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五四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五四學制部編中國歷史第三冊第四單元第13課五四運動_廣東省 - 廣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五四運動》教學設計
一、目標設定
(一)課程內容
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二)教材分析
1.從教材地位的角度分析:本課是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的第二課,本課主要講述了五四運動的爆發、擴大和歷史意義。本單元有三個主要內容: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三部分內容關系密切。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一些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這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和階級基礎,所以五四運動上承新文化運動,下啟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五四運動是近代反侵略斗爭和近代化探索的繼續,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近代史學習的重要內容。
2.從教學內容的角度分析:本課有三個子目:五四運動的爆發、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五四運動的爆發一目里包含五四運動的背景和開始,五四運動的擴大則是繼續講述五四運動的過程,把過程分為兩個子目講述,有割裂之感,因而可把教材內容重新整合。
3.從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角度分析:本課的內容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例如五四運動相關的史料很豐富,有利于學生學習多種史料互證等史料實證的方法;關于五四運動的影響眾說紛紜,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歷史解釋;再有就是五四運動中學生和工商各界體現出來的愛國精神,也很容易得到學生們的認同,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等歷史核心素養的重要資源。
(三)學情分析
1.本課的學習對象是初二級的學生,他們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直觀有趣的圖片、視頻、歷史故事等,好奇心重,喜歡新穎的問題,因而適宜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采用新穎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本課內容學生接觸不多,大部分學生只對五四運動的名稱有初步了解,但其背景、過程、性質、影響等都比較陌生,因而需要較多的資料和講解幫助學生認識本課內容。
3.我任教班級的學生比較喜歡歷史,學習基礎較好,具有初步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對歷史學習方法掌握有限,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待加強,因而可以設置一定難度的史料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素養。
(四)教學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出歷史課程要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作為目標,使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逐步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歷史教學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我們在教學中應把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本課設計圍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五四運動”為中心,設置“回到五四現
2
場,探究五四影響,感悟五四精神,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核心目標,重新
整合課本內容,把本課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究五四背景”:因為初二學生沒有學世界史,所以對五四爆發的背景不清楚,因而課前讓學生編排了《五四前夕》的歷史劇,讓學生們在表演和觀看的過程中感受五四運動時期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第二部分是“看五四過程”:通過視頻和圖片、文字等史料創建歷史情境,幫助學生回到五四現場,了解五四運動的過程,分析五四運動的性質,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家國情懷素養。
第三部分是“探五四影響”:以小組活動探究的形式閱讀和分析史料,運用史論結合
的方法論述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及在解放思想、文化啟蒙等方面的影響,知道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素養。
第四部分是“談五四感悟”:通過重新擬定五四運動標題的活動讓學生對史事的記憶提升到歷史認識的高度,理解五四精神和影響,并在唯物史觀的指引下,以史料證據為支撐,構建自己的歷史解釋,并在此基礎上認同五四運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
(五)教學目標
核心目標 學習目標
回到五四現場,探究五四影響,感悟五四精神,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1.觀看學生的歷史劇表演,分析劇中學生情感變化的原因及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了解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 2.觀看電影《建黨偉業》中五四游行的片段,結合《北京大學學生的游行隊伍》《每周評論》等史料辨析電影中五四游行的真偽,學習多種類型史料互證等史料實證的方法,感受五四時期學生的愛國熱情。
3.閱讀《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上海學聯告同胞書》等史料,了解五四運動的過程,理解五四運動的性質。
4.閱讀羅家倫和周策縱等名家的相關言論和書籍,分析史料,論述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及在解放思想、文化啟蒙等方面的影響,知道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5.通過重新擬定五四運動標題的活動,理解五四精神和影響,能夠選擇、組織和運用相關材料對五四運動作出解釋。
(六)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五四運動的過程和影響
2.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歷史核心素養的提高 教學難點:五四運動的背景、性質和影響
二、目標達成
(七)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2分鐘) 【教師活動】
3
以數字故事《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導入(ppt見下圖)
【學生活動】
觀看,回憶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過程,思索路在何方。 【設計意圖】
數字故事采用《英雄的黎明》作為背景音樂,雄渾悲壯的音樂可以營造歷史感,再配以簡潔的文字和圖片,能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到當時的年代,了解五四運動的時空背景,引發學生的思考,為新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環節二:新課學習
步驟一:究五四背景(5分鐘) 【教師活動】
觀看學生歷史劇《五四前夕》,引導學生思考:
4
1. 歷史劇中學生們的情感經歷了什么變化?為何如此? 2. 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什么?
