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四年級語文優質示范課視頻《“掃一室”與“掃天下”》_劉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課堂教學溫婉中透著靈動,灑脫中不失嚴謹,整堂課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似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師生以文本為依托展開了一場心靈的對話,沒有煩瑣的分析,沒有支離破碎的講解……有的是學生對文本和精神的重構,這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本色回歸。正像崔巒老師說的那樣“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
一、巧妙設疑,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而“掃一室”與“掃天下”的辯證關系正是本文的重難點。因此。課堂伊始劉老師緊緊抓住題眼。由“室”依次引出“掃一室”與“掃天下”。劉老師引領學生通過讀、畫、議,感受陳蕃志存高遠,不屑“掃一室”的“大丈夫”思想,和薛勤“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語重心長”。在品味咀嚼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逐步領悟“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殊含義。整節課設疑入手,釋疑收尾,首尾呼應,既保持了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又彰顯了課堂教學的層次性和發展性。這不是簡單的原點回歸,而是在原點基礎上的升華。學生從開課時“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關系?到結課時“只有做好平凡小事,才能成就轟天偉業”的思想提升,正是在主動的探究中形成和發展的。
二、加強訓練,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新課標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點在劉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隨處可見。亮點一,“但”字的換詞處理。劉老師先讓學生明確句意的轉折,接著“可是、但是、而”等詞語的替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陳蕃“志存高遠”的優點和“生活懶散”的缺點之間的矛盾,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又使主人公陳蕃的形象進一步豐滿,為下文深入理解他不屑“掃一室”的性格特點打下伏筆。亮點二,句群的比較。在學習第三段時劉老師去掉“滿是、到處、不少”等修飾成分,讓學生與原文對比哪種寫法更好?在比較中學生感受作者的用詞精當,領悟把內容寫具體的科學方法,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有機結合。亮點三,反問句的訓練,體現層次性。劉老師通過“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和“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不能去掃天下的”的句式對比,讓學生體會語氣的強弱,領悟反問句的特點與作用。緊接著教師又出示另一反問句,由學生轉成陳述句,自然是水道渠成。亮點四,朗讀訓練,扎實有效。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劉老師緊緊抓住“滿不在乎、理直氣壯、得意”等詞語,通過品讀、范讀、悟讀、有表情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體悟陳蕃不愿做小事的糊涂思想和胸懷大志的自命清高。學生讀出了詞語的色彩,讀出了詞語的溫度,更讀出了詞語背后豐富的意蘊。整節課語言與精神同生共構,相得益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