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兩首,嫦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三年級下冊第29課古詩兩首嫦娥-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三年級下冊第29課古詩兩首嫦娥-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29課古詩兩首
嫦娥
一、教材分析
《嫦娥》是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神話、傳說故事”主題下的一首古詩,作者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詩的前兩句描繪主人公在孤獨環境中一夜未眠的情景,后兩句借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抒發了詩人身處孤寂的感受。語言凝練、含蓄,三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能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寫字姿勢正確”。三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也提出“閱讀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了解傳統文化,豐富想象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的具體學習目標。第八單元主要學習目標有“通過誦讀課文,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識寫生字詞,積累生動的語言”。本課教學目標貫徹“誦讀為本”,扎實進行寫字教學,會講故事、大體領悟詩意是對各目標的具體落實。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有層次地指導學生誦讀,難點是理解古詩大意。中年級的學生對意蘊深遠的詩句轉化為可感的情景能力和思想感悟能力相對薄弱。對于詩句的理解,不必“字求其訓,句索其質”,用借助課下注釋、想象畫面的方法大體把握詩意,主要啟發學生自己感悟和理解,體現學生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用學到的讀詩方法去嘗試誦讀其他古詩,會寫左窄右寬的左右結構的字體,感受漢字美。課堂教學注重指導學生誦讀方法,合理調控,既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又要正確引導。
二、教學目標
1.讀準“屏”、“燭”、“曉”、“偷”的字音,正確臨寫“燭”、“曉”, 掌握“左窄右寬”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用“二二三”朗讀法讀出節奏,用“平長仄短”吟誦法讀出韻味,背誦古詩。
3.師生合作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樹立正確選擇觀。
4.用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的方法大體理解詩意,領悟詩情。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紙、田字格貼。
2.學生:完成課后習題,搜集李商隱的資料,準備鋼筆。
四、教學過程
讀詩導課
一、出示詩歌,質疑導課
(一)出示詩歌
我問我問 嫦娥姐姐
你在想些什么呀
你有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
我問我問 嫦娥姐姐
你在想些什么呀
一個人的夜晚
守著小玉兔
——《嫦娥》
(二)質疑導課
嫦娥姐姐做了什么選擇?為什么后悔呢?
二、板書課題,書空“嫦娥”
(一)輕讀詩題——《嫦娥》。
(二)指導學生書空:“嫦”、“娥”這兩個字都是女字旁,女字旁的筆順是先撇點,再撇,最后提。
【設計意圖:一、采用了詩歌導入法。選取的現代詩通俗易懂,拉近學生和古詩的距離,增強學生對古詩的親近感。二、提筆即練字。提醒學生書空,培養學生養成練字的好習慣。】
板塊一 一詩四讀,讀出層次
一、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正音:“屏、燭、曉、偷”,重點指導多音字“屏”的讀法。
二、再讀停頓,讀出節奏
按照詩句意思(二二三)劃分節奏,生練習讀。
三、師生對讀,三讀韻味
(一)師范讀詩,生跟讀詩句后三個字;
(二)師范讀詩句前四個字,生接讀后三個字;
師按照“平長仄短”讀,學生模仿接讀。
(三)師范讀一、三句,生對讀二、四句。
在讀出節奏的基礎上,融入“平長仄短”的古代吟誦方法。
四、四讀詩意,讀出體會
(一)借助課下注釋、想象畫面的方法讀懂詩意;
(二)自學交流;
用“當我讀到______,我仿佛看見______”的句式交流。
(三)帶著自己的理解誦讀。
【設計意圖:一、《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指要》指出:“中年級詩歌教學的策略是在正確的朗讀的基礎上,指導一些誦讀方法。”誦讀要提高效率,對每次的誦讀都提出要求,避免無效誦讀。二、這個板塊創新融合兩種主流的讀詩方式,重視學生誦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章可循!
板塊二 會講故事,入境讀詩
一、師生合作,會講故事
(一)出示故事文本,師生合作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1.師示范講故事起因
2.生模仿講故事經過
3.生想象講故事結果
(二)出示所講故事版本,激發學生閱讀其它版本
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干寶《搜神記》
二、品“心”悟“悔”,入境讀詩
(一)出示后兩句,想象嫦娥在月宮的生活
(二)品夜夜之“心”,創設情景
1.想象對話,品夜夜之“心”
夜夜,是一夜嗎?是一個月嗎?是一年嗎?是一輩子嗎?
