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狗學叫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第五冊第14課《小狗學叫》漳州實驗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第五冊第14課《小狗學叫》漳州實驗小學
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4課《小狗學叫》
教材簡析:
《小狗學叫》是一篇童話故事,編排在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
第四單元編排的閱讀策略是“預測”,第一篇精讀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旨在“學習預測”:第二篇略讀課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旨在“練習預測”.第三篇《不會叫的狗》旨在“獨立預測”,所以課文給出了原文的三種結局,但每種結局只給了個開頭,重在讓學生在前兩課閱讀的基礎上.運用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對課文結局進行預測,這篇童話故事較長,前邊的部分是預測結局的根據。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兩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了一定的預測方法,不過對于有多種不確定結局的課文他們還是第一次碰到,預測不同結果有一定難度。本文較長,概括故事內容、分析前邊內容特點需要老師引導,對故事結局的預測更需要老師指導學生聯系前文、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預測。
教學目標:
1.能一邊讀一邊預測后面的內容,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
2.運用預測方法預測故事不同的結局,并讓學生明白預測要有理有據.
3.讓孩子合作邊讀邊預測故事,感受預測的樂趣,讓孩子愿意預測,形成自主預測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 嘗能試運用預測方法預測故事的發展及故事的幾種結局,并說說預測的理由。
2. 引導學生在平時閱讀中養成預測的習慣.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學習單表格、學習卡片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
1、創設情境導入
預測開啟我們奇妙的閱讀之旅。咱們一邊讀一邊預測了兩個童話故事,認識了兩位主角老屋胡蘿卜先生。
今天童話王國要從動物中選一位新主角,怎么選?先來比比誰的聲音最特別。
(出示小動物圖片:孩子們一起模仿,引入課題)
2、讀題預測
板書課題:小狗學叫(一起讀好課題)
根據課題預測:根據這個題目,預測故事內容。
總結出:跟誰學叫?怎么學叫?學叫的結果?這幾個方面。(板貼)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動物的叫聲,既激發了學生讀故事的興趣,又讓學生了解到了不同動物們叫聲的獨特性。揭示課題后,讓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預測,在實踐中運用,進一步感受閱讀童話故事時預測的樂趣,也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二、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學習單引讀
默讀課本53—56頁,請大家邊閱讀邊檢驗自己的預測,邊閱讀邊思考故事的內容,在思考的地方也可以留下你喜歡的記號。
板貼:(獵人開槍、學得逼真、跟小公雞學叫、不斷練習、學得不錯、跟小杜鵑學叫、反復模仿、狐貍嘲笑)等詞語卡片。請學生通過自讀了解53-56頁的故事內容,學生思考后把詞語序號正確送進學習單表格里,并在學習單的幫助下試著用自己的話把詞語串起來說一說。
2、展示交流:
請一位同學上臺來,給詞組朋友重新排排隊,借助詞語復述故事內容。
(理清故事內容:小狗因為不會叫被別人嘲笑批評,它很傷心,它先遇到了好心的小公雞,不會叫的狗經過反復模仿、不斷練習努力學會了喔喔叫,而且學得非常逼真以致于引來狐貍,被狐貍嘲笑一番。接著它碰到熱心的杜鵑,也是通過反復模仿,不斷練習辛苦學會咕咕叫,叫得相當不錯,讓獵人誤以為是鳥,差點被槍打中。那兩顆子彈嗖嗖地擦過小狗的耳邊,就像連環畫里面的那樣。小狗嚇得拔腿就跑。它跑啊跑啊,跑啊跑,跑過田野,跑過草地,繼續跑啊跑啊,跑啊跑......
【設計意圖:這篇童話故事較長,前邊的部分是預測結局的根據。三年級孩子對長文的概括能力有限,概括故事內容、分析前邊內容特點需要老師引導。故在此環節,設計了借助學習單引讀,讓孩子通過“選填序號排序”和上臺擺一擺詞語卡片,根據卡片提示理清故事的內容,使學生對前面的故事發展特點有所發現。降低孩子自主閱讀的難度的同時提高學習效率,重要的是為接下來合理地做預測做好鋪墊。】
三、多向預測 ,合理推想
1、多向預測 ,合理推想
你們猜想它還會遇到誰?把心中的答案用寫在卡片或書本57頁上方空白處。
現在帶上心中的一個答案,展開想象,和同桌預測接下來會發生的故事。說清小狗會遇到誰?它們怎么說,怎么做?又會引來什么結果?(板書:說 做 ?)
請個別學生交流,師適時提問預測的依據,請全班同學評價預測是否合理.使學生明確預測要有理有據.
