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春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園地五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春節》內蒙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三年級語文園地五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春節》內蒙古省級優課
課題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春節》
學科 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語文
執教者 吳琛
教材 簡析
本組教材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專題,由《孔子拜師》《盤古開天地》《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四篇課文組成。課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課文中既有描寫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話故事;既有對古代建筑的介紹,也有對古代繪畫藝術的描述。使學生在學習本組課文的時候,能夠從
多個側面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本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來展開。這個活動既和單元的專題密切相關,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適合在不同地域開展。習作五要求把觀察和搜集到的傳統文化的資料整理,寫成文章。
教學 目標
1、學會在生活中尋找習作素材,整理資料。
2、學會與人分享,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3、能利用閱讀資料感受春節的傳統文化。 4、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 難點
1、學會觀察生活和搜集資料,培養整理資料的能力。
2、圍繞“傳統文化”選擇材料,寫自己想說的話,做到語句通順。
3、有順序地整理資料。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春節傳統文化的相關資料。 老師: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紅包,知道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嗎?(紅包)什么時候會得到紅包?(過年)過年時你們全家人會做些什么?年是怎樣來的?請學生介紹相關資料。導入課題
二、明確要求,開闊思路。
1、出示民間童謠《過了臘八就是年》學生自讀,感受春節韻味。
2、從古至今,有很多文人用不同的文學體裁寫下了很多
描寫春節的文章,我們先來欣賞北宋詩人王安石的《元日》。 課件出示古詩,指名朗讀。
這首詩的題目《元日》寫的是春節的哪一天?(正月初一) 從這首詩中讀出了春節的哪些傳統習俗?相機解釋“桃符”、“屠蘇”含義。
3、學生匯報。
4、待第一聲雞鳴響起,街上鞭炮齊鳴,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身著新衣,互道祝福。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兒童詩,看看詩中又是如何介紹年的,你從詩中讀出了什么?
5、交流匯報。(師板書:喜慶、熱鬧) 三、例文引路。
1、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日子,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年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臘月三
十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有吃年糕的習俗,象征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步步高。
2、現代還有許多文學家也棉鞋過年,他們眼中的年又是怎樣的,請同學們拿出閱讀材料,自讀兩則材料,你讀出了什么?
3、學例文,談感受。
4、知道了兩位作家對年的看法,你喜歡過年嗎?生交流討論。
四、構思草稿,動手寫一寫。
1、根據討論交流,完善自己的構思,給習作起題目。 2、出示習作提示
3、學生寫習作開頭,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 五、教師小結
板書 設計 春節 熱鬧 喜慶 歡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