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兩首,小池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2古詩兩首《小池》蘇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12古詩兩首《小池》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港學校
抓住詩眼 串聯(lián)全詩
——《小池》教學設計
【課題簡介】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2課古詩兩首 【教材簡解】
第12課包含兩首古詩:《池上》和《小池》,都圍繞“池”做文章,都緊扣“荷花”,從不同側面表達了夏天的情趣。《小池》這首詩“詩中有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蔭、幾片尚未展開的荷葉、兩三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了一幅生機盎然的小池風物圖。詩人楊萬里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由衷喜愛之情。由于《小池》是學生初次接觸的一首七絕,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按筆順正確書寫5個生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感受詩人對自然景物的喜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古詩,掌握識字方法,寫好生字。 難點: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景物之間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準備】
寫字練習紙;生字詞語卡片;詩歌情境板貼;配套課件。 【設計理念】
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重在突出一個“趣”字,猜詩有趣、板畫有趣、誦讀有趣,從而感受學習古詩的趣味。在實施教學的時候,重在突出一個“愛”字,抓住詩眼,不僅認識到詩中所描寫到的自然景物,還能感受到詩中所蘊含的情與愛。在整首詩的學習中,詩意的理解是一大難點。本課設計中,利用古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用板貼畫的方式代替字詞句的分析理解,這樣詩中的意象就一個個呈現(xiàn)出來;其次,用圖片引導孩子想象的方法,去領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流程】
2
第一板塊:看圖吟詩,開啟詩意。 1.看圖吟誦古詩
師:小朋友們,上課前咱們先來玩?zhèn)游戲——看圖猜詩。 (1)出示圖1:《江南》課文情境圖 (2)出示圖2:《池上》課文情境圖 (3)出示圖3:《小池》課文情境圖
2.南宋詩人楊萬里用一首小詩描繪了他見到的這個初夏的荷花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小池》。板貼、讀詩題——《小池》。 3.理解詩題。
引導:看圖,這小池里都長著些什么?
師:這小小的池子里長有荷葉、荷花(讀詞)。那你現(xiàn)在知道什么叫小池塘了嗎?就是長有荷葉、荷花的小小的池塘。(認識生字“荷”)
【設計意圖】課伊始,由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看圖猜詩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小池》,繼而順勢學習“荷葉”“荷花”兩組詞語及生字“荷”,在情境中學詞易于理解接受。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讀詩時,想方設法讓學生進入情境,積累情感,這就是造景。第一板塊,為這一課形成一種氛圍,同時也讓學生理解了詩題,明白詩人寫詩的背景,初步感受詩的意境。 第二板塊:誦讀古詩,捕捉詩眼。
1.詩人看到這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被深深地吸引、陶醉,不禁心生喜愛之情,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小池》。(配樂范讀)
2.這么有名的古詩,你們一定也想來讀一讀。接下來,就請小朋友們自由地來練一練。注意聽清要求(出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3.老師看到剛才大家都讀得有滋有味,哪位小朋友想讀給大家聽?
4.過渡:聽了你的朗讀,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小朋友將“愛”字讀得特別好聽,只有用心的孩子才能讀好。
5.知道嗎,其實“愛”字里原來是有“心”的,我們來看古人是這樣寫“愛”字的,看字形很像上面一個人伸出雙手捧著下面的一顆心,意味著真實的愛要捧出心來對待。繁體字的“愛”,“心”字仍然保留著,隨著漢字的演變,簡寫的漢字“愛”字下面變成了“友”。友愛友愛,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記住“愛” 字下面是“友”。看,老師給你帶來了書寫小法寶。
【示范書寫“愛”】爪子頭,要收緊,禿寶蓋,要寫寬,“友”字在下寫平穩(wěn)。 【設計意圖】初讀詩歌環(huán)節(jié),教師正確的示范朗讀,使學生的練習“有章可循”。在誦讀中引導學生關注到詩眼——“愛”字,為后續(xù)學習古詩做好鋪墊。教學“愛”字時,通過字源解說,學生對“愛”字的理解更為深刻,同時也與詩的意蘊無縫對接。
第三板塊:賞讀詩歌,領會詩韻。
1.這首詩中處處有愛,泉眼愛細流,樹蔭愛溪水,蜻蜓愛小荷,讓我們走進詩中細細地品味詩中的“愛”吧! 2.交流:
(1)第1句:泉眼無聲惜細流
第一句詩里就有一個字表示很喜愛,從心底里喜愛,從心底里喜歡,你猜到是哪個字了嗎?(預設:惜 豎心旁,表示心里喜愛)
這一句詩里,是誰喜歡誰? 預設1:泉眼愛細流
哪位小朋友能從圖上找到“泉眼”?
