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愛蓮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成都市雙流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成都市雙流區
學 科 | 語文 | 課 題 | 《愛蓮說》第二課時 | 執教者 | 馮笛 | |||
教 學 目 標 |
知識 目標 |
|
||||||
能力目標 |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品味文章的意蘊美。 | |||||||
情感 目標 |
|
|||||||
教學重點 |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 |||||||
教學難點 | 學習蓮花的君子品性,體會作者的思想品質和志趣追求。 | |||||||
教學媒體 | 多媒體 | |||||||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 ||||||||
教 學 內 容 及 問 題 情 境 | 學 生 活 動 | 教 師 活 動 | ||||||
一、教學導入。
1.體現作者愛蓮花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外形 (3)香遠益清——香氣 (4)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風度氣質
|
帶著“愛”的感覺朗讀題目 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來賞析。 學生通過蓮花的各個方面來找與之相似的君子品性。 學生分別找出牡丹、菊花的象征義。 學生朗讀小故事,以小故事加深印象,體會作者的君子品性。 |
初步體會作者對“蓮”的喜愛,感受愛意。 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淤泥”、“清漣”都是生長環境;“通”、“直”指的都是蓮的外形;“香”指的是香氣,“亭亭”“植”都是蓮的體態,即風度氣質。 學生不容易找的到與之相似的君子品性,所以教師也要從關鍵詞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比如“濯清漣而不妖”,“妖”本身的意思是“不正派、艷麗”,首先要跟學生解釋為何這里會有“妖”的感覺。因為“清漣”指“微波蕩漾的清澈的水”,清且漣的水是富于光彩的,給人以流動之感,這樣富于水光的流動之物常讓人覺得輕浮冶蕩,就會令人覺得“妖”和“媚”,比如“水性楊花”、“春心蕩漾”這些詞語就是證明。但是這里的蓮花,在花光和水波的蕩漾之間,卻沒有給人一種目眩神迷的迷離之感,也沒有令人感到妖媚,所以顯得莊重質樸。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