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課外古詩詞誦讀,晚春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晚春》“自主—導學”課堂導學-湖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晚春》“自主—導學”課堂導學-湖南省
《晚春》“自主—導學”課堂導學設計
教學內容:《晚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理解作者描繪的內容,通過品味語言和展開聯想進入詩的意境,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3、由早春和晚春拓展進行比較閱讀,積累經典古詩名句,提高語文素養。
學習重點:
有感情地背誦、積累古詩;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懂得珍惜光陰,樹立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
通過早春和晚春拓展進行比較閱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師導學預設
學生主體活動
個性修改
一、創景導入:
提到晚春,我們的眼前往往會出現殘花落紅,楊花子規。心中頓時涌起不盡的傷感,失意惋惜與惆悵,“流水落花春去也”這是李煜的苦惱,“風住塵香花已盡”,這是易安的愁緒。但是人的心態不盡相同,同樣面對晚春,韓愈表現出來的情緒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晚春》。(板書:晚春 )
感受晚春,注意積累
1
1 二、自主學習
【過渡】這是一首課外詩詞,主要考察大家的自學能力。
請同學們結合書上已經給予的注釋和閱讀提示,快速地自由
地朗讀課文。
1、請生朗讀。
2、師評:從畫面感,流動感和景物的情態等方面評價。 3、思考并回答:
自主學習——抓景物、品情感
①《晚春》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預設:(景物:花草、樹木、楊花、榆莢
畫面:百卉千花爭奇斗艷,楊花榆莢漫天飛舞)
師評:我們學習詩歌經常會有這種想象畫面的題目,我們要用散文化的語言把畫面說得生動、形象、唯美。
②“知春不久歸”時,草樹、楊花、榆莢是怎樣做的?作者對這些景物持什么態度?
預設:爭妍斗艷,漫天飛舞。
贊許、肯定。
③作者賦予晚春的景物一反常見的動作,傳遞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預設:“對春天的留戀,對生活的樂觀”。師評:情感把握很好,但是分析還不夠。晚春時節,百花凋零,但晚春這首詩中楊花榆莢卻盡情綻放,拼命留住春天,一個“斗”字可看出,傳遞的對春天的留戀,對生活的樂觀。
4.競答與點評
【小結】花草本無情,榆莢更無才,但他們依舊想為美好獻出一份力量,為春天展現一份精彩。春去也,我不傷,無才思,我不卑。讓我們在春天的尾巴上看到了一道少人關注的風景,這是一種何其向上何其樂觀的心態。
三、合作交流
【過渡】學習一首詩,我們不僅要弄清他的內容情感,還要關注作者的人文情懷,更要品味詩能永恒流傳的意義。我們已經描繪了詩歌的景,更體會了詩歌的情。請再讀詩歌。感悟詩歌的“理”
合作交流——悟道理,析異同
1、思考:結合詩歌中的意象,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示。 預設:a、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b、珍惜光陰、不失時機
C、勇于亮出自我,實現個人價值 (1)、小組討論 (2)、小組交流 (3)、小組展示
點評:剛才大家結合這首詩的意象,獲得了很多的啟示。
1、全班快速朗讀課文
2、思考問題
3、個人競答
學生個人匯報
2
2 這就告訴我們,既可以從整首詩把握,也可以從意象、煉字等角度把握。
【過渡】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是寫文的高手,同時也是寫詩的高手,這不僅讓我們想到他的一首詩叫做《早春》。能背下來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2、請同學們把兩首詩比較一下,說說他們的異同。
(提示:從修辭運用上、抒情方法上、表達情感方面分析比較)
預設:
A、修辭運用上:《早春》運用比喻和對比;《晚春》運用
擬人和比喻。
B、抒情方法上:《早春》直抒胸臆;《晚春》借景抒情。
C、《早春》對春天的喜愛,對生命勃發的贊美;《晚春》
對生命的眷戀。
【小結】通過對《早春》和《晚春》的比較,我們發現,無論是晚
春還是早春,韓愈都能樂觀地面對,春來可喜,春去不可悲。正是
這種豁達的態度、博大的情懷,成就千古芳名。讓我們向韓愈致敬!
四、拓展
【過渡】古人寫詩,善于運用意象。花鳥草蟲,竹梅蘭菊,都
是詩人的愛物。而每一種都具有特別的象征意義,表達出不同的情
感。
結合你所學過的詩詞,舉例說說早春、晚春常用的意象
以及常傳遞的情感。
預設:
早春:
1、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楊巨源《城
東早春》)
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晚春:
1、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綿飄白東風老,
一樹斜陽叫子規。(宋▪ 黃庚《暮春》)
2、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
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宋 ▪ 蘇軾《蝶戀花·春景》)
小結:早春常常運用到的意象有:小雨、小草、春風、鮮花、
新燕、黃鶯,傳遞的情感是對未來的憧憬,對春天的喜愛和
贊美等情感。
晚春常常運用的意象有:楊花、子規、梧桐,通過這些意象
常常傳遞的是一種惆悵、失意、傷感等情感。
展示一: 1、小組討論
結合草樹、楊花等意象說說其中的啟示 2、小組展示
展示二:
1、小組討論 2、小組展示
個人展示積累
3
3 【總結】:花草樹木,造物主為我們造就了多彩多姿的美景,置身其中,徜徉其間,誰能無感于懷?誰又能無動于衷? 多情的文人墨客更是賦予萬物以生命和靈性,于是,暮春的楊花不再悲哀,飄飛的花瓣沒有愁怨。讓我們帶著對生命的禮贊,對生活的樂觀,對美好的眷念,高聲背誦《晚春》。
學生背誦《晚春》
板 書
設
計
晚 春
韓愈
景:花草、柳絮、榆莢
情:對春的留戀,對生活的樂觀 理:珍惜時光,抓住時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