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阿拉木汗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民樂合奏曲欣賞課《阿拉木汗》河北省 - 張家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阿拉木汗》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民樂合奏曲欣賞課《阿拉木汗》 二.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五十六朵花”,民族音樂元素是我國音樂領域中的藝術瑰寶。而教材選用了一首維吾爾族風格的《阿拉木汗》,它本是一首尤克里木演唱的歌曲,所以要對其歌曲有簡單的了解。那么本節課的《阿拉木汗》是樂器合奏曲,是一節欣賞課,這更加彌補了歌曲帶來的局限性。欣賞樂曲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聽、唱、辨、演、跳、奏、合等多種教學方法來學習,提升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和音樂實踐活動氛圍。
從宏觀方面來說,通過欣賞這首民樂合奏樂曲,使學生們喜歡民族音樂和民族樂器,這是情感的升華。
從微觀方面來說,主要是涉及到學生自身對于民族音樂素質的提高。包括對各個民族音樂風格的感知,對各個民族樂器的辨別、聽賞和享受。這節課的內容十分的充實豐富,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全面欣賞樂曲,是一節非常有教學價值的音樂欣賞課。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在《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中,第四點是“弘揚民族音樂”,并將其作為音樂教學的重點;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現有的認知程能力、主要是對民族樂器的了解程度,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度分別如下: 教學重點:
1.通過對《阿拉木汗》歌曲簡單的了解,深入到對其民樂合奏曲的學習,能夠清晰的記憶樂曲旋律。
2.通過對各個民族樂器的聽賞,能夠辨別基本民族樂器的樣子、音色、演奏姿勢等。
3.體會《阿拉木汗》歌曲版和樂器版帶來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1. 領會新疆音樂的韻味,了解它的音樂特點,如旋律跳躍、節奏歡快、熱情活潑等等。
2. 經過整節課的層層鋪墊,每個環節的遞進設計,全方位的對課堂最后的模擬民樂大合奏中所需要的音樂要素進行訓練,能夠將唱、奏、演、跳、合聚集,很好的完成《阿拉木汗》這首民樂合奏曲的綜合音樂實踐活動。 三.教學目標
我結合學情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基礎的聽音視唱法,自主熟悉樂曲旋律,提高視唱能力。
簡單的了解《阿拉木汗》歌曲版的內容。
2. 能力目標:學生通過饒有興趣的欣賞這首民族合奏曲來了解學習民族樂器,深入學習合奏曲的形式,通過聽、唱、演、奏、跳的練習,完成綜合實踐活動。 3.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民樂合奏曲《阿拉木汗》,讓學生在民族音樂這片浩瀚如煙的藝術天地里,領略到民族音樂獨有的韻味和魅力。 四.教學準備
五種民族樂器的小樂手 視頻資料 課堂打擊樂器
五.學情分析
在識讀樂譜和對音樂的感受與欣賞方面,三年級的學生只是初步稍有一點的基礎和實踐,并不具有很好的水平和能力。尤其是對民族樂器曲這一個大的領域上的學習和感受,了解很少。之前的教學材料中涉及到的都只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小兒歌或者小歌曲,例如《勇敢的鄂倫春》《乃呦乃》。所以這么專業的民族合奏曲,這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個新接觸的概念。有對各個民族的認識和理解,有對各個民族樂器的認識和聽辨。面對這一實際的學情,我應該由淺到深,層層遞進的對學生進行樂曲的學習引導和聽賞,使得學生喜歡民族音樂和民族樂器。 六.說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暖場活動。
