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子植物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節《種子植物》湖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節《種子植物》湖北省 - 宜昌
四、教學難點:
玉米種子的解剖和觀察。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位于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第二節《種子植物》的第一課時,內容主要為觀察并認識種子的結構。與藻類、苔蘚、蕨類植物相比,能產生種子是種子植物的基本特征,也是種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致力于讓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認識種子的結構,并領會種子的結構和功能的適應關系,為之后種子植物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本節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解剖—觀察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觀察材料和時間,讓學生親自動手、觀察,認識并說出種子的結構。七年級學生對動手實驗的愿望強烈,學習熱情高,但觀察容易表面化、無序化,對微觀結構的觀察也缺乏耐心和細心,所以在觀察前我制作了微課,進行了充分的方法指導和示范,觀察與展示過程中我進行了引導和及時指導,幫助學生通過科學的方法充分認識種子的結構。
在實驗教學的基礎上,我多次穿插提問、猜想,引導學生體會種子各結構的功能,讓學生在動手中思考,逐步滲透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學科思想。通過擴充材料和聯系生活實例使學生強化知識、技能,體會生物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了豐富評價方式,讓評價促進教學、為教學服務,我準備了種子錦囊作為獎勵評價,既有激勵作用,又貼合本節課的內容,并能啟發學生課外通過播種、觀察來進行延伸學習。
六、實驗用具與材料:
實驗用具:刀片(教師課前完成相關操作)、放大鏡、碘液、吸水紙
實驗材料:浸軟的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新鮮玉米、綠豆、紅豆、花生、稻谷、小麥。
七、教學過程:
活動一:課堂導入 教師活動:
1、出示各種各樣的種子,你認識它們嗎?如果老師把它們送給你,你會用它們來做什么來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呢?
2、小小的一粒種子為什么能發育成一株幼苗呢?這肯定與種子的內部結構有關。今天我們就來觀察種子的結構。 學生活動:
1、指認熟悉的種子,說出名字,暢所欲言。 2、思考,產生實驗興趣。
3
設計意圖:通過問答營造輕松活躍的氣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活動二:介紹方法步驟 教師活動:
1、出示實驗目的,介紹材料用具,強調使用刀片時應注意安全。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觀察種子的大致步驟: 觀察菜豆種子步驟:觀察外形-( )-( )-辨認各結構 觀察玉米種子步驟:觀察外形-( )-( )-辨認各結構 3、介紹生物觀察的一般順序:
先外形、再內部結構;先宏觀后微觀;由表及里、由上而下。 學生活動: 1、認識、了解。
2、概括:剝種皮、分子葉、縱剖、染色。 3、傾聽,明確生物觀察的先后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主預習、梳理實驗步驟的能力。通過教師講解,進一步強化觀察順序,如觀察內部結構時先看宏觀部分再看微觀部分,空間順序上,由表及里,由上而下有序觀察。
活動三: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 教師活動:
1、播放操作視頻。 2、巡視指導、調控進度。
3、組織學生展示已涂色的種子,板書菜豆種子的結構。
4、提問:請你猜測,如果把菜豆種子播種下去,哪部分結構會發育成一個植物體?引導學生觀察綠豆芽,得出,從綠豆萌發為幼苗的過程中,子葉一直存在著,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物質。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共同發育成幼苗,這四個結構組成新植物的幼體——胚。 學生活動: 1、觀看操作視頻。
2、按步驟觀察菜豆種子。
涂一涂:將胚芽、胚軸、胚根依次用藍筆、紅筆、黑筆涂色,在子葉上寫上“子葉”。 貼一貼:將解剖后的菜豆種子三部分按順序粘貼在學案的方框中。 3、展示菜豆種子的結構。
4、合作探究:組內合作觀察豆芽,猜測子葉是否參與種子的萌發過程?它的作用是 ?
4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示范,規范操作步驟和方法。通過涂色任務使學生對胚芽、胚軸、胚根三個微小結構的位置、形狀有清晰的認識。教師通過綠豆苗引導學生分析得出胚的概念和組成(胚芽、胚軸、胚根、子葉)。
活動四: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教師活動:
1、播放操作視頻
2、巡視指導、調控進度。
3、圖片逐步出示玉米種子的種皮、胚乳、子葉、胚芽、胚軸、胚根、胚,引導學生辨認,引導學生分析出胚乳的作用。
4、提問:之前我們用刀片將玉米種子切成了兩半,胚也被切成了兩半,我們能想辦法觀察到完整的胚嗎?引導學生徒手剝離出完整的胚。 學生活動: 1、觀看操作視頻。
2、按步驟觀察玉米種子。
想一想:被碘液染成藍色的是 ,猜測:它在種子萌發過程中的作用是 。
標一標:將你觀察的切面粘貼在學案的方框中,用引線標出各結構。 3、展示。
4、慧眼識胚:兩人一組,徒手分離出完整的胚。
設計意圖:通過切面觀察,學生只對玉米種子各結構在切面上的位置有了認識,不能看到完整的胚和胚乳。增加徒手剝離胚的操作,幫助學生從平面認識上升到立體認識、整體認識 有助于突破玉米種子的結構這個難點。
活動五:比較歸納 學生活動:
1、歸納比較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異同,完成表格。
2、巧手能辨:組內合作,用最快的方法迅速判斷剩余種子的類型(花生、水稻、紅豆、綠豆、黃豆、小麥)。 3、展示交流。 教師活動:
1、巡視指導、調控進度,師生共同構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概念。
2、介紹小麥、水稻種子在生活中的廣泛利用(制作出米飯、各類面食),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圖示、點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利用表格進行比較和歸納的學習思想;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拓展運用能力;增強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種子和糧食的了解,滲透種子在人類飲食中的作用,培養對種子的感恩之情。
活動六:思維揭秘——種子適宜萌發的特點。
教師活動:
1、孢子是一個單細胞,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才能萌發。今天,我們認識了種子的結構,你能否揭秘:種子有哪幾方面特點,使它比比孢子更適宜萌發? 2、評價,播放種子萌發成幼苗的視頻進行強化。
學生活動:
1、分析得出:種子適宜萌發的特點有,種皮保護內部結構,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子葉和胚乳為種子萌發提供豐富的營養。
2、觀看視頻,感受種子萌發的奇妙過程。
設計意圖:滲透種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學科思想,也與課前的問題形成呼應。
活動七:目標反饋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目標反饋:
1、同學們,通過本節課,你收獲些什么?(種子的結構,科學觀察的方法)
2、通過這節課,我們收獲了一份知識,掌握了一份技能,也對種子油然而生一份敬意。大家一定有一些話想對種子說、想對自己說,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譜寫一首對種子的贊禮詩——種子,你是......,你是......,愿我們也像你一樣,有......。
設計意圖:在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的反饋后,教師進行情感態度的滲透,將課堂目標進行升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