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探尋新航路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歷史第15課探尋新航路-江西省 - 南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歷史第15課探尋新航路-江西省 - 南昌
第15課《探尋新航路》教學設計
課程內容
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 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掌握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了解到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 引導學生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影響,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對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評價,提高學生全面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學生能夠認識到: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改變了世界形勢,浸潤歷史核心素養的唯物史觀;在評價人物過程中鼓勵學生從小敢于堅持真理,勇于開拓創新的信念和意識,從小培養家國情懷。 教材分析
本課為教材第五單元第15課,共有三個子目,分別是“探尋新航路的熱潮”“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船隊全球航行”。
1500年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此前世界各地區相對平行、各自獨立發展,有些地區幾乎與世隔絕;1500年之后的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這中間的關鍵就是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
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有著深刻的歷史地理甚至社會文化背景,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要求擴大國外市場的經濟原因是其向外發展的根源;此外“黃金熱、香料說、宗教擴展說”等原因也是影響新航路開辟的因素。
2
另外也要看到新航路能夠開辟離不開一些客觀條件的支持,如地圓學說,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等。
理解為什么要開辟新航路后,就要了解如何開辟新航路,緊密結合教學掛圖或教學課件,從時間、空間等不同維度帶領學生參與到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從迪亞士、哥倫布到麥哲倫的航行故事中感受事情發展變化過程。
新航路開辟后給西方、給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影響,有積極有消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去分析。
課堂時間有限,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上的基礎情況,教學內容的取舍上可能難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基礎上,需要將歷史的整體性展現給學生,前后知識的串聯,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本課內容還蘊含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等情感的培育。 學情分析
經過七、八年級的歷史學習,九年級教學要求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趨勢,感悟人類文化的多元性和發展的不均衡性,從能力上來說,要能對同類的歷史事物進行初步的比較、概括和綜合,能夠初步運用材料對歷史進行分析、論證,培養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對象是初三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歷史學科素養,對學科知識、學習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雖處在學業壓力較重的學段,但是經過兩年的歷史學科學習以及師生關系的默契培養,學生依然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對歷史課堂期待無限,愿意分享和表達自身觀點。教師在充分展示學科魅力的同時,依舊要激發學
3
生興趣,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見微知著培養其分析性思維、實用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
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教學難點
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同學們,14-16世紀被稱為“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人被發現是指上節課講過的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因為它提供人文主義,肯定人而否定神,故稱為人的發現。那世界的發現呢?又是指什么世界?大家來對比一下“14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和“16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到底發生了什么?
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容第15課《探尋新航路》。 我們先來解決一個疑惑,何謂新航路?或者說,新航路的定義是什么? 15—16世紀,西歐各國經過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只有定義,并不能解決老師的疑惑,西歐國家為什么要開辟新航路?新航路的“新”在什么地方?新航路如何開辟的?新航路開辟有何影響?首先,讓我們跟著航海先鋒,隨著茫茫海洋,重溫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去探尋新世界吧,開始第一章的學習。
《探尋世界——探尋新航路的過程》
茫茫海洋,時代先鋒,我們先來認識4位航海先鋒人物。 成也海角、亡也海角的探險家——迪亞士 獨愴然而涕下的發現者——哥倫布 是大英雄,還是劊子手?——達·迦馬 第一個環球航海的探險家——麥哲倫
(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走進我們四位航海先鋒。)
茫茫海洋,時代先鋒,讓我們再來重走這4位航海家的航線路線。(展示繪制地圖)
茫茫海洋,時代先鋒,讓我們再來重走這4位航海家的航線路線。(展示匯總圖表) 時間 人物 國別 航線 支持者 1487-1488 迪亞士 葡萄牙 西歐-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2 哥倫布 意大利 西歐-美洲
西班牙王室
1497-1498 達伽馬 葡萄牙 西歐-好望角-印度 葡萄牙王室 1519-1522
麥哲倫
葡萄牙
環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5
趁熱打鐵,我們來實戰演練一下。 麥哲倫等環球航行的線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歐洲 B. 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歐洲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歐洲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歐洲 答案:D
接下來,讓我們從定義出發,開啟第二章內容: 《走向世界——探尋新航路的背景》
有“新”就有“舊”,舊航路是什么情況呢?大家一起來看這張“舊航路”地圖
“舊商路”特點: 1、都經過地中海; 2、溝通歐亞兩洲;
3、歐亞之間貿易要經過阿拉伯、意大利商人中轉。 已有舊商路,為何還要再開新航路?
