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光的反射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光的反射》河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光的反射》河北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二節《光的反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第四章第二節《光的反射》。初中科學中關于光學的主要內容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是科學知識的核心內容。掌握光反射的得出過程和規律是本節內容的核心。從內容上看,本節以探究為主線,層層深入來探索光反射的規律。是學生在物理課中遇到的第一個探究角度關系的實驗,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實驗方法的契機。另外,本節內容也時后續學習平面鏡成像的基礎、同時也為光的折射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學情分析
在知識方面,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光在遇到分界面的情況下一般不在沿直線傳播,而會發生反射。讓學生沿著這個思路走。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普遍不高,往往需要直接感性經驗的支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經常接觸到光的現象。光的反射現象學生在小學科學中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以前學生掌握光的反射只是現象的觀察和簡單的總結,并沒有對光的反射的特點進行分析和討論。但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對任何事情總想“一探究竟”,這對教學是非常有利的。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從實驗現象中總結出反射定律,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實驗的神奇之處,也讓學生學會團結協作的精神。作光路圖的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反射定律是光
學中的重要定律,是理解平面鏡作用的基礎,也是對下一節《平面鏡成像》提供了保障,也是本章的重點知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不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3.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4.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教學重點: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難點:用光的反射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教學準備:激光筆、刻度尺、手電筒、光的反射演示裝置圖、平面鏡、玻
入射點:(O)入射光線與鏡面上的接觸點。入射光線(AO)反射光線(OB)法線(ON):通過入射點且垂直于鏡面的直線。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
1.提出問題光在反射時遵循什么規律?也就是說,反射光線沿什么方向射出?
2.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根據導學案提示完成實驗探究)
我們用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選擇對光反射能力強的平面鏡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紙板和白紙顯示光束傳播的路徑。 (1)按圖甲所示,先使E、F成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線沿紙板射向鏡面上的O點,讓學生觀察從鏡面反射的光線的方向。
甲 乙 (2)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讓學生觀察反射光線的方向怎樣改變。 (3)按圖乙那樣,把紙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讓學生觀察能看到反射光線
嗎?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
取下紙板,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記錄大小進行比較。
(5)使光線分別沿FO射向鏡面,觀察每條反射光線的方向。
3.分析和論證(學生上臺展示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課堂的激情展示部分) (1)上述步驟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個平面內時有反射光線,且反射光線隨著入射光線的改變而改變。
(2)按步驟3把紙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學生將觀察不到反射光線。 (3)從步驟4可以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從步驟5可以看出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通過學生上臺演示實驗驗證結論,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說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為十二個字: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條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上述過程中,學生動眼觀察、動手實驗、動腦分析,有利于引發學習興趣,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二)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情景設疑:在暗室里,將一塊小平面鏡放在一張白紙上,用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從側面看去,鏡面和白紙哪個顯得更亮?通過學生猜測解疑,引出漫反射和鏡面反射的教學。
現象:看到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線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強的。其他方向無反射光。這種光滑鏡面的反射叫鏡面反射。如圖甲所示。
現象:入射光線是平行的,但經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線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個方向。我們把這種反射叫漫反射。如圖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 說明:
(1)物體表面光滑時產生鏡面反射;物體表面粗糙時,發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白紙上的光發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線射到各個方向,所以從側面看到白紙比較亮。 三、知識小結
談一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都有哪些收獲?(學生自己梳理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1、 知識方面 2、 科學方法的體驗 3、 科學探究過程 四、板書設計 (一)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在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四)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釋現象:黑板“發光”時看不清字。 五、當堂檢測:
學生完成當堂檢測卷,完成之后本組內互判,解決問題,共性問題共同解答,解答問題環節主要是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激情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讓學生觀察體驗身邊熟悉的現象,探究物理規律,培養了學
生的探究精神,活躍了課堂氣氛,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既讓學生獲得基本知識,又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堂中教師不再是一個主講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教師和學生一起去感覺、認識、探索、分析、概括。重視了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