2、修正預測,再次交流
請學生判斷自己的預測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認真修正自己的預測,再和同桌再說一說,看有沒有進步。
(根據學生回答再次呈現預測方法: 聯系課文內容 結合生活經驗 課外閱讀經驗)
師小結:用上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經驗,利用課外閱讀經驗等方法能幫助我們進行大膽合理的推測。
3、對照原文 檢驗預測
了解原作者寫的結局
默讀本課結局部分的內容,驗證自己的預測。
了解作者給這個故事編的三個結局。第一次是(遇見了“小母牛”),第二次遇見了(農民),第三次則是(遇見另一只狗)。
師小結:預測可以是多角度,多方向的,所以故事的結局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對照(補充的)第三種結局原文:
老師和學生一起讀第三種結局的原文,一起去對比和檢驗自己的預測。
思考:你的預測和原文的結局是否接近呢?
師小結:不一樣也沒有關系,每個讀者的想法和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預測,反復預測有反復的趣味,變化的預測也有變化的精彩,只要咱們大膽推測,合理推想,有理有據,就可以.
【設計意圖:本文旨在“獨立預測”,所以課文給出了原文的三種結局,但每種結局只給了個開頭。老師巧妙地將預測故事結局放在解開三種結局前,不讓結局限制了孩子預測的多樣性,保護了孩子獨特的感受,更能尊重與激發孩子的創新。此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在前兩課閱讀的基礎上.運用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對課文結局進行預測,并讓學生明白預測要有理有據。】
四、閱讀實踐,運用預測
1.聽同學講故事,全班進行合理預測。
請( )同學給大家讀她喜歡的課外故事《獅子卡卡》,咱們仔細聽,當她停下來的時候,就想想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故事?記得用上預測方法合理大膽預測。
2、引導孩子在平時閱讀中樂于使用預測。
喜歡讀童話的同學回家和家人朋友一起做預測或自己邊讀故事邊預測。在校可到學校流動圖書角,閱覽室進行自主預測閱讀,在實踐中運用預測方法。
【設計意圖:本課是預測單元的最后一課,要重視落實孩子自主獨立預測的能力的培養,所以本環節讓孩子合作邊讀邊預測課外故事,感受預測的樂趣,讓孩子愿意預測,形成自主預測的習慣.】
五、作業超市:
1、運用本單元所學的預測方法,自己閱讀其他的童話故事。
2、請你從課文三種結局中任選一種續寫故事吧。
六、板書設計:
小狗學叫 副板書:
跟誰學叫 怎么學叫 學叫的結果 借助書本插圖
跟小公雞學叫 反復模仿 學得逼真 狐貍嘲笑 聯系課文內容
跟小杜鵑學叫 不斷練習 學得不錯 獵人開槍 結合生活經驗
(小貓,小羊, 說 ? 課外閱讀經驗
青蛙......) 做
七、教學反思:
《小狗學叫》這篇課文為預測單元最后一篇,旨在“獨立預測”,所以課文給出了原文的三種結局,但每種結局只給了個開頭,重在讓學生在前兩課閱讀的基礎上.運用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對課文結局進行預測,這篇童話故事較長,前邊的部分是預測結局的根據。
基于對教材的充分解讀,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抓住“運用基本的預測方法,自主預測”這個重點。教學中對目標的落實具體有二,其一在本課教學中通過多層次的“自主預測”“合作預測”“修正預測”“檢驗預測”引導孩子結合故事前面部分展開多向的自主預測,明確預測是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但預測需有合理的依據。其二引導學生聽同學讀課外故事,在聽讀過程能有自主預測的意識,逐步養成課外閱讀時樂于運用預測方法預測故事的好習慣。
除教學目標明確外,教學中能充分尊重學生主體,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理預測的能力。師只做適時的建議、小結、引導學生自己修正預測方向,由扶到放漸漸引導學生學會合理運用預測,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針對本文篇幅較長設計了學習單自學的環節,學生通過填表格,給詞語排序,補白故事,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前文內容,為下文預測環節做了很好的承接和鋪墊。自主預測、同桌預測、修正預測、驗證預測等多樣的預測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引導學生大膽合理預測。邊聽故事邊預測,推薦書籍,到生活中邊閱讀邊預測,等課外實踐意識的培養也彌為珍貴。
本節課能抓住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環節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指向學生自主、合理預測習慣形成這一目標。預測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也是亮點環節。巧妙地將預測故事結局放在解開三種結局前,不讓結局限制了孩子預測的多樣性,保護了孩子獨特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創新。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自主預測也體現層次與遞進,先讓孩子預測小狗還會遇到誰(鼓勵跟課文不同);接著引導說具體的故事內容,有些孩子預測不符合實際,有傷害動物等傾向,適時引導樹立正確的觀點;再請孩子們進行修正,再次預測。修正后孩子有進步了,不再預測捕捉小動物等錯誤行為,但其他聽眾卻指正狗是會游泳的,不怕水。師再次強調預測要符合生活實際,有理有據,不憑空想象。經過兩次的修正,到后面的聽故事預測,孩子就多能正確自如地運用學過的預測方法合理預測了。
總之,本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多樣,教學效果明顯。但由于時間關系,未能讓孩子展示三種結局的續編續寫,作為家庭作業小練筆來體現,也是經過實際的考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