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光學專題復習,凸透鏡成像
所屬欄目:初中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中考物理光學專題復習-凸透鏡成像及其應用-北京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名稱:光學專題復習------凸透鏡成像及其應用
教學指導思想
本教學設計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認識物理規律。讓他們體會物理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既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學內容分析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初中光學部分的重中之重,呈現規律較多,變化相對復雜。從能力要求來看,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探究實驗設計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測量能力、分析和歸納能力都是一個考驗。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機、放大鏡和眼鏡片所成的像有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有大小的區別也有正倒的區別。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鏡所成的像的特點和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學生情況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普通中學初中三年級的學生。
初中生的思維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過渡期。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直觀現象比較感興趣,喜歡動手,但欠缺對問題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思維。班級中的學生基礎和能力的個體差異很大,因此有必要實施小組合作的探究教學。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倒立放大實像、正立放大虛像的條件。 (2)能使用光具座進行研究,進一步認識實像、虛像的異同。 (3)學生了解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4)學生了解實像和虛像的區別,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主要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畫出凸透鏡成像光路圖,學會區分及比較三者成像特點,學會分析、比較的研究方法。
(2)通過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實驗,夾生學生對規律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動
手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探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并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1)凸透鏡在物距和像距保持什么樣的大小關系時成倒立、縮小的實
像。
(2)同一個凸透鏡在物距和像距保持什么樣的大小關系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保持什么樣的大小關系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教學難點: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倒立縮小的實像及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因。
教學資源
光具座、F光源、凸透鏡、光屏、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 設 情 境
上節課我們復習的光的折射和凹凸透鏡,這節課我們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復習
課前同學們已經完成了學案的知識準備,大家拿出學案。
凸透鏡成像時光的折射現象,請同學們在學案上,完成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間、一倍焦距以內的位置上的成像光路圖
學生互判知識準備
學生分小組進行
為凸透鏡成像規律復習做鋪
墊
從理論上理解凸透
鏡成像
新 課 講 授
教師巡視進行適當的指導
那位同學能給大家邊畫邊講解畫圖的注意事項,以及成像的特點
凸透鏡成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對于同一個凸透鏡,成像特點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我們已經從理論上,進行了學習,下面我們通過實驗再進一步的進行研究。
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實驗裝置:
提問1:如何保證燭焰的像始終能
成在光屏上?
凸透鏡居中,蠟燭和光屏在凸透鏡
兩側;點燃蠟燭,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上,從而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提問2:如何測定凸透鏡焦距?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巡視
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講解,其他聽講 學生思考,可能回答:物距和焦距
學生思考并回答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
力
養學生善于思考、勤
于觀察的
習慣。
為實驗進
行必要的鋪墊
2.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并完成表格 深入探究: ①遮住凸透鏡一部分,你會看到什么現象? ②將蠟燭由三倍焦距外逐漸靠近透鏡,移動光屏,觀察像和像距的變化是什么? 3.交流合作 (1)當成實像時,如用手擋住透鏡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變化? (2)在實驗中,你能發現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在什么位置嗎? (3)在實驗中,你能發現放大的
像和縮小的像的分界點在什么位置嗎? (4)什么情況下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兩側? 什么情況下像和物體在凸透鏡同側? (5)無論如何移動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是什么? 物距 (u) 像的性質 應
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縮小 實像或
虛像
像距 ( v)
u>2f u=2f
f<u<2f
u=f
u<f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討論,完成學案的小結內容 通過實驗培養動手能力,加深
對規律的
理解
學會在光具座上調節凸透鏡的成像。 聯系實際的同時,動手實踐,讓學生更好
地理解規
律
讓學生明白任何操作都應當
適應環境。 通過實踐體會光圈的作用,認識到凸透鏡被遮擋一部分時像只有明暗的變化。
課 堂 小 結
(6)當凸透鏡成實像時,隨著物距的減少,像距是怎樣變化的?
4.規律精煉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一倍焦點不成像,二倍焦點物像等; 實像總是異側倒,虛像總是同側正; 實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討論與交流
問題一:如何讓投影儀投在屏上的
字更大一些?
問題二:有哪些辦法掌握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中考鏈接
1.(2018年北京中考)小軍做凸透
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位于凸透鏡兩側,蠟燭放置在35cm刻度線處,如圖4所示。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的虛像 B. 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正立的像 C. 光屏上呈現的是燭焰放大的像 D. 該實驗現象能說明照相機的成
像特點
學生記憶規律 分組討論,學生代表回答
引導學生發現凸透鏡成什么樣的像不僅與像距有關還與物距有關。
(2018延慶19)小麗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65cm刻度線處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13所示,請結合此實驗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13所示的實驗現象能夠說明幻燈機的成像特點
B.保持凸透鏡不動,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應將蠟燭右移,光屏左移
C.保持凸透鏡不動,若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
上可呈現燭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
D.保持凸透鏡不動,若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65cm刻度線處,將光屏放在光具座
上透鏡的左側,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現燭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
讓學生學會分析比較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