2.情景誦讀,悟嫦娥之“悔”
嫦娥再也見不到她的丈夫后羿,她是多么后悔,生讀——
想起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嫦娥淚流滿面,生讀——
無數個這樣的夜晚啊!只有冷冷的月光陪伴,生讀——
3.融入角色,滲透選擇觀
假如讓你替嫦娥重新做一次選擇,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設計意圖:一、《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要求:“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采用師生合作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講故事的興趣。二、涵泳品讀關鍵詞“心”。古詩教學應抓住詩眼切入,層層深入。】
板塊三 指導寫字,養成習慣
一、規范雙姿,指導寫字
(一)齊讀古詩前兩句。
(二)觀察“燭”與“曉”,指導寫法。
1.出示生字, 觀察結構
關注“左窄右寬”的結構。
2.示范書寫,書空模仿
關注田字格中規范書寫格式。
3.巡視指導,規范“雙姿”
關注學生握筆姿勢和坐姿。
4.練習書寫,師生互評
充分鼓勵,提出合理建議。
二、樹立正確寫字觀
字是我們的第二張面孔,只有我們努力,就可以讓它們變得端正、美觀。
【設計意圖:一、《語文新課程標準》建議“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強調“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二、為避免學生疲勞,設計指導寫“燭”、“曉”兩字,注重學生寫字的質量,方法的指導。三、指導讀帖,培養學生觀察字體間架結構的能力;糾正雙姿,養成正確書寫習慣;學生自評,激發寫字興趣!
板塊四 對話詩人 領悟詩情
一、交流資料,走近詩人
(一)觀察插圖,漸入詩境
1.你看到了詩中描寫的哪些景物?
2.詩人抬頭望天,還看到了什么?
3.天就要亮了,詩人為何不眠呢?
(二)生搜集詩人資料,說自己的理解。
(三)對話詩人,想象說話
1.走近詩人,對話詩人
李商隱是晚唐出色的詩人。
他十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作為家里的長子,要承擔起家里的重擔,在這樣的夜晚,他會回憶——
他二十多歲考取進士,想有所作為,可是一生都沒有被朝廷重用,在這樣的夜晚,他會擔心——
他三十多歲的時候,妻子也不幸去世,留下了一雙年幼的兒女,在這樣的夜晚,他會思念——
2.轉換角色,口語表達
為了生活,李商隱要到千里之外的四川梓州去做事,不得不把兒女托付在朋友家里。假如你們就是他的兒女,會這樣對爸爸說——
二、披文入境,領悟詩情
(一)創設情景,入境讀詩
1.此刻沒有女兒熱鬧的嬉戲,只有冰冷的屏風陪伴,展開想象,讀一讀——
2.此刻沒有妻子的鼓勵和希望,只有孤獨的燭光陪伴,多么孤獨啊,讀——
3.此刻沒有父母親溫暖的話語,只有天上的銀河和啟明星陪伴,帶著這種體會,再讀——
(二)上下聯系,總結板書
一夜不眠的是人間的詩人,一夜不眠的是天上的嫦娥,一個叫“孤獨”的詞把他們聯系在一起。人間的是場景,天上的是神話,是詩人用“想象”把這天上人間,寫成了一首傳誦的經典古詩《嫦娥》。
(三)配樂誦讀
【設計意圖:一、中低年級的學生詩歌教學策略是形象、直觀!豆旁娎碚撆c小學古詩教學》建議“只有將詩歌放在具體情景中讓學生理解,借助圖片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很快進入詩境”。二、本板塊主要采用想象創作情形法,通過想象與詩人對話,將詩人心理活動感受上溯詩句之前,貼近作者心理,更好地理解詩意!
讀詩結課
一、出示組詩,朗讀積累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唐 李白《把酒問月》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明 邊貢 《嫦娥》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二、聯系生活,背誦結課
同學們,每當夜晚抬頭望月,一定會想起在這月宮之上,有一個美麗而孤獨的仙女——嫦娥,我們會輕輕背誦——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階段閱讀詩歌重在背誦積累,這一要求貫穿小學教學的三個階段。”結課以誦讀《嫦娥》組詩的形式,以詩解詩,與導課前呼后應。】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