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的循環,蒸發,蒸騰
所屬欄目:初中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科學牛津上海課標版六年級下冊第6章水的循環-蒸發與蒸騰-上海市 - 青浦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蒸 發》
一、教學任務分析
“蒸發”一課的主要內容是“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屬于C級水平(《初中科學教學基本要求》),探究活動中所應用的“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接下來科學課程學習和分學科學習中都會應用到,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是接下來的課分析“自然界中水循環”的基礎知識。在學習本節課之前,需要準備的知識有:(1)水的三態變化(2)蒸發現象(3)粒子模型理論
在小學三年級的《自然》課《水的三態變化》中,學生通過學習知道改變水的溫度,水的狀態會發生改變,并了解了蒸發、沸騰等現象,知道了水的沸點與凝固點。通過本章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水的三態變化,知道了沸騰現象中物質從液體變化為氣態,并且溫度需要達到沸點,還學習了用粒子模型解釋沸騰現象。之前學生在第4章“探究物體沉浮的有關因素”、第5章“金屬的導熱性”和第6章“種子發芽”等活動中曾經初步學習控制變量的思想。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完整地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設計并實施探究活動。
根據前測,六(3)班90%學生具備如何讓濕衣服干得更快的生活經驗,但是對于應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探究多因素的復雜問題有困難。具有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例如:移取液體等;能夠通過模仿進行簡單的實驗設計和操作;能根據具體的實驗現象進行一定程度的邏輯推理。
在這些基礎上,本節課先引出蒸發的概念接著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并應用粒子模型解釋蒸發現象。本課的重點:設計并實施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難點:設計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方案。本節課主要圍繞“設計并實施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展開,先是活動二師生共同設計教師演示實驗,后是活動三學生小組合作設計并實施實驗,突出了重點。同時,設計有層次的活動先學方法后用方法,通過學習單搭建思維的橋梁,通過關鍵問題引導學生領會方法等,以此突破難點。
關于“應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主題的思考:一般情況下,一種事物的發展變化跟好幾個因素有關(比如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面面積、液面空氣流通、液體溫度有關),如何來研究事物發展變化與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呢,這是一個復雜
2
的問題,我們可以應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讓其他的因素都保持不變,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習得這種方法,還要讓學生體驗“應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讓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觀念,這種觀念的養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學生的后續學習以及以后的生活中用得到的。
二、教學目標
1、經歷對生活中蒸發現象實例的分析,知道蒸發的概念。
2、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并實施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了解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體驗用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解決問題。
3、嘗試用粒子模型解釋蒸發現象,了解各因素影響蒸發快慢的原因。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并實施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實驗。 難點:設計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方案。
四、教學資源
多媒體準備:教學課件、實物展臺
教師活動:多媒體、燒杯、滴瓶(盛有酒精)、銅片二片、小風扇等。 學生活動:滴瓶(盛有酒精)、銅片二片、牙簽、加熱器。
五、教學設計思路
先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蒸發現象的分析,比較蒸發與沸騰的區別,了解蒸發的概念。再創設情境拋出問題:如何讓濕絲巾干得快一點,在學生提出具體措施的基礎上,形成假設。接著通過學生交流、教師演示、學生分析、師生互動等形式,師生共同協作完成“空氣流通對蒸發快慢的影響”的探究活動,逐步滲透控制變量法的思想。然后小組合作,學習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分別探究溫度影響蒸發快慢、液面面積影響蒸發快慢,再小組間交流,鞏固認知以及感受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意義。最后試著用粒子模型來解釋為什么各因素會影響蒸發快慢,感受科學原理間的統一性。
3
六、教學流程
七、活動設計
活動一:了解蒸發,猜測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活動目標:1、通過分析生活實例,知道蒸發的概念,了解蒸發與沸騰的區別。
2、討論如何改變蒸發的快慢,提出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假設。
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
觀察情境,了解蒸發
知道蒸發的概念,了解蒸發與沸騰
的區別。
思考回答各種方法,
猜想影響蒸發快慢因素,提出假設
創設情境:生活中的蒸發的事例:
曬衣服、吹風機吹頭發。
提出蒸發的概念,引導學生比較蒸
發與沸騰的區別
創設情境:如何讓絲巾干得快一
些?
再問:液體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
有關?
活動二 師生合作 探究空氣流通因素
空氣流通會影響蒸發快慢
活動四
粒子模型
解釋
活動一 認識蒸發 提出假設 總結
活動三
小組合作設計、實施
探究溫度因素
活動三 小組合作設計、實施
探究液面面
積因素
液面面積會影響蒸發快慢
溫度會影響蒸發快慢
4
活動二:師生合作探究空氣流通對蒸發快慢的影響 活動目標:1、了解空氣流通影響蒸發的快慢。
2、應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探究空氣流通對蒸發快慢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
1、學生交流 初步的設計思路 2、初步體會控制變量的方法:為了探究空氣流通影響液體蒸發的快慢,要控制空氣流通(不同),而溫度、液面面積等其他因素(相同)
觀察教師操作,并思考、回答問題,
體會控制變量的方法。
描述現象歸納結論:液面上方空氣
流通快的,酒精干得更快。
空氣流通會影響液體的蒸發。空氣流通越快,蒸發越快。 認識方法:如何控制變量 方案設計: 1、出示實驗器材,要求學生思考:根據提供的器材如何設計實驗步驟。
2、引導:為了探究空氣流通影響液體蒸發的快慢,要控制空氣流通(相同/不同),而溫度、液面面積等其他因素(相同/不同)
教師實驗操作演示,并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理解控制變量的方法。 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歸納結論
歸納探究過程中的方法:控制變量
活動三:學生小組合作設計探究
A、溫度影響液體蒸發快慢 B、液面面積影響液體蒸發快慢
活動目標:通過設計實驗探究溫度(或液面面積)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
1、初步學會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探究溫度(或液面面積)對液體蒸發的影響。
2、了解溫度和液面面積影響液體蒸發的快慢
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
小組討論完成學習單實驗設計部分
小組交流,同時認真聆聽其他小組
的交流,可以提出疑問,完善本小組的設計方案。
開展實驗,注意實驗操作規范和實
驗安全。及時填寫學習單。同時關注控制變量方法的落實。 交流實驗現象和結論
布置任務:各小組根據學習單完成實驗設計。
組織小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方法
的應用
巡視,關注小組實驗操作中的問題,
及時指導
組織各小組交流實驗結果
5
小結:
A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發現:
1、空氣流通 越快 ,液體蒸發 越快。 2、溫度 (越高) ,液體蒸發 越快。 3、液面面積(越大) ,液體蒸發越快。 B.體會: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了復雜問題 小結:
A、引導學生歸納實驗結論 B、引導學生歸納科學方法
學習了一種方法,即通過控制需要研究的因素不相同,而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復雜的問題。
活動四:粒子模型解釋導致液體蒸發快慢的原因
活動目標:嘗試用粒子模型解釋空氣流通、溫度和液面面積影響蒸發快慢的原因。
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
回憶粒子模型概念,嘗試用粒子模
型來解釋空氣流通、溫度和液面面積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 感受從微觀角度解釋宏觀現象 引導學生重溫粒子模型的概念,嘗
試用粒子模型分別來解釋各因素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
教師用粒子模型總結各因素對液體
蒸發快慢的影響的原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