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北宋的政治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北宋的政治-福建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北宋的政治-福建省
《北宋的政治》教學設計
【基本說明】
1、教學內容所屬模塊:初中歷史第二冊(中國古代史) 2、年級:七年級下學期
3、所用教材出版社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屬章節:第二單元第一課時(第6課) 5、學時數:一課時 45分鐘 【內容分析】
本課是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的第一課時:北宋的政治,北宋建立后,宋太祖為改變五代以來的亂象,杜絕武將跋扈、兵變政移的發生,著手強化中央集權,加強皇權。通過一系列政策,一方面使地方分權和中央集權的斗爭最終塵埃落定,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權也大大加強;另一方面,它也降低了北宋的軍隊戰斗力,降低了辦事效率,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支出。因此,學好這一課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遼、宋、夏的階段特征,體會中國古代政治的發展趨勢系,學好這課是至關重要的。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對歷史學科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他們,掌握了一些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課本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括,初步掌握了分析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材料解讀能力,教師應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知識。另外,部分的學生課堂中容易分心,注意力不能至始至終地集中于課堂中,教師應關注到這部分學生的情況,及時提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知道北宋的建立,列舉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了解北宋重文輕武的特點,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輕武給北宋帶來的影響。(2)通過地圖、視頻資料、文字資料的觀看、分析,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從不同資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識讀《五代十國形勢圖》《北宋形勢圖》和相關文獻,從中提取有效信息;通過閱讀課本和相關史料,列舉列舉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了解北宋中文輕武的特點,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輕武給北宋帶來的影響;通過歷史劇或歷史故事再現歷史,多渠道感悟歷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帶來的利與弊,客觀認識歷史問題,反思歷史,寄去歷史經驗教訓。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 2、教學難點: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的影響 【教學方法】
1、 講述法:講述法是歷史課中常用的方法,能把學生更好地帶入教師預設的情境中,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 問題教學法:在重難點的突破上,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能使學生逐層解疑,層層突破,
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2
3、 材料分析法等:利用材料的分析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水平,使
學生養成論從史出的習慣。
【設計思路】
本節課,我以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為主線索,從背景,主要措施、影響、特點幾方面展開教學。其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從圖片、文字、視頻等不同資料中獲取信息,注重培養材料解讀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北宋強化中央集權措施的影響;此外,圖示小結能使學生再次理清本課線索;夯實鞏固環節具有時效性,利用問卷星這一平臺,學生當堂檢測,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缺陷,做到及時補缺補漏。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積極引導,使學生最大范圍地參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2分鐘) 播放視頻,提出問題:1.這位英雄是誰?2.他是如何改變五代以來的亂象的?
學生觀看
視頻具有直觀性,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授: 一、北宋的建立(4分鐘) 展示地圖《陳橋兵變》,指導學生識圖的基本方法,獲取北宋建立的相關信息(北宋建立的三要素,<時間、都城、人物>;建立政權的方式)。 學生讀圖,獲取信
息。
學法指導,提高學生從圖片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北宋的局部統一(4分鐘) 【過渡】北宋建立時,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局勢中已經出現了統一的趨勢,宋太祖和他的繼任者是如何擴大疆土的呢?
指導閱讀,結合課本和相關圖片,回答以下問題: 1.宋太祖和其繼任者的進軍方針是什么? 2.結合《唐朝疆域圖》《五代十國形勢圖》《北宋形勢圖》,說說為何北宋的是局部統一全國?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回答
結合圖片的識讀,得出結論,培養論從史出的學習習慣。 三、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25分鐘)
【情景創設--過渡】其實,宋太祖登上皇位后,首先做的并不是拓展疆土,用他的話說,他有別的煩心事,幾乎是讓他寢食難安。如果你是宋太祖,你會有什么煩擾呢? (一)主要措施
1.分組活動,在預習的基礎上,分組歸納宋太祖強化集權在軍事上,行政權上,財政權上和文化上的表現。 2.教師對各小組的歸納做出修正,點評。
學生按教師的布置分組歸納
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分組合作能力,競爭意識。
3
3.邀請學生講述《杯酒釋兵權》小故事。
4.播放視頻《宋太祖加強軍權》。 5.【能力提升--材料研讀1】
材料一:宋初“始置諸州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指知州、知府等)通簽書(共同簽署)施行。” 材料二: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又接受趙普的建議,下令各地方每年的財政收入除留少量應付日常經費外,其余的錢帛都要運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翌年,又在各路設置轉運使,掌管一路財賦。 1.以上材料分別反映了宋太祖削弱地方的哪些權利? 2.材料一中“通判”的設置有什么作用? 6.展示關于北宋科舉取士的人數的相關材料。 (二)影響
1.各個小組長組織組員對相應的措施進行討論,討論相關措施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2.各小組派代表回答交流。 3.教師點評、總結。 (三)特點
1.【能力提升--材料研讀2】
后周 960年 北宋
閱讀以上不同時期的史料,說說北宋前后的社會風氣有什
么變化?
2.北宋政治的特點---重文輕武
(1)結合學習,說說“重文輕武”的含義
(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重文輕武”的表現,并談談影響。
學生講述故事,觀看視頻,完成材料研讀。
設計材料研讀部分,指導學生掌握材料解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形成論從史出的學習習慣。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培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材料研讀始終貫穿與課堂,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掌握“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小結(1分鐘)
北宋建立
面臨的主要問題
影響(積極,消極) 強化中央集權 主要措施
特點-重文輕武
. 圖示法小結:簡明、清晰,是本節課的濃縮。
夯實鞏固: (8分鐘)
學生掃描二維碼,完成本節課的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題目
教師結合學生的答題講評,及時掌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 作業布置 (1分鐘) 1.必做:完成《頂尖課課練》第6課相關內容。
2.選做:選擇以下你傾向的相關資料,試著撰寫歷史小論
文《我看北宋政治》 (1)拓展閱讀:《白話精編二十四史.宋史》 龔書鐸編 吉林出版社 (2)音像資源:紀錄片《2016中國通史53-55集》 分層次布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作業收獲學習的樂趣。
板書設計
北宋建立
面臨的主要問題
影響(積極,消極) 強化中央集權 主要措施
特點-重文輕武 圖示法小結,直觀且線索清晰,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節課的要點。
【課后反思】依據教學設計,大多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專注于課堂,圍繞強化中央集權的背景、措施、特點、影響進行學習。其中材料解讀這塊,在平常的訓練下,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正確的解讀方法,形成“論從史出”的學習習慣;小組合作開展的也達到
5
預期目標,既有組員之間的探討、啟發,也有小組之間的競爭,互補,使得課堂煥發出靈動的火花。夯實鞏固環節,具有實效性:及時反饋,及時補缺補漏,讓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及時且有針對性。當然,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更深入地討論北宋政治的影響,對此我設計了課后延伸閱讀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