歷史。何逅倪\動前夕
第一幕
旁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派出了14萬勞工參加以英法俄美等 國為主的協約國,經過艱苦的斗爭,協約國終于戰勝了同盟國。1918年11月,
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消息傳來,中國舉國沸騰!(一群大學生邊走邊說) 生1:(開心)快點,快點,慶祝大戰勝利的游街大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生2:(自豪)這回可真暢快啊!我們中國也是戰勝國了!
生3:(激動)戰勝國都在巴黎召開和會,據說英、法、美等國都說要取消德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昵!
生1:(驕傲)對啊!山東要拿回來了,中國要揚眉吐氣了! 生2:(興奮)對啊!過幾天,政府還要舉行歐戰勝利慶典昵!
第二幕
旁白:然而,正當中國人民對巴黎和會充滿期待的時候,噩耗傳來了!巴黎和會 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轉給日本!學生們震驚了!(學生圍站商討) 學生1:(悲憤)今天,日本妄圖接管山東一切權利的陰謀就要得逞了,而我們的外交失敗了!領土不整,國家必亡,大家想想,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2:(憤怒)上街游行,沖擊東交民巷!
學生3:(激昂)對,上街游行,向北洋政府施壓!
學生1:(悲憤)一直以來,我們對列強抱有幻想,以為他們會主持公道,但是,今天,他們出賣了我們!而腐敗的北洋政府竟然要在合約上簽字!同學們,歷史的重要時刻就要到了!我們要聯合各校學生一起游行!
生(振臂齊聲說):對!游行!一起游行!
【學生活動】
觀看歷史劇并思考和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
初二學生尚未學習世界史,對五四運動的背景不了解,課本的相關敘述較為簡單,學生不容易理解為何外交失敗便會如此憤怒,也不容易理解學生為何會在游行時提出相關的口號。歷史劇用形象簡潔的話語交代中國知識分子從對巴黎和會充滿希望到失望和憤怒的緣由和過程,使學生能更好理解時人的心情和愛國熱情,同時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有利于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步驟二:看五四現場(15分鐘)
1. 概況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完成五四運動概況表。 【學生活動】
完成五四運動概況表。 階段
時間 地點
主力 口號
5
爆發
發展
【設計意圖】
了解五四運動的概況,落實基礎知識,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2. 爆發
【教師活動】
播放《建黨偉業》中五四游行的相關視頻,展示相關圖片、文獻等史料,引導學生從史料的時間、地點、出處等方面考察其可信度,學習多種類型史料互證的方法,探究視頻所述歷史事件的真偽,引導學生感受五四時期學生的愛國熱情。 材料1:
北京大學學生的游行隊伍
——中國革命博物館編纂:《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圖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材料2:一名北京大學的學生追述5月3日集會的情況如下:會場上當大眾情緒十分緊張的時候,一個法律系學生謝紹敏,當中咬破中指,撕裂衣襟,用血大書“還我青島”四個字,向大眾揭示,所有的到會人都肅然感動。接著便是一陣鼓掌和萬歲聲,全場頓現出凄涼悲壯的氣象。
——蔡曉舟、楊量工《五四》(1919年,北京) 又見于《每周評論》21期(1919年5月11日,北京)
【學生活動】
觀看視頻,感受五四時期學生的愛國熱情,并且根據史料的時間、地點、出處等確認史料的可信度,通過圖片和文獻等史料的互證,辨別電影中五四游行片段的真偽,知道該片段大部分與史實吻合,但也在細節之處做了藝術加工。 【設計意圖】
感受五四時期學生的愛國熱情,為分析五四精神奠定基礎;學習運用多種類型史料互證
6
等史料實證的方法,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3.性質
【教師活動】
展示《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引導學生提取五四時期學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訴求,并據此分析五四運動的性質。
材料: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 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
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 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 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每周評論》第21期,1919年5月11日
【學生活動】
朗誦宣言,體會五四運動時期學生的愛國心,分析其訴求,理解五四運動的性質。 【設計意圖】
通過集體朗誦,讓學生通過角色代入的方法體會五四運動時學生的愛國心。五四運動的性質是本課的難點,學生難以通過獨立的學習來理解,因而需要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引領,通過分析史料去理解五四運動的性質,并在此過程中滲透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培養。
4.擴大
【教師活動】
