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桂林山水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桂林山水-湖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小學語文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桂林山水-湖南省 - 衡陽
6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開篇總寫“桂林山水甲天下”。
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接著分別具體描寫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畫面來進行描繪,用讓你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總結(jié)了全文,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雖然現(xiàn)在網(wǎng)絡發(fā)達,但對班上學生做了個調(diào)查,發(fā)
現(xiàn)學生對桂林山水了解甚少。針對學生這種情況,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等讓學生直觀感受,對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很大幫助,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獨特之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情感。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第六課的生字詞,并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六課《桂林山水》。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課件出示】:桂林山水視頻,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錄像有聲有色讓學生直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調(diào)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感悟理解漓江水的特點
1、導語:
桂林山水這么秀美,我們先來觀賞漓江的水吧,漓江的水是一幅怎樣的美景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課件出示】: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要求: (1)用“—”畫出描寫漓江水的特點的句子。 (2)用“▲”標出最能體現(xiàn)漓江水特點的詞。 (3)課文作者從哪些角度描寫漓江的水?
3、交流反饋:
(1)【課件出示】:大海和西湖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大海和西湖的特點,理解“波瀾壯闊”和“水平如鏡”。
【設計意圖】:用圖片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課件出示】:漓江水特點的句子。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漓江的水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①特點一:靜 學生談感受 ②特點二:清 學生談感受
問:這么清的水,想一想,我們還能看見江水中什么景物? 學生展開想象說。 ③特點三:綠 學生談感受
小結(jié):通過學生看圖片結(jié)合課文的句子談感受來理解漓江的水的特點。
4、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景物
(1)引導生讀描寫漓江水特點的句子,男生女生合作讀描寫漓江水特點的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2)指導朗讀
①指導生讀好句尾的“啊”。 ②排比句朗讀時聲音由低到高,感情由弱到強。 ③加感嘆詞,師生合作讀句子。 【課件出示】:
(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哇!)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啊!)漓江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小結(jié):作者抓住漓江水的特點,運用排比、比喻、對比的方法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通過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讀中入情入境,培養(yǎng)學生從朗讀課文中去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5、比較體會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1)【課件出示】:比較句子,哪個寫得好?為什么? ① 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②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小結(jié):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明白要想把文章寫具體,調(diào)動感官去觀察,并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才能把文章寫具體。
拓展練習:
【課件出示】:仿照“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說句子。
他跑得真(
)啊, 。
學校操坪的樟樹真( )啊, , 。
天上的云變化真(
)啊, , , 。
(3)交流展示,點評。
【設計理念】:說句子,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語文味就在這說話中升騰、飄蕩。
6、師生合作,再讀本段。
【設計理念】: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讀讓學生感悟漓江水的獨特魅力。
三、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感悟理解桂林的山特點
1、導語: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寫法相同,我們先一起回憶歸納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
【課件出示】: (1)反復誦讀。 (2)抓關鍵詞句理解。
(3)學習寫作技巧:對比,排比,比喻的方法突出景物的特點。師用燈片展示。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2)畫出描寫桂林的山的特點的語句并交流讀書體會。 3、交流反饋:
【課件出示】:桂林山的特點的句子。 4、生齊讀這一段感受桂林山的獨特之美。
小結(jié):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設計理念】:采取遷移學習方法,自主合作的討論,相互進行
思維的碰撞,語言的交流,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 。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導語:剛才我們觀賞過漓江的水,游覽了桂林的山,你有什么感受?(學生簡單回答)。作者又有什么感受?把作者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來。
2、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聽錄音思考:作者看到這樣的山水有什么感受?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小結(jié):桂林山水美如一幅畫,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所以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設計理念】:讓學生掌握抓重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1、導語:作者為什么來觀賞桂林山水呢? 2、思考:
(1)人們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課件出示】: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3)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一句?這一句是什么句子?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小結(jié):這既是中心句也是總起句。交代了作者蕩舟漓江的原因。起總領了領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領悟抓中心句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義及在全文的作用。
六、深化主題,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課文開篇一句總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總領了全文,接著分寫了漓江的水的特點:靜、清、綠。和山的特點奇、秀、險。最后用“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進行了總結(jié)。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七、我會寫:
1、【課件出示】:
仿寫:模仿課文的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例: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
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玫瑰真( )呀,( )得 ; 玫瑰真( )呀,( )得 ;玫瑰真( )呀,( )得 。
(2)家鄉(xiāng)的小溪真( )呀,( )得 ; 家鄉(xiāng)的小溪真( )呀,( )得 ;家鄉(xiāng)的小溪真( )呀,( )得 。
2、學生當堂寫并展示。
【設計理念】: 通過仿寫片段訓練,了解排比句句式并學習運用,
真正的讓語文課做到活學活用,老師的受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的思想就完全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八、我來贊一贊:
1、導語:桂林山水這么美,下面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桂林的山水。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桂林的山水。
【課件展示】:選擇喜歡的方式贊美桂林山水。提示:可以寫廣告詞,可以吟一首小詩,可以畫一幅畫,可以當一次導游……
【課件展示】:桂林山水視頻
【設計理念】:通過說的訓練 ,誘發(fā)學生對言語的感悟,可以進一步感悟課文的一情一景,從而達到將文本語言內(nèi)化成學生自己語言
的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jlqy.cn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