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天火之謎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蘇教版五年級上冊19天火之謎-江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蘇教版五年級上冊19 天火之謎-江蘇省 - 鎮江
19.天火之謎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準字音,尤其是“系”“冠”等詞語的正確讀音。
3.通過用文中的語言概括段意,并掌握主要內容的概況方法之一——段意串聯法。
4.精讀課文第四小節,理解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揭開“天火之謎”的過程,并根據圖畫復述實驗過程。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反饋
1.出示視頻:這是什么?(天火、雷電、雷暴、上帝的怒火、雷神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雷暴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天火之謎。齊讀課題。 2.反饋學案完成情況。
(1)人物介紹。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富蘭克林,誰能結合你查找的相關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小結:我們在介紹人物的時候可以圍繞他的生平、身份、主要成績等方面來綜合性介紹。
(2)多音字辨析。從大家的讀書聲和課前完成情況學案情況來看,第一大項中選擇正確讀音中這兩個是錯誤率最好的。 出示【系著銅鑰匙和怒發沖冠】 指名說。
小結:只要同學們掌握了多音字的辨析的方法,今后在做多音字練習的時候,就能駕輕就熟了。錯誤的同學自己改正過來。
(3)概況段意和主要內容。指導第二段:誰?干什么?結果?誰能將這句話連起來說一遍。
小結:2-5小節是很長的段落,我們要學會先找關鍵句,再想想概括的要素,最后根據要素合并關鍵句,這就是歸納,概括。 誰能將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來說一說。 (二)精讀第四小節
1.我們將這篇很長的課文,讀成了短短的幾句話。把文章讀短了,這是一種學習能力的體現,但是真正會學習的孩子還會提問呢。這是同學們在預習的時
候提出的相關問題,課前,老師將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出示問題】這三個是共性的問題,也是最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重點解讀前兩個問題。 2.天火是什么?指名說。(雷暴 普通的放電現象)。
3.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富蘭克林是通過風箏實驗解開了天火之謎。課文的哪個小節直接描寫了風箏實驗的過程?(第四小節)
那么這是一次怎樣的實驗呢?課前同學們已經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風箏實驗的場景用手中的筆畫了出來。老師這里選取了一些同學的圖畫。跟大家一同來交流一下。
*這是一次準備充分的實驗。 【出示兩幅風箏圖】進行對比:
1.同學們這里有兩幅風箏圖,都是我們班同學繪畫的,那究竟哪只風箏是富蘭克林的那只風箏呢?指名說。
2.富蘭克林的這只風箏不是一只普通的風箏,而是一只特別的風箏,你們知道他風箏上的這些材料都有什么作用嗎?指名說。
3.小結:富蘭克林為了這次實驗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說這是一次準備充分的實驗。
*這是一次危險的實驗
【出示天氣畫了特別突出的圖畫】
1.你覺得這是一次什么樣的實驗?為什么?學生說。
2.出示課文中的句子。(說明天氣很惡劣。)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烏云密布、雷電交加。怒發沖冠、劃了一個之字、一個炸雷等)是的,環境越惡劣,說明實驗越危險。
3.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實驗的危險性嗎?
“怒發沖冠”“一陣發麻”,此時的麻繩是帶電,用手去觸碰,很容易受傷,危險性極大。這個時候的人很容易被雷劈中,輕一點就是當然昏倒。重一點就是當場死亡。
【出示補充課外資料可見實驗的危險性。】
4.小結:出示紅色詞語。(多個一)剛才還是一片烏云,轉眼間,——變成一道閃電——緊接著,一個——炸雷,真是迅雷不及掩耳。還沒等你反應過來,雷暴已經“啪”的一聲來到身邊,一到火花出現在——眼前,最后手上一陣發麻,已經到手上了。這雷暴快不快?(快)
這情景險不險?(險)是的,真是層層推進,步步緊逼啊!我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驚險體現出來。齊讀(風箏越飛越高„„一陣發麻) *這是一次成功的實驗。 【出示畫得非常開心的圖畫】
1.你認為這是一次什么樣的實驗?為什么?指名說。
2.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欣喜若狂地喊道„„理解欣喜若狂的意思)請你讀好這句話。
*這還是一次什么樣的實驗?
可怕的實驗、瘋狂的實驗、震驚世界的實驗、舉世聞名的實驗„„ 板書小結:這真是一次可怕、危險、瘋狂、準備充分„„的實驗。富蘭克林通過風箏實驗告訴我們雷暴就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后來,他又根據放電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三)復述實驗的過程
1.【出示三幅圖】作者把實驗的過程寫的十分的精彩。同學們能不能根據同學們畫的這些圖片結合課文內容把實驗的過程復述出來嗎?指名說。
2.【出示調換順序的圖片】同學們看看與之前的圖片有什么不同嗎?在復述實驗過程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根據課文的敘述順序復述,還可以先說事情的結果再敘述事情的過程,這就叫倒敘想想看這樣你該如何復述?你看,同一件事我們可以通過按照不同的順序進行表達,這樣我們的表達形式就更加多樣了。 3.【出示其他圖片內容,緊張、期待的表情】
A.著急。這幅圖是誰畫的?你畫的是什么?人物緊張的表情,額頭留下的汗珠。你為什么這樣畫呢?
B.緊張。這幅圖是誰畫的?你畫的是什么?富蘭克林觸碰鑰匙前緊張的心理,因為他可能經歷了上千次實驗,前面都失敗了,他即有期待成功,又害怕再次失敗。所以心理很緊張。
小結:這兩位同學畫的內容,書上有描述嗎?沒有。他們都是通過自己想象畫出來的。同學們,我們在掌握文章基本的復述內容時,可以想象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及當時天氣的變化、風箏的變化,這叫創造性復述,這樣的復述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富有吸引力。當然,創造復述的內容要緊扣故事情節,必須要符合事情的發展邏輯和順序。同學們能不能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一下富蘭克林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和心里活動,進行創造性復述呢?試試看吧?
(四)總結全文
今天這節課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天火是——引說。富蘭克林是通過——引說。為什么富蘭克林能揭開天火之謎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課后請同學們完成學案中的鞏固練習。 (五)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父母聽。 2.課外閱讀《富蘭克林傳》。
板書設計:
19.天火之謎
這是一次__________的實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