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日本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日本-內蒙古 - 包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 2011科普版地理七年級下冊日本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解讀
1.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
2. .引導學生根據地圖說出日本的氣候分布,根據圖表說出日本的氣候特點,并對比中、日季風氣候的異同,指出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3.引導學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并學習日本應對地震的舉措和經驗。
核心素養分析
本節課打破教材格局,重新編組教材,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地理核心素養,提升學生區域認知的能力,建立綜合思維能力,樹立人地協調觀,培養地理實踐力。本節課以日本為區域案例,引導學生構建由區域定位、區域特征、區域差異、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構成的區域認知框架,以日本的自然條件為基礎,充分考慮在日本的自然條件下的人類活動,加強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能夠讓學生在讀圖、分析中提升地理實踐力和綜合思維能力。
重點 1.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領土構成。
2. 日本的氣候分布及氣候特點。
3.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及防震減災措施。 課時安排
總3課時 第1課時
難點
日本的氣候特點及與我國的異同。
學情分析 1、七年級學生對于文字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興趣點不高,不能較好地進行信息整理和歸納,因此本節課貫穿一個教學主題,有體系、有邏輯、有情境,既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學生整理和歸納能力。
2、七年級學生對于掌握的知識無法具象化,因此教學中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將晦澀的地理知識轉化成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法 創設情境教學法、引導式教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有關日本的音、視頻)我們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哪里?——日本。今天我們將從首都北京啟程,前往日本旅行,我是這次旅途的導游。在出發之前,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旅行攻略(包括此次旅行的衣、食、住、行及娛樂項目),以便我們更好地享受我們的旅程。
代入情境,做好課前準備。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其共鳴。
前情了解日本的位置
我們此次航班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直達日本東京成田機場。 【行前攻略】
1. 查閱地圖,找到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2. 查閱地圖,
(1)找一找日本附近的海洋有哪些? (2)說一說我們這次航行途徑哪些重要的地理區域? 3. 查閱地圖,
(1)看一看日本的國土構成?
觀看機長的航班介紹,從航程中了解日本與中國的距離。
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在電子地圖、紙質地圖和地球儀上觀察日本的位置、周邊的地理事物、領土構成。 通過圖片資料,提高學生的情境體驗感。
通過閱讀地圖,提高區域定位和讀圖能力
2
(2)查找我們此次航班的目的地——東京在日本的位置?
衣-日本的氣候 【行前攻略】
討論:今天我們就要搭乘飛機前往日本了,要打包什么樣的衣服放到我們的行李
中呢?應該考慮什么地理要素?請同學們交流分享。
學生閱讀氣候類型分布圖,討論日本的氣候類型。
培養學生讀圖獲取信息能力。
思考:我們的出發地北京和抵達地東京同屬于季風氣候。
(1)兩地的氣候特征有何異同?
(2)你能判斷出北京和東京對應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嗎?說說理由。
學生對比分析北京和東京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日本氣候“海洋性”的特征。 通過請個別學生問答,了解學生的學情。 住-日本的地震和
【行時攻略】
請觀察:抵達日本后,我們入住的房屋有何特征?
(1)排列緊密 通過數據,對比中日的人口密度;再通過視頻介紹,得出日本“地狹人稠”的國情。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化本課主題、樹立因地制宜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鍛煉地理思考與表達能力。 (2)材質輕
分析日本房屋材質輕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日本多地震的原因,結合生活經驗交流防震減災的措施。 娛-日本的旅游資源 【行時攻略】
請探討:去日本旅游,你會選擇哪些標志性景點?體驗什么旅游文化? 富士山、泡溫泉
列舉日本的旅游資源。
客觀評價地震帶的影響,啟發學生學習日本變廢為寶的舉措。 食-日本的氣候和海岸線
【行時攻略】
請思考:來到日本,肯定要吃當地最正宗的美食了,你們會選擇吃什么呢?為什么?
壽司、海鮮
結合所學知識,小組討論分析日本人喜愛吃壽司、海鮮的原因。
主要為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宜水稻生長,為壽司提供原材料;海岸線長且曲折,多優良港灣,利于漁業發展。 在問題啟發式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樹立“人-地”思想,樹立因地制宜的理念。 購-日本的高新技術產品
【行時攻略】
請思考:來到日本旅游,你發現了哪些知名的日本品牌?你會買些什么特產回國呢?
通過列舉學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品牌,歸納日本特產的主要類別,思考背后的原因。 通過展示學生們熟悉的品牌,引發學生的共鳴。 課后任務 游覽完日本回國后,請你結合你在日本的所見所聞,寫一篇游記,并向其他同學介
紹日本、分享你的旅游心得。
寫一篇游記,自主回顧本節課的內容,可自主查閱有關日本的地理知識,并結合自身感想談談體會。
課后歸納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回顧舊知,主動攝取新知。
3
板書設計
日本之旅
【行前攻略】
行李: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行時攻略】 住:排列緊密、材質輕 娛:富士山、溫泉 吃:海鮮、壽司 購:高新技術產品
課后反思 優點:
1. 本節課打破教材格局,突出重、難點,板書呈現方式鮮明新穎,易引發學生的興
趣。
2. 課程中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將晦澀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引起學生的共鳴。
3. 課堂中的必要流程較充分: (1)學習目標;
(2)堅持“教-學-評”一致,且評價方式多樣,既有語言反饋,又有習題檢測; (3)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貫穿課堂。 不足:
1. 課堂時間把控不佳,重難點知識分配的時間不足,應再斟酌完善;
2. 課堂反饋拘泥于形式,檢測力度應再加強,教學過程中隨機提問學生的方式使得檢測范圍略片面,可借助智慧教學平臺等信息化技術加強教學評價的可信度; 3.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行為過多,擠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應加強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引導,學會課堂留白,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