拍手,應該是右邊。
教師:你們還想玩游戲嗎? 2.報數游戲
教師:看老師把誰請來啦!4位卡通人物報數,誰?報?號......5號是誰報的?6號?7號?
這里提出了4個問題,分別由四個小組來完成吧! 一組:13號是誰報的? 二組:20號是誰報的?
-6-
三組:20號是誰報的? 四組:20號是誰報的?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與同桌交流,教師巡察。
分組派代表匯報:
教師:請每組派一位小代表來匯報 有請第一小組!
學生:13÷4=3(組)„„1(個) ......
驗證一下(課件依次擺出第13位卡通人物報數),跟他一樣的請舉手!把掌聲送給第一小組的同學!
四組依次匯報
【設計意圖:在鞏固練習的過程中,用游戲徹底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從游戲的動作輕輕松松引出游戲中的知識,用有余數的除法可以解決“第38次拍手是拍哪一邊?”,還有報數游戲也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游戲,兩個游戲的目的都是讓學生更深一步領會“算一算”這種方法在生活中的方便以及掌握余數與判斷事物的聯系,此環節達到鞏固與提升的效果。】
四、課堂總結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想一想你收獲了什么? 【設計意圖:聯系整節課的知識,回顧并暢談,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激發求知欲,調動積極性。】
教師:最后讓咱們一起回到這節課剛開始玩的那個游戲,現在老師說數字,你們不看大屏幕能說出星星的顏色嗎?
學生:能!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你知道了什么?
按照這樣的規律擺小旗,第16面小旗應該是什么顏色?
-7-
怎樣解答? 畫一畫
算一算16÷3=5(組)„„1(面)
解答正確嗎? 答:第16面小旗應該是黃色。
教學反思:本節課是用有余數的除法的知識解決與按規律排列有關的問題,我是這樣安排的:
首先,用游戲激發學生的探知欲引出了課題,引導學生回憶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出示例6讓學生說出知道了什么從而經歷審讀題意這一過程;
其次,從例6開始,尊重學生,允許他們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些孩子用畫一畫,有些用算一算,讓學生親歷自主探索、傾聽交流、匯報對比,優化出算一算的方法更快更簡潔。緊接著又出示兩道拓展題,同樣的小旗,同樣的方法,結果的余數不同,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最后三種情況放在一起對比總結得出了:最后一面旗子的顏色是由(余數)決定的,跟(商)沒有關系。如果有(余數),(余數)是幾,答案就是下一組中的第幾個;如果沒有(余數),說明正好分完,就應該是最后一組中的最后一個。
接著,鞏固練習部分。老師沒有像往常一樣說:“孩子們我們來做練習”或“我們來闖關”。而是說“孩子們都累了,咱們一起去游戲王國里玩玩吧!”讓學生站起來跟著老師一起做運動,解除疲意,節奏整齊后老師馬上就說:“老師發現你們剛開始有點亂,后面就整齊了,誰來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噢!原來是有規律!什么規律?是誰在重復出現?那你能利用規律算出:第38次拍手是拍哪邊嗎?”引出了與這節課重點相扣的問題,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徹底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接著“你們還想玩游戲嗎?”讓學生繼續保持高度的學習氛圍進行思維的體操。
這節課不足的是:最后總結之后再次回到開課那個游戲,沒有預留多一點時間,比較倉促,如果能和學生再玩一次游戲就更好了,老師說數字,學生不看大屏幕也能說顏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