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遼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 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遼寧省 - 沈陽
授課 年級 八年級 學科 歷史
主題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任課
課型 問題解決課 課時 1課時 授課日期
2018年5月31日 教 材 分 析
本節課內容以張謇為例,主要講述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基本事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深受洋務運動、辛亥革命的影響;工業革命后火車、輪船的傳入,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有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和電影的傳入,新聞報紙、出版事業再中國的出現,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等均為中國現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學習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 生 分 析
初二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從心理角度講,他們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熟知的、有濃厚興趣的話題入手,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拉近歷史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同時,初二學生歷史基礎知識有限,歷史思維正在形成當中,教師應把握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廣度,設置具有探討意義的問題,使學生深入感知歷史,感悟歷史。 理 念 與 思 路 理念:采用新課程有效教學理念和歷史課程標準要求設計本課教學,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關注“每一名學生”發展,努力創造體現學生“生命”的課堂教學,讓全體學生有所收獲。
思路:依據課標,立足學情,整合教材,通過大量史料、圖片、影響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歷史,在感受歷史的同時能夠有所悟,增長智慧。即:師生從感知、感悟、慧悟三個方面,融入情境,分析、探究、總結、升華。 教 學 要 求
學生學習要求: 1、課前預習。
2、課堂自學、組內合作學習。 3、組內探究、合作展示。 教師教學要求:
1.準確熟練的掌握教材內容,語言過渡精煉,正確有效引導。 2.精心設計問題,重新整合教材二部分內容。
3、ppt精美制作、視頻下載、材料的搜集與整合等。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知道近代以來中國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變化;分析理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和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資料、圖片和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主導,共同探究問題,提高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近代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讓學生感受到張謇等人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3
重點 難點
重點: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難點: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和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
關 鍵 問 題
關鍵問題:
問題1:感知歷史:1、中國近代社會發生了哪些方面的變化?
(小組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分享交流結果,不同意見的其他小組可以提出質疑并共同探究解決)
問題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主要分為哪幾個階段?
此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采取小組探究的方式,小組內相互討論,交流,并將討論的結果寫再白板紙上,展講,教師適時補充引導。
問題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感悟認識?(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所感有所悟,談認識)
問題4:面對中國出現民族企業被收購的現象,我們應該做哪些反思? (學生思考,發表看法)
教 學 方 法 本節課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探究合作學習。 2、指導法、評價法。 3、情景設置法等。
教 學 準 備
①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對本課內容及教學思路一定清晰,對學情十足的掌握,語言的設置,精心設計的引導。
②ppt精美制作、視頻下載、材料的搜集與整合。
4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程序 (要素) 時間
創設 情境
老師的行為
期望的學生行為
感知歷史
3
分
鐘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教師以逛街引入沈陽中街,和學生一同欣賞航拍下的中街,配以背景音樂,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聽感受,感受到現代化繁榮高速發展的中街,教師提出問題:沈陽中街在中國近代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學生感受中街的現代化發展,從現代中街切入到近代中街,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本課主題有初步感知。
2
分
鐘
對比過渡教師點撥 通過導課,教師給學生展示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中街的對比照片,帶領學生分
析,近代的中街再哪些方面發生了變
化?
學生通過兩
張照片的對
比找出變化和不同之
處,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和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1.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內交流總結中國近代社會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初步感知歷史。
2. 教師語言過渡為學提供豐富的歷史資料,創設感悟歷史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中國近代除了在社會生活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外,人們的社會習俗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3.用身邊的歷史采訪鏡頭給學生觀看,創設歷史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近代人們觀念發生變化的同時,固有的觀念依舊存在。
1.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介紹中國近代社會發生的變化并舉例說明。
2.學生結合教師給予的歷史資料,充分體會的中國近代人們再社會生活和習俗、觀念方面的變化,并能夠總結出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特點。
6
感悟歷史 5
分
鐘
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感悟歷史
1. 介紹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通過學生對張謇的介紹,加強對張謇的認識,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分析,張謇提出實業救國口號原因。
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分析張謇開辦了哪些企業?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哪一個?
2.小組合作交流,將張謇創辦的大生紗
廠發展階段歸納總結出來,并寫在展板
紙上,學生進行展講。進而教師引導學
生歸納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具有
曲折特點,總體落后。
3.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結合任何一個學習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悟和認識?
結合課文文字材料,總結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從不同的方面總結出它
發展的特
點,認識到
雖然有了長
足的發展,
但總體上是
落后的,通過展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總結、歸納、概括的能力等。學生談感悟和認識
進一步促進
學生以史為鑒能力的形成。
7
慧悟歷史 10
分
鐘
結合熱點 升華主題
慧悟歷史
1.教師結合中國民族企業發展過程遇到的瓶頸問題,被收購,提出問題:面對多個民族企業被收購,我們應夠有哪些反思?學生分享發言,教師總結。
學生認識到民族企業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需要不斷適應市場的需求、改革創新、加強管理、技術創新等等。
教師總結
《厲害了,我的國》,這部影片是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播放的記錄片,該片中對中國進入新時代的五年來以鏡頭的形式記錄變化和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的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等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中國近代時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近五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占據第一,對世界經濟發展貢獻超過了30%,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中國人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國在騰飛,我們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要依靠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需要我們的努力,希望在我們的共同作用下,我們能夠讓世界愛上中國制造,讓世界愛上中國。
板書設計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經濟 社會生活 曲折性
總體落后 多元發展,新舊并呈 民族工業 推動 中國近代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