講解:“泉眼”指的是泉水的出口,泉眼一般在水底下,看不見,看見的是從泉眼流出來的水。
泉眼很小,流水很細,這就是——細流。這細細的流水其實就是——“泉水”。清清的泉水,叫(清泉);暖暖的泉水,叫(溫泉);山中的泉水,叫(山泉);這泉水還有一絲甘甜,我們叫(甘泉)。
細流從這泉眼里流出來的,輕輕地,細細地,誰來讀一讀?
你能給“流”字來組詞嗎?老師也組了一對:流水 水流 。瞧,這一組詞語多有趣,正著說,反著說,都講得通。像這樣的形式的詞語,你還能說說看嗎? 預設2:細流也愛泉眼
不僅泉眼愛細流,細流也愛泉眼。是泉眼給了細流源源不斷的活水,細流從心里感謝泉眼,這種愛是相互的,大家一起來讀出這種“愛”吧——泉眼無聲惜細流。
(2)第2句:樹蔭照水愛晴柔
4
【過渡】第2句詩里也有愛,你們找到了哪些“愛”? 預設1:樹蔭愛水
美麗的姑娘喜歡照鏡子,柔美的柳樹也喜愛照鏡子。讀——樹蔭照水愛晴柔 預設2:樹蔭愛晴天
更令人喜愛的是,此時的天氣也特別好(晴)。
樹蔭也愛這晴天呢,誰來讀? 你能給“柔”組個詞嗎?
此時,微風柔柔的,陽光柔柔的,柳枝柔柔的,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樹蔭可愛這大好的晴天啦。一起讀——樹蔭照水愛晴柔
微風吹來,柔柳搖搖擺擺,真讓人喜愛。再來讀——樹蔭照水愛晴柔 【指導朗讀】一切都十分寧靜,輕輕地、柔柔地讀好這兩句。 (3)第3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過渡】明媚的陽光下,小荷悄悄地探出了腦袋,可愛的小荷們,你們探出腦袋,看到了什么?
師:噢,老師聽出來了,原來小荷愛這夏天池塘的風光呢!
所以這里的“小荷”是像《荷葉圓圓》一課中那樣大大、圓圓的荷葉嗎? (不是,而是池塘里剛剛長出來的荷葉,還沒卷開荷葉邊,上面就形成了“尖尖角”)叫做——小荷才露尖尖角。
看,小荷的上面小下面大,所以“尖”是這樣寫的,(識記口訣:小大尖) 【范寫“尖”】“小”做部首的時候發(fā)生了改變,豎鉤沒有鉤了。
【講解生字“角”】再來看生字“角”,哪些動物有“角”?小朋友們身上有沒有“角”?(當然有)不過不是“牛角、羊角”一樣的“尖尖角”,是指一個東西邊緣的地方。(老師用手指嘴角、眼角、衣角、領角)我們的桌子也有“角”,叫(桌角),教室也有“角”,叫(墻角、角落)。看老師給你帶來了什么寫字法寶? 【指導書寫“角”】刀字頭,要傾斜, “用”字要寫扁一些。 (4)第4句:早有蜻蜓立上頭
【過渡】最愛這小荷的是誰呀?——蜻蜓
師:蜻蜓立在了小荷之上,你能想象一下它們會說些什么悄悄話?
【評】你是一只快樂的小蜻蜓。/ 你對荷葉充滿了喜愛。你能讀出這種喜愛嗎? 蜻蜓愛小荷,女生讀——早有蜻蜓立上頭。
5
蜻蜓不僅愛小荷,也愛這小池呢!有一個字寫出了小蜻蜓急切地看到夏日荷塘的景象。——早(加紅)
蜻蜓愛小池,男生讀——早有蜻蜓立上頭。
【指導朗讀】多么溫馨的一幅畫面,兩句詩連起來,能讀好嗎?