講述五四運動時期學生大罷課波及的城市及工商各界的罷工和罷市。講述五四運動時期學生帶鋪蓋參加游行及為擴大影響主動聯絡工商各界的故事,引導學生感受五四運動時期學生不畏強權,為國奉獻的愛國熱情。 材料1:北京(5月19日)九江(5月20日)天津(5月23日)濟南(5月23日)唐山(5月24日)保定(5月24日)太原(5月26日)上海(5月26日)蘇州(5月28日)杭州(5月29日)福州(5月30日)安慶(5月31日)開封(5月31日)寧波(5月31日)無錫(5月31日)武漢(6月1日)南通(6月3日)長沙(6月3日)漳州(6月5日)鎮江(6月6日)武進(6月6日)徐州(6月9日)……
——根據周策縱《五四運動》整理
材料2:被捕學生沿途大呼“抵制日貨”、“懲辦國賊”的口號,也有的學生號召“大家起來革命!”路邊的學生與市民流著眼淚,沖他們喊:“你們先去呀!”“我們就來呀!”氣氛凝重而凄婉。“真個把北京城圈里鬧了成一個鬼哭神號的世界”
——匡日休語
材料3:
7
材料4:上海各界舉行民眾大會,號召全國罷工罷市來援助學生。6月5日,上海日本紗廠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接著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罷工工人總數前后約有六、七萬人之多。
——根據周策縱《五四運動》整理
【學生活動】
傾聽,感受,思考。 【設計意圖】
通過五四運動的學生帶鋪蓋游行等具體歷史細節打動學生,讓學生真實感受五四時期學生的愛國熱情。了解五四運動擴大的情況,知道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教師活動】
分析《上海學聯告同胞書》,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五四運動取得了什么成果?勝利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材料: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陸、章去。
——《上海學聯告同胞書》1919 年 6 月
【學生活動】
借助標點符號分析史料,歸納五四運動的成果。比較學生罷課、商界罷市和工界罷工的結果,找出五四運動勝利的關鍵因素。 【設計意圖】
學習借助標點符號分析史料的方法,知道五四運動的成果和取得勝利的關鍵。知道無產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為學生理解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奠定知識基礎,同時也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素養。
步驟三:探五四影響(9分鐘) 【教師活動】
設置小組活動: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五四運動的影響。引導學生以史料證據為支撐,以歷史理解為基礎,采用史論結合的方法分析和論述五四運動的影響。解釋新舊民主主義的區別。
材料1:五四運動“奮空拳,揚白手,和黑暗勢力相奮斗,受傷的也有,被捕的也有。這樣的精神不磨滅,真是再造中國的元素。”
——羅家倫(五四運動的領導者之一)
8
材料2:啟導廣大人民的覺悟,準備革命力量的團結,這是五四運動最偉大的功績。
——張聞天《中國現代革命運動史》
材料3:五四運動的最大功勞,是解放思想,我自己就解放了思想……把從前讀過的經史子集統統置于高閣,開始鉆研馬克思主義,瀏覽歐洲19世紀各派的文藝思潮。
——沈雁冰(矛盾)
材料4:五四事件半年后,中國涌現了400多種新刊物,白話文迅速傳播。這些期刊名字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韻律,如:《曙光》、《覺悟》、《新社會》、《新中國》、《新人》、《青年與社會》、《進步青年》、《奮斗》、《自由》、《解放與改造》、《科學與教育》、《平民教育》、《平民》、《新婦女》、《勞動界》、《勞工》……
——據周策縱《五四運動史》整理
【學生活動】
提取每則材料的關鍵信息,歸納每則材料體現出來的五四運動的影響,并融匯各則材料的認識,形成自己的觀點,嘗試運用史料作為證據論證自己的觀點。傾聽老師的講解,理解新舊民主主義的區別。 【教學預設】
材料3較為明確,學生的分析容易集中在材料3,需要引導學生分析每一則材料。材料4中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五四運動促進文化發展的結論,但會忽略眾多期刊名字中透露出來的信息,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從而歸納出五四運動在思想、文化、工人階級等各方面的影響。
倘若學生在解讀史料方面出現困難,則可在討論過程中加以引導。每則材料引導的方向:材料1可從“精神”著手,分析出該精神是不畏強權的愛國精神。愛國就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材料2可從“廣大人民”著手,理解五四運動促進了工人覺醒和團結,為共產黨創立準備條件。材料3可從“解放思想”著手,理解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西方思想的傳播。材料4可從刊物的數量和名稱方面引導學生理解五四運動在文化啟蒙、關注勞工,促進工人覺醒,傳播自由、科學思想等方面的影響。 【設計意圖】
五四運動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鑒于學生目前的能力水平,難以獨立分析得出結論,因而要借助小組的力量,集體探討。讓學生運用史論結合的方法論述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及在解放思想、文化啟蒙等方面的影響,知道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研究史料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素養。新舊民主主義的區別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故而采用教師解釋的方式。
