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形圖的判讀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 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中)
地形圖的判讀
【教學目標】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教學重點】
1.理解并讀出某點的海拔,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 2.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建立等高線地形圖的概念。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別坡度的陡緩。 【教學難點】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別坡度的陡緩。 【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
【教法】創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案例呈現法、總結歸納法、啟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學法】情景感受法、地圖觀察法、實踐感悟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自主學習,小組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合作探究,互動交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知識整合,遷移應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登山視頻。今天我們也來登一登山。在出發之前先來了解一下登山的好幫手------等高線地形圖。
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叫作等高線地形圖。
講授新課(小組合作,活動探究,歸納提升) 一、等高線地形圖
【活動一】制作一座硬幣山,繪出該硬幣山的等高線地形圖。 讓學生做小實驗,完成探索發現。
步驟一:準備三枚面額不同的硬幣,一元、五角、一角各一枚。 步驟二:小組成員合作,按照圖示堆積硬幣山。
請同學們將三枚硬幣從大到小地摞起來,就像老師在大屏幕上示范的一樣。桌面就是海平面,三枚硬幣就是突兀在海上的一座小山。
步驟三:讓制作的硬幣山鏈接到虛擬的海拔,你能通過下面的兩幅圖給大家分析一下海拔和相對高度的不同嗎?
三枚硬幣的厚度大致相同,假設桌面為海平面,海拔高度為0米,每個硬幣就代表200米的高度。讓學生通過讀圖觀察感悟,學會如何讀出某點的海拔、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
步驟四:小組成員繼續合作,一起畫一幅硬幣山等高線地形圖。 如何把我們制作的硬幣山畫到平面圖紙上并繪制成一幅等高線地形圖呢? 教師點撥(點撥勾畫硬幣山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和注意問題),學生展示。 你能體會出等高線地形圖是如何繪制出來的嗎?
我們就是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將地表的高低起伏表達在平面圖紙上的。
你能通過硬幣山和這幅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觀察坡度陡緩與等高線疏密程度的關系嗎?
結論: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線形態也不一樣。
【活動二】為爬山選擇最佳登山路線!
地表高低起伏的典型代表就是山,我們來看一下大自然中地形各部位的名稱,我們如何把他們繪制到地圖中去?又怎樣在地圖中認出他們呢?
識別山體不同部位及其的等高線的形態 【活動三】學以致用
計劃修建一條甲村到乙村的公路應選擇藍色方案,還是綠色方案? ■課堂小結,整合思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