3.夏日《小池》的風光真令人喜愛,老師忍不住想來夸贊它的美麗景色,如果你知道老師說的是哪句詩,就請你大聲地讀出來。
(1)山間的泉眼,小溪流水,無聲無息的,流成了一汪湖水。 (2)陽光柔和地照耀大地,郁郁蔥蔥的樹蔭倒映在水面上。 (3)你看,水面上那鮮嫩的小荷葉剛剛發(fā)芽,露出尖尖的一角。 (4)早早地就有一只蜻蜓安靜地落在上頭。
4.《小池》這首詩已經流傳了800多年,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這句詩尤其被世人稱贊,現(xiàn)在人們將在某一方面的才華剛剛展現(xiàn)就叫做“小荷初露”。咱班上xx同學在畫畫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你會用這句詩來夸贊他——“小荷才露尖尖角”;看,這是班級的墻報,他們的書寫作品展示出來,你想用這句詩夸贊他們——“小荷才露尖尖角”;瞧,這是學校的展板,這幾名同學獲得了省青少年發(fā)明家稱號,你會用這句詩來夸贊他們——“小荷才露尖尖角”;老師看到你們將這首古詩學得這么好,會不由自主地夸贊你們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設計意圖】古人講究詩畫統(tǒng)一,教學中遵循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直觀畫面易于感知把握的特點,板貼與詩句意境相融的畫面,畫配合詩,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古詩的情趣與意境。在理解詩文意思上,沒有追求每一個字與意思的一一對應,也沒有機械生硬地進行翻譯,而是帶領學生在濃濃的詩情和無窮的韻味中去意味。這一切,追求的是一種春風化雨,自然無痕的效果。語文來自生活,古詩也是如此。用不同情境的話語引導啟發(fā)學生,能幫助他們清楚地認識這句詩在生活中的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板塊:花式誦讀,詩意啟思。
1.師:你們愛這夏日小池的風光嗎? 愛,就用朗讀來表達。 (1)愛讀詩的孩子,一起來讀。
(2)愛讀詩的孩子,可以這樣你一句,我一句來讀。(師做示范,同桌互讀) (3)愛讀詩的孩子,看老師手勢,一組起立(波浪讀)
6
(4)愛讀詩的孩子,咱們變花樣來讀,附上和聲來讀。 (5)愛讀詩的孩子,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來讀。
2.師:你們用朗誦表達了對小池的喜愛,不僅你們愛小池,詩人楊萬里也愛這小池,他還愛夏天,愛這大自然的風光,所以他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山水詩,他也最擅長寫山水詩,其中他對“荷”情有獨鐘。
3.如果說《小池》是他描寫的初夏時節(jié)的荷塘風光,那么再看他的另外一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就是寫盛夏時節(jié)的荷塘了,我們來看(師配樂范讀)此時的荷葉、荷花開得是如此地旺盛,哪句詩寫出來了?一起讀——(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設計意圖】“誦讀淺近的古詩文”,課標在明確低年級誦讀內容的同時,提供了古詩文學習方法——誦讀。“讀正確——讀明白——讀出情感”是這一課誦讀的主線。此環(huán)節(jié)是基于課標對學段的要求,回溯古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詩詞本身富有節(jié)奏美、聲韻美等特點,展開各種形式的誦讀,引領學生變換花樣來趣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律美。拓展古詩,通過對比閱讀,讓古詩教學上出寬度和深度。 第五板塊:書寫詩歌,詩畫相映。
1.師:我們不僅要做愛讀詩的孩子,也要做愛寫字的孩子。接下來,請小朋友們拿出《習字紙》,動筆練寫課堂上新學的3個生字,描一個寫一個。練字先練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2.投影點評。我們評價一個字,可以分三步走: ☆一看結構 ☆☆二定筆畫 ☆☆☆ 三比大小
3.《小池》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課后,愛吟誦的孩子,將《小池》背給爸爸媽媽聽;愛寫字的孩子,來挑戰(zhàn)第二關——默寫《小池》;愛畫畫的孩子,可以拿起手中的畫筆,為自己剛剛練寫的《小池》配畫,就成了一幅“題畫詩”作品。
4.課堂總結:老師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你們能愛字、愛詞、愛詩、愛景、愛上吟誦、愛上語文、愛上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是,老師愛你們!
【設計意圖】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如何發(fā)揮漢字在古詩詞中的作用,促進
7
漢字文化與詩詞氣息相通?寫字教學也同樣緊扣詩眼“愛”字,在教生字的書寫時,充分發(fā)揮古詩書畫同源的優(yōu)勢,將生字書寫置于整首詩書寫的情境中,讓詩脈相承,詩意相連。在學生寫完字后,教給他們評價與修改的方法,利于他們進一步提高書寫水平。
附:【課后作業(yè)】 1、讀
吟誦《小池》給爸爸媽媽聽。 2、寫
默寫《小池》這首詩。 3、繪
請為《小池》配畫,成為一幅題畫詩。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