1.手勢舞,師生問好。
2.分組扮演音符,柯爾文手勢演唱旋律。 3.和弦分解練聲。 4.身體節奏律動。 設計理念:
這是我音樂課固有的開課方式。我利用音樂學科獨有的特性,一開始就要帶著學生直接走進“音符”的氛圍。讓學生扮演成音符大大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和弦分解練嗓的同時也練習了音準。再加入身體打擊節奏律動,讓孩子們去享受音樂課應該有的快樂。
(二)演奏導入。
師:經過一番音樂律動的熱身,老師帶著大家學習音樂,一起去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們大家一起動起來吧! 1.師:大家看看這個是什么? 生:古箏。
師:大家回答對了!那么今天這節課,首先老師就要用古箏為大家演奏一首
樂曲, 請大家聽賞,在聽賞的過后回答老師一個問題。
2. 師:親自演奏古箏,新疆樂曲《青春舞曲》。 生:認真聆聽。
3.師:聽過這首樂曲之后,同學們有什么感覺呢?可以從速度和情緒兩個方面來思考。
總結:速度是中速稍快,情緒是熱情活潑。老師剛才彈奏的樂曲的名字是《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音樂。
點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跟新疆有關系的。 設計理念:
這節課的主題是一首新疆風格的樂曲,并且特殊之處是一首民樂合奏曲。通過直接用古箏這個民族樂器來演奏導入,觸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開門見山,讓學生直觀快速的感受的這節課的主題。
(三)初步了解歌曲,學習樂曲主旋律。
1.練耳訓練,引出《阿拉木汗》樂曲的第一句的主音旋律。
師:首先,進行我們平時課堂的聽音訓練,今天不用鋼琴來聽,我們用古箏
來聽,老師相信你們大家靈敏的小耳朵,用古箏一樣可以聽的出來。
師:彈奏主音單音51 72 3 1 |75 31 2 1| 生:聽音練習
2.將主音旋律拓展為樂曲當中的十六音符的節奏,初步熟悉樂曲的第一句旋律。
3.為主旋律填詞演唱,了解《阿拉木汗》歌曲內容。
師:老師演唱《阿拉木汗》的前兩句歌詞,之后師生合作,師唱歌詞,學生
唱曲譜。
老師唱的阿拉木汗她是一個新疆維吾爾族的姑娘,她長得非常漂亮,住在吐魯番西邊距離它360里的烏魯木齊這個城市。這是一首新疆的歌曲,
今天,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是學習這首歌曲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設計理念:
平時我是都用鋼琴彈單音進行練耳訓練,這節課選擇用古箏來完成,依然是出于對本節課關于民族樂器曲這一點的考慮。利用實物教學法,相比于竹笛的悠長嘹亮的音色,古箏的音色和指法演奏技巧,是非常能夠凸顯出新疆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特點的。
這首樂曲的主旋律一開始就是十六分音符,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困難,所以我把這句旋律由難變簡,先唱準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再拓展到十六分音符,在音準和節奏上都得到了精準的練習。至于單音的練耳練習,設計的是這首樂曲的主音旋律,即51 72 3 1 |75 31 2 1|,這是為了直接導入到《阿拉木汗》這首樂曲第一句的主旋律當中,為學生們記憶這首樂曲的曲調做鋪墊,經過這節課能夠哼唱出來。
《阿拉木汗》原本是一首歌曲,所以應該讓學生們簡單的了解它的歌曲內容,能夠簡單的唱出前兩句。先了解旋律再填歌詞,為了解歌曲到深入樂曲的學習做鋪墊,也能更容易的對樂器版進行學習。 (五)完整欣賞樂曲。
1.播放樂曲合奏,整體感知。
師提問:通過聽樂曲,思考一下老師這節課為什么用古箏來教學? 生:這是一首用多種民族樂器合奏而成的樂曲,古箏是民族樂器的一種,
指出重點即民樂合奏曲。
2.說出你聽到的樂器。
師:老師再播放一遍,看看誰的小耳朵厲害能夠聽出有哪些樂器。 生:自主聽辨樂器,答琵琶 揚琴 古箏 二胡 竹笛等。 設計理念:
實施聆聽問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樂曲,培養的音樂聽賞能力,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加深孩子們對每個樂器的印象。 (六)學習民族樂器。
