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關雎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詩經兩首之《關雎》成都棠湖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詩經兩首之《關雎》成都市雙流區棠湖中學
關雎
一、《詩經》:尋歌——采詩——成經
1、自由朗讀詩歌。
2、導入:正值春天,春光滿,詩情也盛,正宜讀詩。今天我們來讀一讀古詩,讀一讀《詩經》。這是我們第一次讀《詩經》,讓我們先從“詩”的前身漫談漫談——“歌”,民歌。在第一單元我們接觸到了陜西民歌信天游,它的特點是——與生活緊密相連,接地氣。先民的民歌也是如此:勞作、徭役、戰爭……是先民的生活內容,種種情緒也由此滋生,隨之表露在口頭相傳的山歌里。所謂: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
先民們在歌聲中寄托自己的生活,統治者也發覺了民歌展現民情的特質,覺得能“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于是創設了一個官職“采詩官”,以求借助詩歌達到政治的上下通達。
也是春天里,田野上,水漲起來了,花都開遍了。采詩官搖著木鈴鐺,揣著筆墨紙本,漫山遍野地逛。聽見山間誰家小伙子唱情歌求愛啦,誰家婦人唱婆家對自己不好啦,田頭誰家莊稼漢一邊趕牛一邊哼曲子唱莊稼長得好啦,就掏出包袱里的小本子,記下來。這就是,采詩。是不是比采花浪漫 采詩官們將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記錄下來,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采詩之集頗得后世漢武帝看重,將其與《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于是后稱《詩經》。
從民間采下來的這部分詩作就收入進《詩經》的“風”這一類——即課本提到的“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除“風”而外,還有“雅”“頌”兩類。相關知識大家可以后續閱讀積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經》開篇,《關雎》。
二、《關雎》
1、自由朗讀《關雎》。【要求】①讀準字音,讀出節奏;②發現詩歌的語言特點。
(1)按章抽讀,展示語音、節奏。
(2)發現語言特點
【明確】
雙聲疊韻,語音優美;——讀時雙聲疊韻詞發音飽滿
四字一句,兩字一頓;——二二節奏鮮明
句內押韻,音調和諧;——韻腳拉長
重章疊句,回環往復。——力圖讀出回環的音樂之韻。
2、結合注釋,譯讀詩歌。
(1)抽譯詩歌。
(2)展示譯文,默讀瀏覽。【提問】這里展示的是前兩章的譯文,與之前大家的翻譯相比,這篇譯文有何優點?(押韻、句式整齊,仿佛就是詩)
那么什么樣的譯文算是好的譯文呢?譯詩:不變原意,要準確;不改原韻,要詩味。
(3)展示兩個版本的譯文。【提問】兩個版本的譯文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依照喜歡的語言風格,續譯《關雎》第三章。
好的譯文其實是對詩歌的再創造,有時甚至能夠為原作增色。希望大家能在后續學習《詩經》的過程中更多地嘗試去琢磨使用,把古老的作品讀出自己的色彩來。
3、譯詩是進入詩作內核的敲門磚,打開這扇門,我們來簡要概括本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提示】:人物、事件
(1)抽問概括,引導點明原文。
心生愛慕——朝思暮想 求而不得 寢食難安——【想 象】熱戀時光 婚禮場面
(2)事件曲折,情感也自有波折。明確情感的變化。
怦然心動滿腔愛意——讀出帶著微笑的愛意:柔、慢(情意繾綣,有如脈脈流水“憶君好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追慕心切相思之苦——讀出帶著急切的追慕:快、揚(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讀出帶著苦意的相思:低、緩(心似浮云,身如飛絮,氣若游絲)
因愛生幻歡快喜悅——讀出帶著喜悅的夢幻:輕、快(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