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杠桿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1節《杠桿 第二課時》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杠桿平衡的條件,并能用它分析解決簡單的有關杠桿平衡的問題。
2.知道杠桿的種類以及各種杠桿的特點。
3.知道杠桿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畫杠桿示意圖,訓練學生的作圖、識圖能力。
2、讓學生經歷探究杠桿,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從 而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2、通過獨立探究、討論交流,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學情分析
該階段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科學常識和認知基礎,對于杠桿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課程在這一基礎上展開比較易于學生接受。
八年級的學生對實驗現象背后隱藏的科學奧秘有一定的興趣,并對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有著強烈的愿望。他們具備觀察、設計、操作簡易實驗的能力,缺乏對實驗現象的嘗試性的解釋,故在這個層次上開展探究教學是可行的。
3重點難點
一、重點:知道杠桿的種類以及各種杠桿的特點。
二、難點:突破建立杠桿種類的模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教師:
設置問題:用草繩將蘿卜吊起,由細繩處切開,哪一邊比較重?
演示操作:實際切開蘿卜,在天平上進行稱量。
學生:
觀察思考,舉手表態(某邊重或一樣重)。
根據事實結合所學知識,通過討論得到相應的解釋。
活動2【活動】實例一:蹺蹺板
教師:
演示蹺蹺板(師生互動)
提問:如何將右側2黃瓶翹起(左側分別放上3.2.1藍瓶。)
師示范放3藍瓶可翹起。
提問:放上3、2、1個藍瓶,什么發生了改變?
學生:
回答:放2藍瓶,需向外側移動。放1藍瓶,需挪動支點位置。
回答:放3藍瓶,動力變大。挪2藍瓶,動力臂變大。放1藍瓶,挪支點,動力臂變大,阻力臂變小。
活動3【活動】活動一:簡易撬棒 活動二:核桃夾
活動一:學生利用尺子、橡皮、筆制作簡易撬棒
任務一:思考怎樣擺放橡皮和筆翹起橡皮最容易/最困難?
活動二:利用核桃夾打開核桃。
任務二:觀察核桃夾的構造,找出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的位置。
活動4【練習】畫開瓶器力臂
教師:
請兩名同學利用長柄和短柄開瓶器打開瓶蓋。
以開瓶器為例回顧力臂畫法。
根據學生上傳力臂圖像,及時給予講評,糾正錯誤。
引導:為何兩名同學打開瓶蓋速度差異大?
學生:
兩名同學實際操作。同時開始,使用長柄的同學比短柄同學更輕松更快將瓶蓋打開。
學生通過平板畫力臂,實時上傳。
回答:動力臂越長越省力。
活動5【講授】省力杠桿模型建立
引導學生通過前面一系列的活動與探究,構建省力杠桿模型。
舉例生活中的省力杠桿。
學生自主得出省力杠桿模型,動力臂大于阻力臂。
活動6【講授】類比學習費力杠桿/等臂杠桿
引導學生類比省力杠桿,得出費力杠桿規律。
深究費力杠桿既然費力為何人們還需要它?
以長掃把為例,具體講解“費力杠桿,費力省距離的特點”。
引導學生利用新掌握的知識,解釋釣魚竿構造以及投石機的原理。
活動7【練習】練習 總結
由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主設計兩把剪刀,一把方便裁剪布料一把方便裁剪樹枝,畫在平板上,學生發表意見說明自己設計的理由,教師實時講評。
兩道練習鞏固
總結今天學習內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