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孤獨的牧羊人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牧童之歌《孤獨的牧羊人》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孤獨的牧羊人》
教材內容: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六冊第六單元《牧童之歌》之《孤獨的牧羊人》
設計理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所有音樂作品的欣賞、分析、創造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從審美的角度去感悟作品,獲得美的感受。本節課借助“影視歌曲”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初步感受、體驗影視音樂的作用,拓展學生的音樂欣賞視野,培養學生良好聆聽音樂的習慣,讓他們親自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取音樂知識。
教材分析:《孤獨的牧羊人》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一首插曲,這部電影曾獲得第38界奧斯卡5項金像獎。敘述了一個發生于1938年奧地利的真實故事。歌曲《孤獨的牧羊人》是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戲中戲”的方式出現。是女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做木偶戲表演時所唱的歌曲。歌曲第一部分的節奏緊促歡快,旋律活潑跳躍,大跳音程頻頻出現,使歌曲顯得十分輕松,充滿活力。第二部分的音調較平穩,節奏也稍作拉寬。歌中的襯詞“來咿噢都”可視為牧羊人所唱的歌曲,使歌曲更為詼諧、有趣,這都是美國鄉村音樂的旋律風格和演唱特點。
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性情活潑好動,且有小部分音樂欣賞作品的積累,大致能從節奏、旋律、情緒等音樂要素來理解音樂作品,但對外國民歌的風格特點還不甚了解,然而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對節奏明朗、曲調歡快的器樂曲往往比較敏感和青睞,通過身體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更是如魚得水,《孤獨的牧羊人》這首節奏明快的作品較能迎合低中段學生。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孤獨的牧羊人》,使學生感受這首作品歡快、活潑、詼諧地情緒,激發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體驗音樂作品能力,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的情感。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能夠用約德爾唱法準確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了解歌曲的結構,用“X X ︱0X XO ︱”的節奏為歌曲伴奏。 3、通過聲勢、輪唱等方式,引導學生表現音樂。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孤獨的牧羊人》,讓學生感受這首作品歡快、活潑、詼諧的情緒, 提高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式參與歌曲學習,提高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鋼琴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今天大家精神面貌真不錯,老師給大家獎勵兩段影片,想不想看?”那讓我們來讀一下觀看要求(PPT出示觀看要求)
2.對比視頻
(1)請同學們認真觀看兩段影片,你覺得哪一個更好看?談談你的理由。(師播放影片《哆唻咪》的兩個片段,通過“無聲畫面”和“有聲畫面”的對比,導入新課——影視音樂)
(2)引出主題:大家跟俞老師想到一塊去了,我也覺得有聲的影片更好看。我喜歡它是因為作曲家在作曲時,也盡力把音樂素材與畫面內容保持高度的一致,使音樂與畫面巧妙結合。一部沒有音樂的影片,會讓人覺得單調、無味,只有配上美妙的音樂才能滿足我們觀眾聽覺和視覺上的需求,我們把這種出現在電影或電視劇中的音樂稱為影視音樂。
(3)你們平時還聽過哪些影視音樂嗎?
(4)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來自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個插曲《哆來咪》,接下來我們聆聽另一首同樣出自于這部電影中的插曲《孤獨的牧羊人》。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哆來咪》導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熟悉旋律,初步感受 1.聽歌曲《孤獨的牧羊人》
師:請哪位同學來幫我們讀一下聆聽要求!(PPT出示聆聽要求)
出示聆聽要求:(1)聆聽歌曲時請保持安靜。(2)邊聽邊思考,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3)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完整播放全曲)
指名回答(輕松、愉快、活潑、稍快)
三、感受體驗,深入欣賞
1.了解約德爾唱法——尋找牧羊人的歌聲 (1)你覺得在這首歌曲中哪一句歌詞反復的出現? (來伊噢都 來伊噢都 來 咿 噢) (播放這句的錄音)
(2)你覺得這一句唱的時候旋律起伏有什么特點嗎? (高低起伏)
(3)小結:好極了,其實這種演唱方法是一種叫做約德爾的鄉村歌曲唱法,它的特點是真聲、假聲不斷的交替,一會兒非常高,一會兒又很低,形成了一個奇特的音響效果,非常的詼諧幽默。它基本上是無歌詞的,但卻采用一些無意義的字音來演唱。
(PPT出示約德爾唱法特點)
2.趣味練唱
(1)你們想不想用約德爾唱法來唱一唱。(PPT出示襯詞及旋律線)
來伊噢都 來伊噢都 來 咿 噢
來伊噢都 來伊噢都 噢
(師彈琴教唱這一部分,讓學生手劃旋律線,保持歌曲原速) (2)這兩句旋律有什么不同?