步驟四:談五四感悟(6分鐘) 【教師活動】
設置小組活動:結合所學知識,為本課重新擬定一個標題并說出理由。要求:簡潔,能體現你對五四運動的認識。提示:可從五四運動的背景、過程、結果、影響、精神等方面考慮。
【學生活動】
小組合作,擬定標題。 【教學預設】
預設學生會擬定“曙光”“覺醒”“新生”“愛國學生運動”“徹底反帝反封的學生運
9
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等標題。若學生擬不出來,可著重從影響、精神等方面進行引導,若擬定的題目比較集中于某個方面,則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設計意圖】
本活動設計新穎,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活動主要檢測學生對本課核心目標的掌握情況,采用開放性的檢測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讓學生在討論和分享的過程中把對史事的記憶提升到歷史認識的高度,理解五四精神和影響,并在唯物史觀的指引下,選擇、組織和運用相關史料,構建自己的歷史解釋,并在此基礎上認同五四運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
環節三:總結和布置作業(3分鐘) 1. 總結升華 【教師活動】
總結本課內容,引導學生思考自身的責任。 【學生活動】
唱《經典詠流傳》節目中《少年中國說》的片段,思考作為21世紀的學生的責任。 附歌詞:
朗誦部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演唱部分: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泄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將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問天地試鋒芒,披荊斬棘誰能擋?世人笑我我自強,不負年少! 【設計意圖】
該班學生均喜歡這首歌,并且全部同學都會唱。全班齊唱更能營造氣氛,打動人心。歌曲的朗誦部分鼓舞人心,演唱部分旋律優美,歌詞振奮向上,學生在歌聲中回味所學知識,反思自己的的責任,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滋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在歌聲中結束課堂,老師運用歌詞中“不負年少!”作為結尾,更給學生留下回味和余韻。 2.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
(1)完成《歷史學習評價》中本課的選擇題;
(2)把重新擬定的本課標題發在朋友圈或QQ空間,并與同學們交流討論。 【學生活動】
記錄作業。 【設計意圖】
把學習拓展延伸至課外。第一部分的作業可以落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的作業則是課堂討論的延續和梳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
3.推薦閱讀
【教師活動】推薦學生閱讀以下書目:
(1)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北京大學出版社。 (2)彭明《五四運動史》,人民出版社。 【學生活動】
記錄老師推薦書目。 【設計意圖】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對五四運動有更深入的認識。
10
(八)板書設計
注:板書設計的感悟部分根據學生的回答做調整。
副板書:在分辨《建黨偉業》中五四游行片段的真偽時板書“證據”“孤證不立”“互證”;在分析五四運動的影響時板書“史論結合”。
三、教學評價
課內評價:本課設計的“為本課重擬標題并說出理由”活動是學生學習的評價活動,這個活動一方面檢測了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融合了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的培育。學生活動時,采用生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此外,教師隨時對學生上課的表情、學習、探究、討論、課堂發言等給予評價、引導和總結。
課后評價:本課設計了兩個部分的作業,一是《歷史學習評價》中本課的選擇題,旨在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相關能力的掌握情況;二是要求所有學生把為本課重新擬定的標題及理由發到朋友圈或QQ空間。因為上課時間的限制,許多學生沒有機會發言,讓學生課后完成這個作業,一方面可以把學習延伸到課外,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和梳理知識,進而加深對知識的內化。讓學生發到朋友圈或QQ空間,一方面是因為這種形式學生比較樂于接受,另一方面可以也方便他們與別的同學交流,并在交流中補充自己的認識。老師也會選取其中比較出色的言論進行點評和表揚,增加學生的成就感。
四、課后反思
靈動生趣,提升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中,國家提出了以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為核心的新理念。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本課的教學設計靈動生趣,緊緊圍繞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展開。