1.出示琵琶、揚琴、古箏、二胡、竹笛的樂器圖片,了解其樣貌以及構造。 2. 五種樂器分別請一名小樂手,大家一起探究其演奏方法。
師:首先我們看第一種樂器,大家看看這是什么樂器啊?生:琵琶。 師:老師請來了一名琵琶小樂手,她帶來的琵琶樂器。
琵琶的上方是琵琶的品,可以固定旋律的音高位置,下邊是琴弦,琵琶是彈撥樂器。大家一起來想想它的演奏方法。
生:自主研究,教師指導。 (其余四種樂器同上)
3.隨《阿拉木汗》第一句主旋律分別演奏五種樂器,了解其演奏姿勢,聽
辨每種樂器的音色。
師:我們一起跟著琵琶小樂手演奏一句旋律,好像這一句是由你們演奏
出來的一樣。
生:小樂手現場演奏,集體隨小樂手演奏旋律。
師:古詩《琵琶行》當中有兩句詩句是這樣寫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大
珠小珠落玉盤”,就是就是來形容琵琶的音色的。 其它四種樂器同上。
設計理念:
首先要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明晰每種樂器的樣貌,能夠正確的認識它們。
探究演奏方法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想象能力,比教師直接告訴孩子們怎么演奏,要有意思、有效果很多。當然,對于一些比較難的樂器,教師可以親自告訴孩子們。
五名小樂手在課堂上真實的帶領集體學生演奏樂曲的第一句主旋律,這樣是為了讓學生們在強化記憶主旋律的同時,能夠讓學生親眼看到樂器的模樣和演奏姿勢,親耳聽賞每個樂器的音色,聽辨其不同之處。我是想達到,在今后聽到哪種樂器的聲音,通過它的音色就能夠辨別出來是什么樂器的這一目標。 (七)旋律分析,總結新疆音樂的特點。
1. 強化主旋律。
師:大家有沒有發現,剛才我們用五種樂器演奏的旋律是同一句旋律,也就是我們之前聽音練習當中拓展開來的那一句主旋律。 生:集體演唱主旋律。
2. 出示樂曲樂譜,進行旋律分析。
師:我們看一下這句旋律在整首樂曲中出現過幾次。 生:三次。
師:六句旋律當中這句旋律出現了三次,出現了一半的概率,足以說明
它是這首樂曲的主旋律。
樂曲頻繁的運用十六分音符、 附點音符,通過歡快、跳躍的旋律, 使樂曲輕快活潑的效果更加突出; 旋律具有歌唱性,節奏豐富且具有舞蹈性。 3. 理解新疆音樂的特點。
師:對比《青春舞曲》和《阿拉木汗》的共同點。 中速稍快,熱情活潑,旋律跳躍,西域風情。
設計理念:三年級的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素養,《阿拉木汗》這首樂曲是有深度可挖掘的。對樂曲的旋律進行分析,能夠使孩子們更加清晰的學習樂曲,理解新疆音樂的熱情和活潑。并且也理解到了節奏型是可以表現音樂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不同的節奏型帶來的音樂效果是不一樣的,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
(八)觀賞“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阿拉木汗》。 1.觀看“女子十二樂坊”演奏視頻。
師:之前我們是聽賞樂曲,下面我們來觀賞樂曲,是由“女子十二樂坊”
這個民樂管弦樂隊的小型合奏形式,用這五種樂器演奏的《阿拉木汗》。 在觀賞的時候注意相應的樂器,以及樂器分配,也就是每一句旋律具體是
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生:觀看視頻。
老師總結:“女子十二樂坊”是一種新的民樂演奏形式。它在保留原民樂
的基礎上加進了現代的元素,發揮了每一種樂器的特色。樂手表情自然,表演活潑大方,使得音樂既能聽也能“看”,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2.了解樂器分配。
師:出示樂器分配的圖片,播放樂曲。
生:五名小樂手分別帶領琵琶組、古箏組、揚琴組、二胡組、竹笛組進行演奏。
設計理念:課本當中的樂曲本身就是由“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通過觀看視頻首先讓孩子們了解、認識“女子十二樂坊”這個小型的民樂合奏團;其次,從視覺出發進一步了解《阿拉木汗》,了解民樂合奏,用眼睛“觀”“看”來欣賞樂曲。 (九)學習民樂合奏團。
1.出示民樂團合奏圖,總結民族樂器的分類。
師:站在中間位置的是指揮,指揮的右手邊是彈撥樂,左邊是拉弦樂,
后邊排列開的是揚琴、古箏、竹笛,大鼓、云鑼,嗩吶,笙、蕭等。
生:認知民樂團。
2.出示民族樂器分類圖片。 生:了解民族樂器。