為什么歐洲人要開辟前往東方的新航路? 新航路開辟有沒有這個必要? 史料研讀:材料一:“黃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黃金,要把靈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哥倫布
6
通過兩則材料的對比,反映出15世紀的歐洲社會出現了什么變化?
材料二:中世紀(約5世紀——約15世紀)的騎士少有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們的莊園能夠出產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龍《人類的故事》
材料三:15世紀末期的歐洲,社會分工不斷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鎮迅速增多,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貨幣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歐的國王、貴族、商人到處追求黃金白銀。
—王斯德《世界通史》 為什么歐洲人能開辟前往東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有這個可能性嗎? 材料一 15世紀晚期,兩國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專制體制在航海行動上具有很大的政治、經濟優勢。
(展示葡萄牙政府為紀念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建立的發現者紀念碑并補充講述亨利王子的航海故事) 得出結論:國家的支持
材料二 兩國都處在大西洋沿岸,便于出發進行海上探險。 (展示西班牙、葡萄牙的地理地圖) 得出結論:優越的地理位置,靠海而興。
材料三 不僅掌握了豐富的航海知識,而且集中了許多富有航海經驗的水手。 (展示多桅帆船、象限儀、指南針等) 得出結論:具備豐富的航海知識
材料四 ……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斗爭中產生了強烈的民族情緒和宗教情緒,他們熱衷于與東方基督教世界東西夾擊共同抗擊穆斯林,傳播天主教。 (哥倫布遠航是懸掛十字軍的旗幟出航的,他以此來說明為上帝傳教是己任。)
得出結論:狂熱宗教的助推
理解了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原因,我們來實戰演練一下。一位美國歷史學家這樣總結道:在歐洲的海外擴張中最重要的推動力不是哥倫布、達·伽馬,而是那些追求資本的企業家們。對這一觀點最恰當的解釋是 A.否認了航海家們的貢獻 B.凸顯了企業家的作用
C.企業家為航海活動提供了物質支持 D.資本的需求是海外擴張的根本原因 正確答案是:D
新生事物的生命力總是很強大的,那新航路的開辟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呢?讓我們走進第三章《會合世界——探尋新航路的影響》 展示材料,分析影響。
材料一: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型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 ——《共產黨宣言》
材料二:1992年哥倫布達到美洲500年,許多國家進行慶祝活動,但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后裔強烈不滿,他們打出一條標語:“你們的慶祝就是我們的苦難。”
8
材料三:“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 ——《全球通史》
以辯論形式展開討論: 論題:開辟新航路的影響 正方:開辟新航路利大于弊 反方:開辟新航路弊大于利
結合材料以及學生討論,得出以下結論。 (展示16世紀中期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
結論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展示“三角貿易”航行路線)
材料:在世界歷史上,首次出現了“南北美洲和東歐(包括西伯利亞)生產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亞洲提供各種奢侈品,西歐則指揮這些全球性活動”的現象。
結論2: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材料:“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給歐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
結論3:各地文明開始會合交融
9
材料: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于地理上的發現而在商業上發生的并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結論4: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材料:“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社會的價值觀念、風尚習俗全都變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羨慕和尊敬的職業;各種游記成為暢銷書;商業精神大大加強。而這些觀念、習俗變化的軌跡都強調了人的價值作用。” 結論5:觀念、習俗變遷;促進物產交流
下面我們將這些結論歸類,哪些是對歐洲的影響,哪些是對世界的影響。 實戰演練,看看大家對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否有一個宏觀了解。
過去對哥倫布行抵美洲這一事件,歐洲人總以歐洲為中心理解,美洲土著則立足自身看問題。在全球史觀的引導下,人們又有了新的認識。能正確反映上述說法的排列是
A.歐洲/發現,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觀/侵犯 B.歐洲/文明相遇,美洲/發現,全球史觀/侵犯 C.歐洲/侵犯,美洲/發現,全球史觀/文明相遇 D.歐洲/發現,美洲/侵犯,全球史觀/文明相遇
答案:D
探尋新航路,掀開了人類歷史嶄新的一頁。春去秋來,有的航海家回來了,有的卻再也沒有回來。之后,資本主義在西方迅速發展起來,雖然伴隨著亞非拉人民的淚水,但是,從此以后,各地區之間相對孤立的狀態被打破,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