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元朝的統治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1課《元朝的統治》宜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1課元朝的統治-宜昌市外國語初級中學
教育部審定2016義務教育教科書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元朝的統治》
指教:宜昌市外國語初級中學 杜曉雙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宣政院管轄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了解元代的行省制度。
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元朝與其他朝代的疆域圖,認識到元朝版圖之大。通過學習元朝的一系列制度,區分其在行政制度方面有怎樣的新的建樹與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其一系列統治措施,促進了民族大交融,各民族平等。認識到臺灣、西藏自始至終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二、教學重點:行省制度的內容;宣政院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新在哪里,發展在哪里 四、教學方法:講解法、小組討論法 五、課時:45min
六、課前準備:材料的挑選與ppt的制作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情境導入法
展示地圖,設問:根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各疆域圖分別屬于哪幾個朝代(學生回答)由此引入課題 (二)新授
環節一:了解元朝的特征
(1)通過展示《中國歷代疆域》視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并概括元朝的疆域特征:歷史上版圖最大
(2)通過與南宋時期形勢圖相比較,讓學生概括元朝的特點:統一政權 (3)設問:疆域遼闊的元朝是由那個民族建立的?(學生回答)得出:第一個;少數民族
由此將幾個關鍵詞總結可得出: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歷
史上版圖最大的統一政權
環節二:小組討論,了解元朝的統治
小組討論1: 設問:一個善于騎射的游牧民族,面對遼闊的疆域、眾多的民族和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原文化,它該如何去管理呢?學生可分三種情況去討論,探討元朝統治的特點:沿襲漢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小組討論2:設問:究竟元朝的統治者是怎么去統治的呢?
請同學們通過觀察疆域圖上的信息,結合課本概括元朝是如何統治的,小組討論并繪制框架圖與大家分享其觀點。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強調元朝的統治措施。元朝的統治分三步走。第一步,仿漢制,在中央設樞密院、中書省和御史臺;第二步,在地方實行行省制;第三步,對邊疆地區因地制宜地管理,設宣政院和澎湖巡檢司。
環節三:探究元朝統治措施的影響
設問:在學習了元朝這一系列的統治措施后,請同學們想一想,他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通過討論歸納可得出:1、在這一系列制度的管理之下,元朝不斷發展,各民族間和平相處,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2、行省制度是中國省制的開端;3、宣政院及澎湖巡檢司的設置加強了對西藏和臺灣的管理。 環節四:拓展補充四等人制
在元朝民族大融合的樂章中,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也就是我們知識拓展里面提到的四等人制。元朝統治者根據不同民族和被征服時間的前后將全國居民分為四等,每一等級的人在政治、經濟、法律上都不一樣。這也為元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至于元朝之后怎么發展,那就是我們以后要學習的內容了。 (三)小結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交流,概括出元朝的統治特點及相關措施后,學生對于行省制度的理解可能仍然存在一定問題,教師應總結并強調重點知識點。 八、板書設計
元朝的統治
一、元朝:歷史上最大;統一;第一個;少數民族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統一政權 二、元朝的統治
中央:設樞密院、中書省、御史臺分別掌管軍事、行政和監察事務 行省制度 地方
邊疆地區:因地制宜(宣政院、澎湖巡檢司)
九、課堂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為給予了學生極大的自主學習空間,因此,課堂氛圍十分輕松。學生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相互辯論,也顯得十分活躍。對于元朝的四個特點,學生們記憶深刻。在講解的過程中,運用了大量地圖,也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元朝的統治是在繼承漢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因此它也推動各民族交往與交融,這是本框教學的升華和落腳點,同時也是最難把握的地方。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些教學語言不夠精煉,小組活動時間給予不夠充分。因此,有些同學對于某些知識點如行省制度仍然存在疑問,需要課后練習中鞏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