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聲音的特征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聲音的特征》廣東省 - 珠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聲音的特征》廣東省 - 珠海
【課題】聲音的特征(1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1.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了解聲音的特性,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此屬知識了解水平層次,要求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進行識別和辨認。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聲音的特征》是學生在學習《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對聲現象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較為重要的一節課,是聲學知識應用的基礎,也是《聲現象》一章的重點和核心內容!而對聲音特性的了解可以通過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動來進行,教材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加強與實際的聯系,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初步培養他們觀察物理現象、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為后續的科學探究活動打下基礎。 【教學對象分析】
1.學生的興趣:八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學生的知識基礎:經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相關知識,并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觀察能力。
3.學生的認識特點:一剛開始接觸物理的學生,普遍存在思維片面、認識表淺等問題,學習中容易忽略事物的本質,缺乏自主探究、定性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體會和認識音調,響度,音色;
(2)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2)通過實驗總結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提高定性分析、 總結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建立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系,感受物理學原理的實用價值,學會學以致用; (2)經歷觀察與實驗,形成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識實驗中進行分析論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聲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 【教學難點】
聲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 【教學策略設計】
本節課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始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和有效的設問引導,讓學生親歷物理知識的構建過程;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綜合應用實驗演示、講授、問答等多種方法,并輔以多媒體等手段,把教學過程設計成以探究生活中的樂器如何改變音調為切入點,在此基礎上講述進行演示和分組探究,經理科學探究的過程,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在學法指導上,讓學生嘗試自己觀察思考、描述實驗現象,分析概括,得出結論;使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受到科學思維方法訓練以及協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氦氣、口琴、吉他、音叉、乒乓球、鋼尺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情境:聲音小魔術
老師手中有一個氣球,請這位同學先吸入這里面的氣體,然后再說這句話。 這位同學究竟吸入的什么氣體,為什么導致聲音會發生短暫性的,如此巨大的改變
呢?通過這節課學習聲音的特性,就能揭秘這個魔術了。
觀察
好奇
思考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音調】 1) 體驗
老師手中有個吉他,同學們注意聽吉他發出的聲音有什么改變?
在物理學上,我們就把聲音的高低稱之為音調。
聽音調變化
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
4
2) 提出問題
3) 觀察猜想
4) 實驗探究
那么,一個小小的吉他,為什么可以發出音調高低不同的聲音呢?
吉他由什么振動發聲? 我們可以猜想吉他音調不同的聲音與琴弦的振動有關。
同屏觀察吉他的琴弦有什么特點,聽粗的琴弦的音調,細的音調。
并有慢放視頻,讓同學們觀察到粗細琴弦的振動情況
視頻播放口琴發聲的視頻,觀察口琴發出的聲音是由金屬簧片的振動。
口琴音調高低,觀察金屬簧片振動快慢借助兩兩探究實驗-鋼尺模擬簧片振動。 分享現象
思考
思考,回答
觀察
思考
記錄
分組探究
記錄
從生活走向物理,創設問題情境。
拋磚引玉,引導學生去思考。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分析能力。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得出探究結論。
培養動手能力及實驗探究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