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海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1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海南省級優課
1
《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紅樓夢》的作者、主要內容、思想藝術特色以及《紅樓夢》在我國古典小說和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知道清朝是戲曲藝術的繁榮時期,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昆曲和京劇。昆曲的發展情況,京劇的形成與發展。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思維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過程:利用音樂、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各種有關資料進行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反抗封建統治”和“創新與改進”的感受,意識到封建統治已逐漸落后于當時世界歷史發展潮流,創新與改進對社會、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方法:探究法、講述法、歸納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從歷史學科的角度對文藝作品進行鑒賞,激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的同時,認識到創新和改進賦予傳統文化活力,引發學生對如何弘揚傳統文化進行思考。
【教學重點】
《紅樓夢》和京劇 【教學難點】
對《紅樓夢》所體現的社會意義的理解,學生對文學藝術的鑒賞。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音頻和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說唱臉譜》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從這首歌中聽到了什么?清代文學藝術取得很大的成就,戲劇表演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形成一個新的劇種,那就是被稱為“國粹”的京
2
劇;小說創作大放異彩,有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頂峰”的《紅樓夢》。下面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課題: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設計意圖】《說唱臉譜》學生在小學五年級已經學過,對歌詞比較熟悉,能快速掌握京劇、臉譜等關鍵詞,而《紅樓夢》和京劇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文學藝術代表,這樣導入,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
合作探究1:清代文學藝術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代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說創作大放異彩,戲劇表演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前課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角度進行回答。 【設計意圖】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學生學會從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在回顧前課所學內容時,可以溫故知新。
一、《紅樓夢》
自主學習,閱讀課文,完成下列表格:
《紅樓夢》
作者 主要內容 社會意義
教師:請同學們把相關內容從課本上找出來,并進行標注。
2分鐘后請學生完成表格,并對曹雪芹的生平進行介紹,教師點評,強調曹雪芹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進行創作,“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嚴肅對待創作,引導學生要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優秀品質。
進行學法指導,提示學生“社會意義”這一環節需要注意關鍵詞,如:反映了、揭露了、揭示了、歌頌了、批判了等詞。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任務閱讀課本,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布置的任務較為簡單,大部分學生能快速完成,迫切希望由自己來回答問題,由此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進行榜樣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學習前人的優秀品質。
教師:展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相片,請看過《紅樓夢》的學生簡單講述三者之間的關系,并用書中的情節對應社會意義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和分析,加深學生對《紅樓夢》主要內容的印象,更好地理解“以專制家長為代表的頑固勢力”;由賈府的榮辱興衰,“揭示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藝術反映社會現實,由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物對封建禮教的反抗,使學生感受到當時人們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思想。
教師:《紅樓夢》在當時被統治者列為禁書,但始終無法禁絕,尤其在用活字印刷后,立即得到廣泛傳播,以至當時有“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說法。后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紅樓夢》進行研究,甚至形成一個專門的學問“紅學”。
合作探究2:人們為什么熱衷于《紅樓夢》? 學生討論,發表觀點,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利用“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引出學生對《紅樓夢》受歡迎原因的思考,認識到《紅樓夢》有極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引出《紅樓夢》在我國古典小說和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過渡】《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清代的戲曲藝術也進入一個更繁榮的時期。
教師:大家知道清代戲曲藝術的發展情況嗎?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哪兩個劇種?
二、昆曲與京劇 1、昆曲
教師:清代戲劇最有影響的是昆曲和京劇,請同學們在課本109-110頁把昆曲的發展過程找出來,并進行標注。2分鐘后請學生回答,另一學生點評。
起源: 時間 發展情況
代表作
特點
4
清朝前期
明萬歷末期 清朝中期 起源
【設計意圖】以表格的方式梳理昆曲的發展情況,加上示意圖,由學生完成、點評,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更為直觀。
教師:展示昆曲臉譜。
【過渡】這是昆曲臉譜,而我們在《說唱臉譜》中又聽到了京劇臉譜,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2、京劇
教師:京劇的形成有一重要契機,指的是什么事情?京劇形成于何時?有什么特點?角色有哪些?京劇在我國有什么樣的地位?
展示問題,請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京劇的形成時要強調“創造和改進”的重要性,以及“藝術家的創新”,這使得皮黃戲博采其他劇種的優點,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是對其他劇種優點的繼承,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更具活力,也更有生命力,故而能成為最主要的劇種。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文學創作緊密聯系社會現實,《紅樓夢》反映清朝人民的反抗、斗爭精神,當時封建君主專制已不適應社會發展潮流,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你認為要怎么做?
【設計意圖】層層遞進,引導學生用創新思維進行思考,初步意識要創新,要“變”才能使國家強盛,長治久安,立足世界,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自豪感。在更深層次上建立《紅樓夢》與京劇之間的聯系。
練一練1:乾隆帝時期能看到京劇嗎?你認為乾隆帝時期人們可以觀看哪些戲劇?
請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鞏固學習內容,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整合能力。
5
教師:展示京劇角色圖片,觀察“凈”和“丑”角,過渡到京劇臉譜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寓意,由學生講述黑、紅、白的角色特點及代表人物。 練一練2:(展示圖片)你知道近現代最有名的京劇演員是誰嗎?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播放京劇《坐官》唱段。
【設計意圖】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學生不太懂得欣賞,故而不采用。本課節選的《坐官》唱段,背景是學生熟悉的楊家將,曲調節奏較快,唱詞通俗易懂,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京劇的舞臺藝術和魅力。
合作探究3:我們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學生搶答,教師引導點評。
【設計意圖】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認識到《紅樓夢》和京劇等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從弘揚瓊劇、崖州民歌等更接近學生生活的傳統文化進行思考,使其產生共鳴,達到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知識進行思考的能力。
2.3合作探究4:明清的一些小說、戲劇都有反封建思想內容的原因是什么? 同桌為1小組,分別分配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角度進行思考。2分鐘的討論時間。
【設計意圖】分配任務明確,較易達成目標,有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3.總結
讓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總結,考查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掌握不清的知識點,及時點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