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延續文化血脈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第一框《延續文化血脈》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延續文化血脈》教學設計
課題 延續文化血脈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年級
學習 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中華文化的產生、內容和意義;傳統美德的內涵;
能力目標:通過案例分析,訓練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
屬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點 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中華文化觀,培養學生生活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意識 難點 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價值 教學環節 目標與內容 教學方法 融合點與軟件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以《中國詩詞大會》形式引入,讓學生說出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
詞。讓學生理解傳統節日之所以能傳承至今,因其本身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認同,在此基礎上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引出本課延續文化血脈。
情境教學法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與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詞,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另一方面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利用pad的搶答功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學生喜歡的熱門節目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到文化需要傳承。
自主學習 整體把握 預習導學案
中華文化的內容和意
義;如何肩負傳承文化使命;美德的含義和內涵;如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教師檢查導學案預習情況。
自主學習
有了導學案的引領,學生有了目標,學習的熱情高,主動學習,學習效率會有很大提高。
學生將導學案以拍照形式上傳,隨機對比四位學生的進行展示,并及時給予評價。克服了傳統教學無法關注每位學生的不足。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探究一:探索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
化
1. 中華文化的形成 2. 中華文化的內容 3. 中華文化的特點
直觀教學法——圖文并茂 傳統文化知多少。學生利用pad去查閱遼寧省傳統文化,包括建筑文化—故宮,遼寧鼓樂,民間特色文化—凌源皮影戲,莊河剪紙,遼寧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隅,以此延伸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情境教學法
故宮作為文化遺產是否需要保護?學生就文化遺產的作用進行討論,從而引導學生自覺傳承傳統文化。
利用pad收集資料,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探究二:傳承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2、文化自信有底氣,要堅定文化自信。
微課教學法 播放微課,教師親自去九一八
歷史博物館錄制視頻,向學生介紹九一八事變作為抗日戰爭的開始,在今后長達14年的抗戰中形成的革命文化。 微課的使用,打破了課堂的限制,讓學生身臨其境般的去感受在革命戰爭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探究三:青少年肩負的文化使命 增強文化自信,肩負文化使命 情境教學法 播放視頻《中華之魂》,讓學
生觀看5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優秀文化,堅定文化
自信。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視頻動畫,讓學生感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從而堅定文化自信。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探究四:中國傳統美德的學習者 中國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情境教學法 學生講一些傳統美德故事展示中華傳統美德的豐富內涵。 直觀教學法 將美德的成語和名言警句與其蘊含的美德內涵進行連線。 教師利用pad的互動教學軟件,讓學生完成連線練習,幫助學生理解美德的內涵。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探究五:中國傳統美德的踐行者 1.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 2.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 人物故事賞析法 選擇朱子家訓傅雷家書片段,學生齊讀,一方面通過名人家書展示中華傳統美德已融入到血脈之中,另一方面也體現其一脈相承的特點。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家風家訓,
從分享如何做美德少年中感悟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
學生伴隨音樂大聲朗讀,感悟家書中家風,并分享自己的家風家訓,強調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 階段小結 鞏固提高
總結性學習 中華民族根:①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特點;②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③弘揚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④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美德萬年長:①中華傳統美德的產生、內涵;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原因③如何弘揚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階段小結,知識再現,可以鞏固記憶,加深印象,從而突破重難點。 利用pad的互動教學軟件功能,讓學生進行總結歸類。
檢測提升 鞏固遷移
反饋練習
及時反饋練習,突出重難點,了解學習效果。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采用一體機的師生互動,將習題推送給全體學生,作答、
提交、師檢查學習成果,隨時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師畫“中國心”,插上文化和美德的翅膀,讓學生在實現中國的道路上越飛越遠。 黑板上畫圖總結
教學反思 《延續文化血脈》一節的知識較為繁雜,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
本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利用智慧教室使學習內容更加趣味化;利用微課教學使課堂內容更具延展性;利用圖片使學習內容更加形象化;利用動畫視頻使靜態的內容動態化;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入到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不足之處如下:(1)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不足。無論是導學案還是課堂內容的分組討論都是按照我的設計進行的,這說明自己對全開放教學仍有一定的顧忌,不敢放手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己學。
(2)對學生的評價意識和能力有待強化和提升。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如果教師能夠適時、適度的進行評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倍增,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但從整堂課來看,我的點評比較單一,需要進一步提升。
(3)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關注不夠。智慧課堂雖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有個別學生像是旁觀者,始終沒有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今后教學中要更多關注“課堂邊緣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