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七章第一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蚌埠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七章第一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蚌埠高新實驗學校
第1節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2、會同時使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流。 3、會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或使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學會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物理問題。
2、通過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收集、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實驗探究、分析物理規律,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實驗數據、利用圖象分析法得出實驗結論。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通過展示電路,提出問題:如何改變燈泡的亮度?
學生活動:通過改變電壓或者通過改變電阻改變燈泡的亮度。 提出問題:電流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電流的大小與電壓和電阻有關。
引出新課: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二、新課教學
(一)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設計實驗】
1、學生選擇實驗器材,分組交流討論,設計電路圖。
2、教師用投影展示學生設計的電路圖,并分析討論,選取最佳方案。
3、連接電路。請學生討論如何將黑板上的電路連接完整進行實驗,連接電路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滑動變阻器和電表的正確接法,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等) 【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收集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并在坐標紙上描點,畫出I-U關系圖象。
【分析與論證】
展示學生的實驗數據,將膠片紙疊加,發現I-U關系圖象均為正比例函數圖象,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是定值。進而得出結論: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R=Ω
電壓/V 電流/A
【評估與交流】
對不同實驗小組的數據進行綜合比較,發現有無不同之處?實驗中造成誤差的因素可能有哪些等等?
膠片紙疊加后,分析圖象發現:電壓相同時,不同的電阻值對應的電流也不相同。由此,引出下一個實驗。
(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設計實驗】
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交流討論,選出最佳方案。 【進行實驗】
教師利用示教板演示實驗,分別選用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調節滑動變阻器,保持電壓為1.5V不變,記錄對應的電流值,將實驗數據填入實驗表格。
【分析與論證】
利用圖象處理軟件描點畫圖,繪制圖象。發現I-R關系圖象為反比例函數。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拓展:引導學生分析I-1/R圖象(正比例函數)。
U=1.5V
電阻/Ω 電流/A 5 10 15 20
三、課堂小結:教師點評各小組表現情況并總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四、布置作業:
1、《能力培養與測試》第47頁 基礎練習1—6題;提升練習第7、8題。 2、嘗試用數學表達式表達“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五、板書設計
17.1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1、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2、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六、教學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