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河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河南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基本研究方法。
3.體會實驗探究活動在認識事物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建立生活與物理知識的聯系。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學情分析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生活中的照相機、投影儀、電影機、放大鏡等成像元件都是凸透鏡。但是,通過照相機成縮小的像,通過投影儀成放大的像。究竟凸透鏡成像有什么規律呢?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觀察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主動與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重點難點
重 點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
難 點
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變化規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故事引入,引導學生復習凸透鏡的特點,水到渠成地提出問題,引出新課的探究活動。
用師生共同回憶偵探柯南的故事,激發興趣;再引導學生復習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特點,由此提出問題:為何凸透鏡會有不同的成像特點呢?為新課的探究提出問題。
活動2【活動】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照相機、投影儀、電影機、放大鏡等成像元件都是凸透鏡。但是,通過照相機成縮小的像,通過投影儀成放大的像。究竟凸透鏡成像有什么規律呢?
作出猜想
同學們大膽猜想,可能的答案:與物體到透鏡距離有關;與屏幕到透鏡距離有關;與物體和像是否在透鏡的兩側有關……
設計實驗
我們為每組提供了專門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器材——光具座及其附件,并提供研究凸透鏡成像所用的課件。大家可以任選來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組內同學要注意分工合作。
實驗探究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注意當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像、 倒立等大的像和倒立放大的像時,分別讀出物距U與像距V,將數據記入表格:
像的特點
物距
像距
倒立、縮小 實像
倒立、等大 實像
倒立、放大 實像
1、讓學生分析每次成像時,物距(U)與像距(V)特點,得出它們與一 焦距、兩倍焦距的關系。 當物體放在一倍焦距以內時,讓學生觀察成像特點,得出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的結論。2、實像概念的引入, 先讓學生看書上有關實像的概念,分組討論實像與虛像的異同點,然后教師用課件展示結論。
實像
虛像
共同點
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點
(1) 能成在光屏上
(2) 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
(1)不能成在光屏上 (2)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像
舉例
小孔成像、凸透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
分析論證
收集實驗數據并記錄,組為單位,利用實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實驗數據。并闡述通過實驗所得到的初步結論。
當u>2f時,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當f<u<2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當u<f時,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同學們進一步總結為: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體跑。
評估交流
各組之間將自己的實驗經驗體會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深入研究知識拓展
1.在成虛像和實像的情況下,輕輕吹蠟燭的火焰,使它像一側偏斜,觀察火焰的偏斜情況。
2.如果我們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實驗所得出的結論是否相同?
作業
記憶并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進一步理解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原理。
活動3【練習】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知識拓展
1.在成虛像和實像的情況下,輕輕吹蠟燭的火焰,使它像一側偏斜,觀察火焰的偏斜情況。
2.如果我們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實驗所得出的結論是否相同?
活動4【測試】測試
1、用凸透鏡正對著太陽,發現在凸透鏡的另一側10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亮點,那么將點燃的蠟燭放在位于凸透鏡前15cm處時,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縮小的像
C、倒立縮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體放在離凸透鏡20cm處,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活動5【作業】運用與挑戰
在一次實驗中,一只小甲蟲落在了凸透鏡上,擋住了一部分光線,你認為此時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半呢還是完整的?你準備如何驗證你的想法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