(3)接龍游戲。
同學們唱的這么好,我們就跟著歌曲第一段合作演唱一下。 (PPT出示第一段歌詞)
3.歌曲結構
(1)再次聆聽歌曲,思考:你們看一下第一段歌詞總共有幾個樂句呢?歌曲中總共出現了幾段歌詞?
(2)小結:最后一段歌詞很短,你們聽(老師范唱結束句)在這首歌曲里它不構成樂段,因為老師說一個樂段有幾個樂句(4個),在曲子結尾我們把它叫做結束句。”另外歌曲的第三段反復了兩遍,所以《孤獨的牧羊人》總共3段歌詞,最后再加一個結束句。
4.感受節奏——來做牧羊人的朋友
(1)臨近兩位同學討論:聽完整首曲子,你們覺得孤獨的牧羊人他真的孤獨嗎?
(2)交流匯報
(3)小結:同學們分析的很有道理,高高的山頂上牧羊人一個人在放羊,沒有人陪他,但他的內心并不孤獨,他用自己嘹亮動聽的歌聲表達了他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由此感染了一大群人,他們是誰?在歌詞中找答案。 (王子、農夫、餐桌旁邊的人、喝酒的男人、穿粉紅衣服的小姑娘、小姑娘媽媽。)
(4)角色扮演:你們能用動作來表演一下這些人物嗎? (請個別同學表演,全班模仿)
(5)難點突破:你們模仿的真像!那這些好朋友聽到牧羊人的歌聲也用他們獨特的方式來回應。
○
1分解動作 彈舌(學生觀察幾次,聲音上有什么區別?) ↓
攤手(代表什么意思?代表沒有聲音,休止符) ↓
拍手(學生觀察幾次,解釋1拍一次)
○
2連續動作練習 ○
3師演唱歌曲,帶領學生做動作 ○
4出示節奏譜 X X ︱ OX XO ︱ ○
5播放歌曲第二段和第三段,全班同學用表演和聲勢伴奏。 師:歌曲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提到了牧羊人的朋友們,那讓我們用表演和聲勢來演繹歌曲的這些部分。
5.學習結束句——分享牧羊人的快樂
(1)同學們表現的太棒了!牧羊人看見他的朋友們這么快樂,他也越來越興奮,歌聲也發生了變化,你們聽。úシ沤Y束句) (2)這一段在旋律的起伏上有什么特點?(越來越高)
(3)小結:你們的耳朵可真靈。∠襁@樣一句比一句高,像臺階一樣往上走,在音樂中我們叫上行模進。 (PPT出示上行模進圖形譜)
跟著圖形譜演唱上行模進。(播放結束句)
(4)了解“輪唱”:同學們,聽了牧羊人的歌聲,俞老師也忍不住跟著他演唱,你們聽!那我的歌聲與牧羊人的歌聲旋律一樣嗎?(一樣)是同時開始演唱的嗎?(不是)像這種幾個聲部演唱同一個旋律,但是不同時開始,在音樂中叫輪唱。 你們想試著和牧羊人輪唱嗎? (PPT出示輪唱圖形譜)
6.完整展示全曲
同學們,你們精彩的表現真的讓老師刮目相看,那讓我們跟著美妙的音樂完
整的把這首曲子演繹一遍吧。 第一段 約德爾唱法 第二、三段 表演+聲勢 結束句 輪唱
[設計意圖:用多種手段表現歌曲,讓學生用約德爾唱法、聲勢合作、輪唱表現樂曲,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力和創作力。]
四、欣賞視頻 拓展延伸
1.介紹作品: 你們的表演和演唱喚起了老師對這部影片的記憶,它講述的是奧地利一位退役海軍軍官的家里有7個調皮可愛的孩子,為了教育好這些孩子,他聘請了美麗善良的家庭教師瑪麗亞,剛開始孩子們很抵觸這位新來的家庭教師,但最后瑪麗亞用音樂和她特有的教育方式啟迪熏陶著孩子,最終瑪麗亞和孩子們成為了好朋友,也最后成為了他們的媽媽。我們剛才演繹的是瑪麗亞帶著孩子們玩木偶劇時的歌曲,你們想不想來欣賞這段精彩的木偶戲呢?那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其中的片段!
(播放《孤獨牧羊人》視頻)
2.拓展:其實在《音樂之聲》中除了我們之前聽的《哆來咪》、《孤獨的牧羊人》,還有很多很好聽的影視音樂,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其中的一首《雪絨花》,你聽聽這首歌曲又給你帶來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播放《雪絨花》視頻)
3.總結:無論什么情緒的影視作品,恰到好處的音樂總能為其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影視作品內容,希望大家以后能聽到更多更好的影視音樂作品,成為一個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快樂的人。那就讓我們在《孤獨的牧羊人》歌聲中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