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日本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星球版初一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日本》第一課時-四川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七下第八單元 第1課 日本(第1課時)
【課型】新授課 【課標要求】
在地圖上指出某國家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某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
(2)能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了解防震、抗震的措施。
(3)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日本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各種相關地圖,從圖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讀圖能力和析圖能力。 (2)通過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特點,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比較法和綜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環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盡量給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的空間,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通過分析日本經濟發達的原因及與中國的外交關系,樹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學重難】:
教學重點: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日本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學難點:分析國家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教學模式】問題導學目標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問題導學法、比較法等 【教具準備】多媒體或投影儀、《地理圖冊》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櫻花是哪個國家的國花嗎?(展示櫻花圖片) 生:日本
師:那么同學們對日本還有哪些了解呢? 生1:日本的富士山、料理 生2:日本的動漫、國技等 教師總結,并展示部分圖片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日本,首先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展示學習目標,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點) 【講授新課】: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問題導學:讀圖,描述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展示全球圖判別半球位置以及海陸位置;展示日本地圖,著重標出重要的緯線,便于學生判別維度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指導學生認識某一國家位置的方法。
二、領土組成 (一)自主學習:
師:請同學們看書看圖,回答:
(1) 日本有由哪幾個較大島嶼組成?最大的是? (2) 日本首都是?位于哪個島?
生: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個大島及其附近多個小島組成 師:概括總結 (二)讀圖觀察:(展示日本海岸線圖) (1)日本的海岸線有什么特點? (2)對其經濟發展有什么有利影響? 生1:海岸線曲折
生2:海運便利,促進經濟的發展„„ 生3:„„
師:總結概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漁業、 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介紹: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漁場之一。并區別北海漁場 三、日本地形
思考:日本的公路為什么呈“之”字形(展示日本呈“之”形公路) 生:地形原因
師:對,接下來我們具體學習日本的地形及對生活的影響。 (一) 讀圖回答:描述日本的地形特點。(展示日本的地形圖及日本北緯39度剖面圖) 生1:中間高,四周低 生2:地勢起伏大„„ 師:(1)日本是個多山的島國,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沿海平原面積較小,關東平原
是境內最大的平原。 (2)地勢起伏較大。
現在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在森林環抱中的小鎮,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什么?為什么會稱為在森林環抱中的小鎮。 生:森林多
師:日本森林資源豐富,大部分山區森林密布,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6%。同學們覺得這是
和地形什么特點有關?
生:以山地、丘陵為主,丘陵面積較小
師:回答完全正確。接下來看看下面的這張河流圖: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
的水力資源。那這又是為什么呢? 生:地勢起伏大
師:總結概括。日本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那日本最高的山呢? 四、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生:富士山
師:富士山,日本最高峰,海拔3776米。山頂常年積雪,附近有瀑布、溫泉和湖泊,湖光山色。風景優美,日本人稱之為“圣岳”,不僅如此,富士山還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境內火山眾多,地震頻繁。同學們,為什么日本多火山呢? 生: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師:對,由于日本地處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處于環太平洋火上地震帶,地殼比較
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
(展示全球板塊圖、及地震對日本的影響)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舉例說明日本有哪些防震、抗震措施值得我們借鑒的? (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結合生活中的地理) 師:總結:1.高度重視防震、抗震工作,
2.建筑物的設計與選材都有嚴格的抗震要求, 3.社區均設置地震避難場所, 4.定期進行全民防災演習,
5.防震安全教育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五、季風氣候
師:季風氣候有幾種類型?分別分布在哪? 生: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展示亞洲季風氣候示意圖,請學生讀圖指出日本的氣候類型: 然后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日本的季風氣候與同緯度的我國大陸地區的季風氣候相比,有什么不同?(從大陸輪廓、受海洋影響大小等角度進行引導)
(展示日本冬夏季風的風向圖)
生:
師:東京冬季較濟南溫和,夏季較濟南涼爽。降水較濟南豐富,氣候具海洋性特征。
師:總結: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 海洋性特征:與同
緯度地區相比,冬季較溫暖, 夏季較涼爽,降水量相對較多 師:以上是本節課主要內容,請哪位同學介紹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生1:日本的首都:東京,日本的主要島嶼„„ 生2:日本的氣候„„ 師:通過板書進行總結 【課堂鞏固】
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為主
A、高原 B、山地 、丘陵 C、平原 D、盆地 2.日本的氣候為______。
A、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 3、就海陸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________. A西北部 B東北部 C東南部 D西南部 4、日本是一個島國,其領土由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四個大島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國 D九州
【課后思考】:
日本多火山地震,面積狹小,人口密度大,礦產資源又十分貧乏,這樣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發展成為我們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呢?
【板書設計】:
東臨太平洋,西鄰日本海 地理位置: 海岸線漫長曲折,多優良港灣
日 領土組成: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及周圍島嶼組成 地形: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最高山峰富士山,最大平原關東。 本 多火山、地震 :位于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
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季風氣候: 海洋性特征: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季較溫暖, 夏季較涼爽,降
水量相對較多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著重介紹了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因此,地圖的使用在教學中尤其重要。本課的設計采用問題導學目標教學模式,利用問題驅動、地圖突破的思路開展教學活動,以著重培養學生對地圖的判讀、理解和信息的提取能力。如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板塊位置和季風氣候的海洋性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識都可以通過學生讀圖的形式予以解決。另外,為有效突破教學目標,我將教材內容稍作調整,使教學目標與教材資源的對接更自然,教學目標的落實更具體。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感到他們的讀圖能力得到了加強,學習的達標意識也比較積極。
同時感到困惑的是,由于受專業素養限制,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尤其是讀圖方法的指導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錘煉、提升,以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