1.設計靈動生趣,滋育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對象是學生,因此,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初二學生喜歡活潑生動的學習方式和內容,因而本課采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歷史劇、圖片、視頻、朗誦、研討、唱歌等活動等穿插其中,活潑
11
有趣,符合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課的教學活動也很新穎靈動。新穎靈動的教學活動能使人耳目一新,調動學生的興趣,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學,樂學。比如本課設置了讓學生重新擬定五四運動的標題并說出理由的活動,這個活動形式新穎,又有思考的趣味性,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學生的熱情很高漲,提出了很多新的標題,如“覺醒與新生”“除舊布新”“崛起”“曙光”“晨曦”“破曉”“破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的愛國學生運動”等等,這些標題的提出需要學生對五四運動的知識融匯貫通,形成自己的認識。提出標題后還需要說出自己的理由,這就需要學生把對史事的記憶提升到歷史認識的高度,在理解五四精神和影響的基礎上,在唯物史觀的指引下,以史料為支撐,構建自己的歷史解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家國情懷得到滋育。 2.創建歷史情境,培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已經很久遠了,課本簡潔干練的敘述有時很難讓學生理解和產生共鳴。這節課我通過歷史劇、電影、歌曲等創建了許多歷史情境,讓學生回到歷史現場,感受當時的人和事,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1)運用歷史劇創建歷史情境。在學習五四背景時,因為初二學生尚未學習世界史,對五四運動的背景不了解,學生不易理解為何外交失敗便會如此憤怒,也不易理解學生為何會在游行時提出相關的口號。因而我讓學生編演和觀看了《五四前夕》的歷史劇,歷史劇用形象簡潔的話語交代了五四的背景,營造了歷史情境,讓學生能更好理解時人的心情,感受時人的愛國熱情。
(2)運用電影創建歷史情境。在學習五四運動的過程時,我播放了電影《建黨偉業》中關于五四游行的片段,電影營造的情境比文字和語言更為真實動人,劇中學生慷慨激昂的演講一下就抓住了學生們的心,學生很容易受到視頻中學生愛國激情的感染,家國情懷便在觀看視頻中悄悄滋養。
(3)運用歌曲創建歷史情境。在課程結束時,我組織學生合唱《少年中國說》,用歌曲營造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歌聲中回味所學知識,反思自己的的責任,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3.開展探究活動,提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強調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為中心展開教學,實現“學習中心課堂”。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開展探究活動,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探究活動:
第一個是探究電影《建黨偉業》中五四游行片段的真偽。我展示相關圖片、文獻等史料,引導學生從史料出現的時間、地點、出處等方面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學習多種類型史料互證的方法,探究電影中五四游行片段的真偽。學生通過史料分析可以判斷影片中五四游行的相關描述總體內容是真實的,然而細節部分進行了藝術加工。通過這個活動,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得到了提升。
第二個是探究五四運動的影響。我展示了四則材料,學生需要逐一分析,并嘗試運用史論結合的方法論述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及在解放思想、文化啟蒙等方面的影響,知道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研究史料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素養得到提升。
這節課設計靈動生趣,學生思維活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本課的問題設置均有一定難度,加上有時間限制,思維敏捷度較差或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會有點吃力。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比較充分的鍛煉?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
12
五、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朱漢國,閆璟,何成剛.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初中歷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徐藍,朱漢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周策縱.五四運動史[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 [5]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歐陽哲生.新文化的傳統:五四人物與思想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