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選擇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選擇》新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選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中學
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課名 課題二 CO2制取裝置的選擇 學科(版本) 新人教版 章節 第六單元 學時
第二課時
年級
九年級化學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
⑴知道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
⑵領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⑶應用知識遷移,能將氣體發生裝置進行變型和改進。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回憶所學知識,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確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⑵能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和知識遷移;通過學生設計、組裝實驗裝置,體驗、反思和完善設計,掌握基本實驗技能。
⑶課下通過小組合作實現廢舊物品改造,培養小組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⑴通過實驗、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求實、合作、創新的科學品質。 ⑵通過廢物改造的過程,培養學生節約的生活品質。 三、學習者分析
學習能力:學生在上節課中已經學習了如何選擇合適的藥品來制取二氧化碳,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是學生所期望學習的內容,反應原理學生已經掌握,同時,在第二單元已經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具備一定的“氣體的制備與收集”的實踐經驗。初步具備了“根據藥品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相關性質選擇收集裝置”的實驗技能與方法,懂得氣體的收集方法與物理性質有關等相關內容。
科學能力:多數學生對學習化學特別是實驗探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往往對探究的目的、過程和結論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師適時啟發、引導和點撥。抓住氣體制取的基礎知識,正確處理信息并學會知識遷移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動手能力的關鍵。
社會能力:九年級學生逐步樹立了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具有一定的社會調查能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了保護環境、珍愛生命、關注化學與社會發展的意識。
學生基本情況: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一個班級約32人,其中13人左右較優秀,中等水平學生約14人,基礎較差的學生近5人。針對這一情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學生學習的“最
近發展區”,確定教學內容。首先,讓學生根據課后內容進行預習,并設計實驗方案。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將問題設置化整為零,層層推進,抓好雙基,因材施教。最后拓展延伸,設計個性化學習內容,讓較優秀的學生在常規基礎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實。本節課教學時間重點放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實驗裝置的確定及實驗裝置的改進,采用分組的方式開展合作探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重點:1.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會組裝二氧化碳的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并掌握操作要點。
2.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學會實驗裝置的改進。學會類比方法,能夠對搭建的裝置進行簡單的分類。
解決措施:1、通過對比的方法,學會對實驗裝置的進行簡單的選擇,動手操作選擇合適的儀器進行組裝,培養學生的知行能力,
2、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裝置的改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課上通過裝置的展示,交流和投票。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小組的榮譽感。
難點:1.正確評價和合理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方案;
2.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五、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
一、
復習引入
推送預習
00’00”—
02’43”
1、復習上節課
內容,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
2、預習檢測,
通過推送練習
題,檢測學生對于本節課內容預習的情況
1、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和反應原理 2、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
1、思考老師提
出的問題,并
進行現場回答
問題
2、用PAD接收
4道檢測題目,
作答完成相應
的題目
通過學生提交的題目正確人數和
錯誤人數對比,分
析數據掌握學生
的弱點內容,課上
進行重點講解。
優點:媒體數據能
幫助老師快速發
現問題并糾正。做
到隨時清理弱點問題的目的。
知識的遷移,1、聯系氧氣的
1、學生認證回
通過大屏教師可
二、 知識牽引、進入新課
02’44”— 06’10”
通過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和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聯系本節課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該如何進行選擇
實驗室制取裝置,選擇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 2、規范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選擇的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顧舊知識,引入新知識 2、通過PAD接收題目,小組派代表進行大屏書寫答題
以掌握學生的做題思路和狀態,同時還能展示小組的精華與合作能力,從而形成確定制取氣體選擇裝置的思路。 優點:相比于傳統PPT教學,邊問邊答的模式,很多學生渾水摸魚,只會說不會寫。掌握知識不扎實,利用大屏書寫的方式更能掌握大部分學生思想動態,了解做題的過程 三、 熱身活動、 動手操作
06’11”— 16’50”
知識的內化,再告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溶解性和密度,讓學生來通過動手拼接化學教具,初步了解裝置的的選擇,規范學生思路,另外,通過活動2,調動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可以對裝置進行一點簡單分類
1、派三名學生挑選教具進行組裝儀器,拍照上傳作品庫,投影展示 2、根據活動一的思路,小組通過虛擬實驗大屏選擇其它的六組裝置,進行展示,并說明優點。
1、熱身活動一,挑選三名學生進行儀器的選擇并進行組裝(其中有錯誤和不能用的裝置混合在里面)
2、熱身活動二,經過活動一的初選,確定思路,全班分為6個小組動手挑選虛擬試驗中的儀器,并進行組裝,并用小組大屏展示組裝結果,進行介紹。
1、能通過拍照投影展示學生選擇裝置的圖片,掌握學生選擇的心理過程,對二氧化碳這套裝置的選擇有個初映像,對錯誤的裝置可以及時分析與處理,幫助學生選擇出正確的裝置,實現當堂問題當堂解決 2、通過動手操作選擇虛擬儀器中的裝置,掌握實驗室氣體發生裝置的變型,并了解各個裝置的優缺點。 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優點:將化學實驗通過計算機環境設計出虛擬實驗情景。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設備使得虛擬的實驗場景與學生見面,學生
借此進行主動操作。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改善傳統實驗室操作中的一些制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化學實驗課以及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變得更加有效、快捷。
四、 小結內容
1
16’51”—19’25”
知識的形成
展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氣體裝置,并說明要點
認真聽課, 掌握要點 通過PPT展示,強化重點內容 五、 小組活動、 交流展示
19’27”—38’37”
知識的升華,通過兩個小活動,將本節課的知識進行升華,培養學生樂于探究的學習興趣
1、比一比:充分利用桌上現有儀器,小組合作進行組裝實驗裝置,通過改進的裝置,拓展學生思維,將作品拍照上傳至班級作品庫。 2、曬一曬:展示課下利用廢舊物改造的成果,充分調動學生課下動手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實驗室對裝置進行檢驗,教師幫助錄入視頻并編輯視頻,播放實驗操作,并進行全班投票選擇最佳設計獎
1、小組活動,積極配合,進行儀器的組裝,思考如何將教師給的所有儀器進行合理的拼裝,并進行匯報展示。 2、通過小組設計者的展示和講解,在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其他小組的設計長處,并選出2組自己最喜歡的實驗裝置設計。 1、課下,教師利
用手機終端APP軟件進行視頻的錄制和剪輯,將學生設計的長處展示出來,這樣做的
優點是: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用欣賞的眼光評價小組的設計,還能激發自身的對化學實驗探究欲望。達到“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有利于教學。另外,這次設計的作品可以保留到班級作品中,同班學生可以互評作品,師生可以和其它班級共享作品成果,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
2、利用PAD投票,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儀器。優點:在課程中,使用該投票系統平臺能帶
來一種多向交流的教學方式,創造一種趣味性、積極性的學習環境。營造民主、濃厚的課堂氛圍,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放在該活動中恰到好處。
六、 小結內容
2
38’38”— 40’13”
規范學習思路、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梳理與歸納
通過播放課下準備的學生實驗視頻,進行合理的剪輯,并標注重要知識在視頻中,使學生清晰的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步驟
觀看視頻,形成知識
通過視頻展示,使學生更清楚的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步驟 優點:通過視頻呈現出來的有內容比起老師的口述更加有畫面感和說服性。
七、總結
40’14”— 41’48”
課堂生成,拓展
利用知識樹的形式總結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將零散的知識形成網絡圖。
思考,交流
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形成知識面,通過視覺體驗知識網絡的形成過程,
優點:這樣對于以
后遇到任何氣體的制取都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完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