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做更好的自己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框題《做更好的自己》遼寧省 - 撫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框題《做更好的自己》遼寧省 - 撫順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第三課第二框題《做更好的自己》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依據課程標準“成長中的我”中的“自我認識”和“自尊自信”。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
本節課是第三課《發現自己》的第二框內容,通過前一節課《認識自己》,學生在掌握如何認識自己的方法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如何接納自己的全部和欣賞自己的獨特,引導學生能通過揚長避短、主動改正缺點和激發自己的潛能等方法去做更好的自己。
二、學情分析
進入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認識自我是他們極感興趣又需要恰當引導的問題。同時,初中生又十分注重自我形象,往往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本課在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學會用理性的態度去面對他人的評價,接納自己、完善自己、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三、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以積極的態度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能力目標:能夠接納自己,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評價;掌握改正缺點、激發潛能的方法。
知識目標:明確一個人要接納、欣賞自己的具體要求;明確做更好的自己可以落實的行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接納、欣賞自己,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教學難點:學會揚長避短,并改正自己的缺點。 五、教學方法
本課通過談話法,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借助多媒體課件提供素材,通過分析現象或問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課堂討論,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澄清
- 2 -
模糊認識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設疑探真相,教師析因導新課
【教師】一個小小的柱子,一根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你覺得可能嗎?
〖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可能。
【教師】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那些訓象人在大象小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習慣了,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易掙脫鏈子時,也不會掙扎。現在大家明白了為什么一頭大象會被細細的鏈子栓住,因為看到鏈子就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掙脫,對自己能力的認識被局限在小時候,當我們對于自己的認識過于局限的時候,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發展呢?正確認識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做更好的自己》(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一個有趣的問題,引發同學的猜想,都認為不太可能,但卻是事實,教師解釋事情真相,同學明白其中道理,教師進而導入新課,情境的設置,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真相的興趣。
(二)圖片分析明道理,接納自己長智慧 多媒體出示一組特殊圖片:殘奧會的鏡頭。 【教師】(1)這組照片特殊在哪?
〖學生〗這是殘奧會比賽的鏡頭,都是殘疾人在參加比賽。 【教師】(2)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的感受或最打動你的是什么。
〖學生〗用佩服、難過、同情等詞語描述此刻的感受。他們的努力、堅持等打動我。
【教師】對于我來說,當我看到這些運動員能夠站在這里,有這樣的表現和成績,最打動我的是他們面對生活的態度。這源于他們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試想,當一個人面對身體上的缺陷的時候,從心理上講,最先要做到也是最難做到的是什么?
〖學生〗面對自己、接受自己。
- 3 -
【教師】身體上的缺陷和自身的缺點雖然程度不同,但要正確面對,需要的態度是一樣的——接納自己(板書)
【教師】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提出過這樣的哲學觀點“除了思想之外 ,沒有任何東西在我們的絕對掌控之中”我們可以不完美,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不會接納我們的不完美,除了我們自己,掌控我們自己的命運從接納自己開始。
〖學生〗理解名言
【教師】接納自己滿意的部分是容易的,當接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需要怎樣的心態?
〖學生〗樂觀、勇敢、堅強„„。
【教師】樂觀的心態從哪里來?有個小品中有句臺詞:不要總想自己沒有啥,要想想自己擁有啥。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有樂觀的心態?欣賞自己的優點。(板書)
【教師】善于發現事物積極的一面并進而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是一種智慧。 設計意圖:通過非常直觀的圖片展示和教師的步步引導,讓學生明白我們可能不完美,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不會接納我們的不完美,除了我們自己,所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從接納自己開始。
(三)劇情回顧知釋懷,欣賞自己懂樂觀
【教師】與同學們一起回顧電影《催眠大師》劇情:主角分別是一位心理醫生和一位心理疾病的患者。患者生病的原因是他最愛的人在一次車禍中去世,他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全力挽救造成的,所以也非常自責,生活中自殘,甚至輕生,于是他的父母找來一位心理醫生,在治療中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不能被治好,而是不想被治好,因為我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原諒我。”這時心理醫生說了這樣一句話“對,沒人能原諒你,除了你自己。”
【教師】患者之所以很痛苦,原因是放不下什么? 〖學生〗過去,他認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
【教師】你有沒有犯過錯誤,做出過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學生〗有。
【教師】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對于自己的錯誤涉及個人隱私,我們不分享,但請大家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糾結于過去的錯誤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有沒有意義?
〖學生〗沒有意義,我很后悔當時做過的事„„
- 4 -
【教師】所以接納自己,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目的是放眼未來,做更好的自己。怎樣做更好的自己,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在同學們對電影對白直觀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經歷談感悟,更聯系生活實際,教學效果更好,達到情感目標教育。
(四)合作探究挖潛能,樂觀向上做自己 【教師】你認為成為一名歌手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學生〗良好的素質、過硬的唱功、嗓音要好、漂亮(帥氣)的外表等。 【教師】出示一張圖片,你認為她成為歌手的可能性大嗎? 〖學生〗幾乎不符合條件,不可能。
【教師】在她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視頻。 〖學生〗看視頻。
【教師】就像大家的看法一樣,當她登上舞臺時受到了所有人的質疑,接下來„„,她不僅用自己第一次亮相打動了當場的評委,而且一路過關斬將奪得了當年達人秀的冠軍,獲得全球關注,同年推出她的專輯奪得全球銷量冠軍。她就是名噪一時的蘇珊大媽。她的成功從客觀上講成為歌手的條件中哪個條件最重要?
〖學生〗實力。
【教師】從蘇珊自身來看,是什么讓她取得成功的?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同學在組內彼此交換意見、想法、觀點,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直接原因就是唱歌是她的強項、特長,她發揮了她的優勢,間接原因就是她有她的追求、有她的夢想,她通過參加比賽來證明自己。
【教師】蘇珊不年輕、不漂亮,她之所以成功,用四個字概括就是——揚長避短。(板書)
【教師】說到短,也就是缺點,每個人都有缺點“人無完人”。有些所謂“缺點”無法改變,要接受,也可以揚長避短,但有些缺點是可以改變的,比如我們很多人有拖延的毛病,改變的方法是不貪圖眼前的享受。缺點可以不分享,但改正缺點的方法是值得分享與借鑒的,你有哪些改正缺點的的方法可以介紹給大家,請同學們先小組討論。
〖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改正缺點的方法。 【教師】重方法指導,重情感教育。
- 5 -
【教師】避短要改正缺點,揚長又要求我們怎樣做呢? 〖學生〗發揮長處,挖掘潛能。
【教師】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都有巨大的潛能,不斷提高自己就要不斷挖掘潛能。
設計意圖: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達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目的,利用小組展示的形式實現資源共享,以具體的事例增強形象性,降低理論上的難度,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五)小結梳理情感升華
【教師】小結升華:性格決定命運,命運可以被掌握,可以被改變,取決于我們的心態,愿每個同學擁有像花一樣的人生。
〖學生〗談體會、收獲。
設計意圖:學生談體會、收獲,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達成情的反饋,適時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