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湖心亭看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12《湖心亭看雪》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湖心亭看雪
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1、雪后奇景的賞析 2、描寫手法——白描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入語
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對西湖情有獨鐘,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同學們能列舉嗎?明代文學家張岱也格外鐘情于西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湖心亭看雪》。
二、預習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崇禎..chóng zhēn 毳.衣爐火cuì 霧凇.sōng 鋪氈.對坐hān 沆碭..hàngdàng 更.
有此人gèng
2
是日更.
定gēng 2、解詞釋義,積累文言知識。 ①俱絕:俱,都。絕,消失。
②是日更定:是,這。 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更定舊時每晚八時左右打鼓報告初更開始,稱為“定更”
③三大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 ④上下一白:全白。
⑤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⑥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 更,還。 ⑦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動詞用。 ⑧及下船:等到
3、解釋句子: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三、文中有一個字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張岱的形象,請你找出來。生答明確“癡”
四、讀美文 悟癡情 張岱的 “癡” 表現在哪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1)“是日更定”——說明時間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說明這是冬季最冷的時候,而且大雪連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聲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靜,沒什么好看的,按理說,應是躲在家里,圍著火爐取暖,作者偏偏此時去賞雪,可見他的“癡”。
3
追問:“湖中人鳥聲俱絕”從哪種感覺來寫?(聽覺)“俱絕”寫出了怎樣的景象?(寫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曠、肅殺、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凍,人鳥瑟縮不敢外出,不敢作聲,連空氣仿佛也凍結了。突出大雪的威嚴。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視覺)二者雖寫法不同,但達到了同樣的藝術效果。)
(3)“獨往湖心亭看雪”——說明張岱是獨自一人挑在這么冷的天,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見他的“癡”,表現他不畏嚴寒的雅興和超凡脫俗的情趣。
五、賞美景 析白描 1、請學生找出寫景的句子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雪景獨特在哪里?
1、“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三個“與”字寫出了天、云、水交融在一起,渾然莫辨,寫出了壯美雪景。
2、請問“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
明確:白描
3、體會白描的好處:師改編擴寫寫雪景的內容
舉目遠望,湖面霧氣繚繞,凝成霜花,彌散在整個天際。水到盡頭天作岸,此時,天,不再高遠,云,近在眼前,與朦朧的遠山,與靈動的湖水,渾然一體,銀裝素裹。視野所及,都是或隱或現的影子:一處淡淡的長堤,一個小的如墨點狀的亭子,一葉細長的扁舟,幾個稀落的如米粒般大小的游人。徜徉這迷幻的仙境,夢入西子懷中,夫復何求?
白描: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即運用墨線勾
4
勒形象,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種畫法。人們將它運用于文學創作的描寫中,就形成了白描手法,即用最樸素、最簡練的筆墨,不事雕飾,不加烘托,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寥寥數筆,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面貌。
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絕妙的湖山夜雪圖,宛如中國畫的寫意山水。
六、鉆文本 品癡心
1、“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建都在南京。遷都北京后,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
2、知識鏈接
張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明末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精于茶藝鑒賞,明亡后不仕,曾參加過抗清斗爭,后“披發入山”著書以終。
3、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 明亡后,“國破家亡,無所歸止, 披發入山, 駭駭為野人。”
“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 ——( 《陶庵夢憶·序》 )
4、《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即寫于明亡入山后,書中緬懷往昔風月繁華,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
5、師小結:“癡”字體現在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癡迷于故國家園的夢憶之中。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古代文人啊,他們在現實中被壓彎了腰,
5
透不過氣來了,于是,他們只有在大自然中來伸一伸他們要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大自然中來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凈的空氣。他們寧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樹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寄情于闊大寧靜、清寒靈動之山水,在這片山水中來尋找心靈的歸依,尋找心智的獨一。
七、比較閱讀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
《湖心亭看雪》
表達感情
描寫手法
八、板書設計 《湖心亭看雪》 張岱
癡行:遺世獨立 癡景:天人合一 癡心:故國之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