設計理念:本節課是一首民樂合奏曲,固然對于民樂合奏團的基本知識,需要讓孩子們做一個簡單的學習。拓展了孩子們是視野,豐富孩子們的音樂知識。 (十)打擊樂伴奏訓練。 1.聽賞民樂小合奏。
師:老師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為大家請來了五名小樂手,我們來一起現場親
耳聽,親眼看,民樂合奏是什么感覺。
生:聽賞五名樂器小樂手,合奏《阿拉木汗》的主旋律。
2.伴奏訓練。
師:五名小樂手這么棒,能夠演奏出這么好聽的音樂,讓我們一起加入他
們。拿起你手中的樂器,我們分組為樂曲進行打擊樂的伴奏訓練。
生:學生分為三大組,用雙響筒、手鼓、碰玲,用不同的節奏型進伴行奏
訓練。
師:用古箏彈奏樂曲《阿拉木汗》的完整旋律。 生:跟著古箏旋律,為樂曲做打擊樂伴奏。
設計理念:讓五名小樂手在課堂上合奏,表演給孩子們看,直接觸及到孩子們的視覺和聽覺,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樂合奏;我彈奏古箏,學生們用打擊樂為我彈奏的旋律伴奏,很好的進行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十一)模擬民樂大合奏
師:教師來當指揮,五位小樂手演奏五種樂器,其他同學你們大家每個
人都是樂團當中的一名小樂手。最后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個驚喜,老師請來了四位美麗的維吾爾族阿拉木汗姑娘,她們能歌善舞,讓她們也加入到我們的樂團中,讓我們為她們美麗的舞姿伴奏吧! 教師當指揮,真實的五種民樂樂器演奏與打擊樂伴奏、新疆舞蹈,三者結合,完成這節課音樂實踐活動,模擬民樂大合奏。
設計理念:
分別介紹了民族樂器之后,既然是民樂合奏曲,就讓學生知道這些樂器可以
組成民樂團,并且是合奏演奏而不是單獨一個樂器演奏。這樣就點在了這節課的主旨上;最后的大合奏,是整頓這節課的教學成果,同學們感受了新疆音樂,鑒賞了民族樂器,學習了歌曲旋律,體會了民樂合奏,表現了阿拉木汗這個美麗的維族姑娘的優美的舞蹈,達到了很好的課堂音樂實踐活動。
讓學生動起來、跳起來,用身體、用樂器、用舞蹈,表達情感,這也是音樂才會有的魅力。 (十二)拓展延伸
聽賞男生四重唱版本的《阿拉木汗》。 設計理念:
歌曲相比與樂曲來說,孩子們當然更加容易接受,看這歌詞能夠直接體會到歌曲內容,加深對“阿拉木汗”這個新疆姑娘的印象,也鞏固了樂器版的旋律。同時也體會歌曲獨唱版和樂器版不同的版以及男生四重唱版表達方式不一樣。
教學反思:
經過這節課的課堂教學實踐,我收獲也有反思。
我認為一節課的開課很重要,我在教學中,注重用多種形式來變化著暖課,要給孩子們新鮮感和活躍感,要能夠很有效的讓學生們融入到音樂的課堂氛圍中。
我從三年級開始就有意的培養學生們的聽耳能力,這的確能夠很好的運用到課堂當中,鍛煉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質。一般練耳這項音樂素質是藝考生應具備的能力,但是只要方法對,也需要時間的磨練,我們小學生一樣可以具有這種高素質。
經過一整節課層層遞進的設計,對所需要的音樂要素進行全方位的訓練。比如,旋律聽唱、精煉節拍、使用打擊樂器、感受民族音樂異域風格,聽賞民族樂器,模擬體驗民樂大合奏。這些讓孩子們的音樂綜合實踐素質有了很有效率的提升。
在一些教學環節中對三年級的學生們來說確實有點難度。在有關民族的一些知識中,孩子們對一些應該熟知的民族知識卻張冠李戴;對于基本的民族樂器的性質,主要是音色和演奏方法,學生們也是屬于零基礎。針對這兩點情況,應該專門針對性的對學生們進行民族以及民族樂器相關基本知識的課程講解。 現在絕大多數的孩子們都喜歡流行音樂,針對這個現象,其實我感覺比較遺憾。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真的是妙不可言,有太多民族音樂的美、那些沁人心脾
的民族精華,會觸及我們心靈深處的情感。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應該多讓孩子們去學習、了解、接觸、聽賞民族音樂。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就會發現民族音樂的獨有的韻味和魅力,得到一個情感上的升華。
在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對于情境導入法和實物情境教學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有效率的完成該環節的教學過程,更可以提升整堂課的音樂活動氛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