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子的萌發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種子的萌發》甘肅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種子的萌發》甘肅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種子的萌發》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節課,本節課是一個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的實驗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進一步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要求學生能自主學會設計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水分、溫度、空氣,并且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能夠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一旦學生熟練掌握,對后面的探究實驗能奠定良好的基礎。
種子的休眠雖不是本節的重點,但種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環境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有利于保證植物種類的繁衍,這一點必須向學生講清楚,不然他們會感到這是不可思議的。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種子的結構,對設計對照實驗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上本節課的前幾天安排學生分組,有的小組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有的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有的則探究的是空氣等,把種子萌發的實驗先在家里做過后,各個小組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帶到課堂上再講,這樣學生有了體驗后再上課效果會比較好。由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概念是第一次接觸,這一塊內容需要多加點時間講,而后面的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學生則容易理解。最后,進行課堂總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胚是活的,胚的結構完整、度過休眠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說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說出影響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3)用“實驗法完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激發學生樹立生態學的觀點,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匯報交流,培養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和協作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
(2)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難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的結論的得出。
(2)種子萌發環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象的分析。
【教學方法】
本著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思想,我嘗試著改變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家庭資源,自主設計對照實驗,自己嘗試去探索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合作探求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教學準備】
(1)課前一至兩周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種子萌發的條件是什么?發給學生一些種子和一些相關實驗器材,讓其分成小組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對照實驗,探究種子萌發到底需要那些條件。觀察實驗過程中的變化,并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
(2)準備相關視頻、圖片、數據資料。 (3)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生物科學 新信息
請學生代表介紹本節課的生物科學新信息---高產源于良種。
認真聽講,思考,點評 學生在預習本節
課的基礎上了解
本節課的相關的
前沿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
作業展示:用圖解展示被子植物的一生
請作業最優秀最具特色的學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業:西瓜生命歷程循環圖。 提問:被子植物的一生從何時開始。
認真聽講,思考,點評 讓學生明白被子植物的一生從種
子的萌發開始。
提出問題
指導學生預習看書,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1)為什么春天適宜播
種?
(2)種子的萌發需要那些環境條件呢? (3)是不是滿足了環境條
件,種子就一定能萌發? (4)種子的萌發需要多長時間?
(5)種子是怎樣萌發的?
按照老師要求,認真閱
讀課本,思考,提問。
培養學生的自學
能力,帶著問題
學習,進一步勾
起學生探究種子
萌發的興趣。
通過實驗
創設情境
通過展示老師做的實驗結果創設情境,讓學生試著描述所看到的實驗現象。
種子所處的環境不同,結果它們所處的狀態也不同,因此環境就成為影響種子萌發的重要條件了。環境中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觀察、思考、回答: 1號和3號燒杯中的種
子都沒有萌發;而2號燒杯中的種子萌發了。
1號燒杯里面沒有任何
水分,種子沒有萌發;
2號燒杯中有一定量的水分,種子萌發了, 3號燒杯中的水淹沒了種子,種子也沒有萌發。
讓學生明白:種子所處的環境不同,結果它們所處的狀態也不同,因此環境就成為影響種子萌發的重要條件了。
匯報交流 回顧上周布置的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好了之后舉手,這節課就給大家一個機會,用同學們十天前動手培養的實驗來探究有關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被點到的同學帶著實驗裝
置到臺上把你所想的和所
做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各個小組派代表上臺
發言,有疑問的同學積極提問。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表達自己意見,并善于傾聽的能力。
學生實驗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會發現自己設計實驗的缺陷。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根據剛才這幾位同學的匯
報交流以及你們自己做的實驗,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派代表總結發言: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有哪些呢?
根據各個小組的實驗
結果,匯報交流,總結: 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引導學生得出實
驗的結論:
培養學生分析和
概括的能力
是不是種子滿足了這些環境條件,就一定能萌發呢?根據自己做實驗的經歷,那些種子都不能萌發呢? (破損的、煮熟的、干癟的種子都沒有萌發)
大家所遇到的問題老師也
遇到了,老師也作了一個實驗,給了適宜的環境條件,發現破損的、煮熟的、干癟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的種子都沒有萌發。這又是為什么呢? 影響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有哪些呢?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結構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解
除休眠的胚。)
根據自己做實驗的經歷思考、回答:
破損的種子胚不完整;煮熟的種子胚已經死了,因此沒有活性。 干癟的種子是有可能
萌發的,干癟的種子子
葉中沒有豐富的營養,當種子萌發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子葉中的營
養機會耗盡,種子就會停止萌發。
得出結論: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胚是活的,胚的結構完整、度過休眠期。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種子的休眠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種子既沒有破損,也不是煮熟的,而且是粒大飽
滿的,即使我們給了他們適宜的環境條件它們也不會萌發,這又是為什么呢? 講故事:千年古蓮子,聽完
古蓮子的故事,大家有什么
啟示嗎?
種子一般都有一段休眠期,有的只需要幾周時間,有的甚至幾年有的甚至更長。 休眠是植物在長期系統發育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抵抗不良環境的適應性。
聽故事,思考、回答: 那些粒大飽滿的、
既沒有破損,
也不是煮熟的種子,外界條件適宜也
沒有萌發,可能是處在
休眠期吧。
處在休眠期的種子也是不能萌發的。 種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環境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性,這一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 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種子的休眠。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
身條件。
思考、回答: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歸納總結本節
課,讓學生思路
更加清晰。同時
加深記憶。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結構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解除休眠的胚。
課堂練習
(1)為什么春天適宜播種,天寒地凍不適宜播種? (2)為什么播種前要給土
壤澆水,是不是越多越好? (3)播種前為什么往往要松土?
(4)如果要保存種子,應該控制那些條件?
思考、回答: (1)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2)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 (3)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 (4)溫度、水分、空氣。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概括、靈活運用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第二章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
一、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二、 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結構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解除休眠的胚。
【作業設計】
(1)探究了水分、溫度、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那么,光照會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呢,大家可以根據我們今天學習的對照實驗的原則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2)練習冊相應練習題完成。 【教學反思】
本節課《種子的萌發》內容較多,我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課前,學生自己就在家做了這個探究實驗,上課時采取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各小組都能較好地分析和總結實驗結果,并得出初步的結論。課堂上學習氣氛寬松,學生參與度高。這一節內容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團結合作和實事求是的精神。
總的來說,這節課有優點也有缺點。我認為優點主要有如下幾點:
1、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拓展。考慮到時間的關系和七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對教材進行了調整,先讓學生把種子萌發的實驗先在家里做過后,各個小組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帶到課堂上再講,在此基礎上和學生一起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2、本節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起來,實驗時都在動手,討論時都在動腦,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了一個引路者的作用,因此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獲,都有發展和提高,充分體現了 “學生主體,教師主導”這一理念。
3、在講述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時,我引用了一個千年古蓮的故事,創設了情境,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生機盎然的課堂氛圍,為啟發學生思維,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本節課的缺點主要有:
1、進行實驗時,驗證是否需要空氣這一過程中,不能完全地使實驗瓶呈真空狀態,所以采用用水隔絕空氣,我認為這是實驗不足的地方,若能達到真空,則能得到較明顯的實驗結果,而且更具說服力。
2、雖然共同探究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但未提及種子在各種適宜條件下萌發的具體機制,使得整節課顯得內容少。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