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難忘的潑水節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二年級上冊課文17難忘的潑水節-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部編二年級上冊課文17難忘的潑水節-遼寧省 - 沈陽
(語文)學科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
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第三冊 第六單元《難忘的潑水節》
執 教
包 新
教材分析
《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記敘文。本課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體現了人民對總理的愛戴,總理對人民的關懷。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學情分析
年齡特點:二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比較具體,而且對事物的理解也不夠 具體,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思維水平仍需提高。
知識基礎:淺顯易懂的句子,二年級的孩子能夠讀明白,但是對文章內容的 理解需要老師的適時引導。
發展潛質:發展思維能力,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學會多種 閱讀方法,會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認識“潑、度”等15個生字,正確認讀“一年一度、駛過”等詞語,重點書寫“忘、潑”2個字,讀準多音字“鋪”。
過程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與快樂。
情感態度:讓學生在讀文中受到啟發,感受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熱鬧場面,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感情讀文。感受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熱鬧場面, 教學難點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學策略 教法:基于本課教材持點和學生年齡持點及新課標要求,我在教學中采用情
景教學、自主探究、讀中感悟,實現與文本對話。
學法: “自由讀” “評價讀”等方式讀中感悟、注重交流、表達。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過程
設計意圖 一 圖片導入 引出課題
1.師:歡迎同學們走進我們今天的語文課堂,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來欣賞一下! 2.師:同學們,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重大節日,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難忘的潑水節》! 3.板書課題
1.學生觀看圖片 2.學生書空課題 3.齊讀課題
創設情境,誘發興趣,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引發學生的共鳴,使其如臨其境。
二 習字展示 評議提升
重點書寫“忘”和“潑”。 1.指名分別匯報“忘”字和“潑”字的記字方法。
2、觀察書寫位置(一看結構、二看變化、三看關鍵)。 (1)“忘”字是上下結構,“心字底”三個點位置要寫準確,拖
住上面的“亡”字。
(2)“潑”字是左右結構,左窄
右寬,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3.教師范寫:一氣呵成,不要寫一筆看一筆。
4.投影儀展示評價:引導學生從正確、整潔、漂亮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5.再寫再提升 6.組詞說話
1、正姿、學生先描后寫。
描:完全重合。
臨:帶著描紅的感受獨立書寫。 2、展臺展示評價。 3、同桌互評,再寫再提升。
通過投影儀展示,起到突出強化的作用,展臺展示學生寫好的字進行互評互議,從而達到評議后再寫再提升的作用。
三 初讀課文 識記生字
1.師:為什么是難忘的潑水
節呢?我們一起到文中看一看!
2.師: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 式讀一讀課文!
3.ppt出示詞語, 重點講解: 象腳鼓、一年一度等詞語。讀準 多音字“鋪”,并進行語用訓練。
4.多種方式識記詞語。
5.閃視訓練,鞏固詞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2. 指名讀,同桌互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識記詞語。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于直接體驗。教學中,我
根據學生這一思維特點采用多媒體再現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學習詞語。 1.讀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出示第二自然段。
(1)師:潑水節每年一次,1961年的潑水節有什么不同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師:“特別”還可以換成哪個詞,放到句中說一說(非常、十分、格外)。
(3)師:請你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1961年的潑水節令傣族人民特別難忘的原因。
4.出示第三自然段。
(1)師: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
總理的呢?聽老師讀一讀!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評價后再讀!
(3)師:為了歡迎周總理,傣族人民準備了什么?你找到了嗎?(板書:象腳鼓、鳳凰花、龍船、花炮。)
(4)接下來我們通過圖片來感受當時的場面!(出示圖片,抓住“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紅毯的喜慶與隆重。抓住“一條條、一串串”兩個ABB式詞語感受數量多,場面熱鬧)。
(5)指導朗讀,你能把這熱鬧又隆重的場面讀出來嗎? 5.引導學生按照板書內容試著背
誦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 6.教師小結
1.再讀文本后回答問題。
2.分段指導,感情讀文。
3.交流回答問題。
4、朗讀評價標準:吐字清晰、聲音洪亮、富有感情、不多字不落字!
5、結合圖片,聯系文本,體會情感。
6.按照關鍵詞背誦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
場面! 讀文是學生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的紐帶,學生只有真正了解并走進語言文字中,才能讀出情感;
讀的過程正是學生正確理解文本,領會作者表達的過程,這種體驗是最深刻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象腳鼓
鳳凰花 龍 船
花 炮 忘記 活潑
教學反思
《難忘的潑水節》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共同慶祝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整篇文章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表達了傣族人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文中悟“情”,注意抓住每
段中的關鍵詞語,如:鳳凰花、地毯、龍船、花炮等,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課堂最后一個環節用關鍵詞嘗試背誦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讓學生多讀多悟,從而達到熟讀成誦,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給予我的收獲還是較多的,我將汲取好的方面,繼續運用于課堂之中,對于還需提高的地方還要繼續學習,繼續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