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少年有夢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一課二框《少年有夢》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一課二框《少年有夢》廣東省優課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一課二框《少年有夢》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主動鍛煉個人心理品質,磨礪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狀態。”“自尊自強”部分:“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2)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學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二節課,本課內容《少年有夢》在第一節課《中學序曲》基礎上,進一步和學生一起探討夢想的意義,以“織夢—追夢—圓夢”為主線,鼓勵學生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引導學生探尋夢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激勵學生用努力架起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變的生活信念。
2、學情分析:
對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中學時代是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所以他們也將在中學時代去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但是面對中學生活中蘊藏的機遇與挑戰,他們要樹立什么樣的夢想?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何看待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這些問題需要在本節課中幫助學生澄清。
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夢想的力量,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體會個人夢想與時代脈搏、中國夢之間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在追夢過程中,形成堅持努力的信念和不服輸的品質。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編織與個人目標相契合的夢想的能力;正確認識把夢想變成現實需要付出努力,初步具有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材料、解析觀點的能力。
知識目標:
知道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懂得擁有夢想的重要性,知道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夢想。掌握實現夢想的方法,懂得努力就有改變的道理。
【教學重點】有夢就有希望,努力就有改變。 【教學難點】如何確立并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活動探究、體驗教學、自主學習、小組討論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視頻:兒歌《種太陽》 教師設問:大家猜猜看他為什么要播種太陽?
“種太陽”是為了讓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變得溫暖又明亮,這他一個可愛的夢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夢想這個話題。
學生聽兒歌,思考回答
以有趣的兒歌導入,讓大家聽到一個小男孩“種太陽”的夢想,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引導大家共同來探討夢想這個話題。
講授新課
1、敢于有夢
1、敢于有夢
(1)結合《種太陽》的兒歌設問:“種太陽” 這個夢想會不會太異想天開?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夢想即使遙不可及也沒關系,只要敢于有夢。
(2)設問:同學們,你們有夢嗎?你的夢想是什么?
學習分析
學生分享
通過分析和學生分享自己的夢想,引導學生認識
什么是夢想,也進一步思
考編織自己的夢想,鼓勵學生要敢于有夢。
3
學生暢所欲言:我的夢想是什么?鼓勵學生要敢于有夢。
(3)歸納分析:1、什么是夢想?(板書) (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
歸納整理 講授新課
2、勇于追夢
2、勇于追夢
(1)學生理性思考:說說我為什么要有夢?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夢想,舉例談談夢想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有何意義?
(2)多媒體播放視頻:《女排精神》并介紹女排隊員郎平的事跡。
設問:①看了視頻,同學們你能不能猜到
郎平的夢想是什么?(作為隊員的夢想:打好排球,爭當世界冠軍;作為教練的夢想:帶領中國隊走向世界冠軍)
②郎平的夢想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從對個人和對國家民族的不同角度分析,進一步認識到夢想的巨大作用。
(3)多媒體出示素材: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請學生分享屠呦呦的事例。
舉例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夢想不僅對個人有積極意義,對國家民族甚至對整個人類社會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生思考,舉例分析
觀看視頻,思考
分析
學生分享事例和看法
學生根據自己的夢想,分析夢想的意義,更具有切身體會。
用剛剛過去的2016里約奧運會的事例,體現本課關注時事熱點,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特點,通過案例讓學生感受夢想的重要性,也讓學生再次學習中國女排精神,并引導學生將這一偉大精神用于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
選擇振奮國人的諾貝爾獲得者屠呦呦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夢想不僅對個人有積極意義,對國家民族甚至對整個人類社會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也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
4
(4)教師設問:如果夢想不能實現,夢想還有意義嗎?
夢想雖與現實有差距,但是人類的進步需要有夢想。有夢想,就有希望。
(5)歸納小結:2、夢想的意義(板書)
思考、回答
歸納整理 對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承,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
通過問題思考,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夢想與現實的關系,鼓勵學生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
引導學生回歸課本,落實基礎知識。
講授新課 3、勤于圓夢
3、勤于圓夢
(1)請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名人或偉人如何實現夢想的故事。并引導學生思考分析:他們是如何實現夢想的?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如有學生分享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年僅12歲的周恩來看到了許多中國人備受外國殖民者欺凌,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婦女,她的親人在外國租界地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很氣憤,但誰都不敢怎么樣。周恩來深切感受到“中華不振”的悲哀,所以之后他立下了要為“為中華之
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理想,并為之而奉獻畢生精力。
設問:周恩來確立夢想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學生分享事例 思考,分析,向榜樣學習
這個活動是本課的一個重難點所在,這么設計的目的是充分相信學生,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搜集介紹例子,并從中獲得圓夢的法寶,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更多勵志的啟示。通過此活動,幫助學生懂得如何確立自己的夢想,明白努力就會有改變,鼓勵學生要勤于圓夢。
5
夢想的確立,與他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指明他前進的方向,也與我們國家與時代緊密結合。
如有學生分享無臂鋼琴師劉偉的事例:劉偉10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雙臂,12歲時開始學習游泳,并加入了北京市殘疾人游泳隊 。劉偉14歲時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 ”上獲得了兩金一銀的成績。劉偉16歲時學習用腳打字,19歲開始學習用雙腳彈鋼琴,僅用一年即可彈奏出相當于手彈鋼琴專業7級水平的鋼琴曲《夢中的婚禮》。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以及“隱形翅膀 ”的稱號。劉偉也曾遇到許多挫折,但他總說“我覺得我的人生中只有兩
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 設問:他實現夢想的歷程,你覺得有什么我們可以借鑒的嗎?
要有努力的生活態度,努力,是一種
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
是對自我的堅定和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
需要堅持。要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
中。只要堅持努力,多大的絆腳石也會變
成墊腳石。
(2)教師準備勵志的例子可做適當補充。
(3)歸納小結: 3、如何實現夢想? (1)夢想的確立
歸納整理
引導學生回歸課本,落實基礎知識。
6
(2)用“努力”去圓夢 (3)„„(板書)
拓展空間
我的努力計劃
生活中你會為實現夢想付出怎樣的努力?
思考制定自己的計劃
多媒體呈現溫馨提示,給予學生具體的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制定自己的“努力計劃”,并懂得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課堂小結 1、全班詩朗誦:《放飛夢想》。
2、多媒體再次呈現板書設計。
3、隨堂練習
學生朗誦 梳理知識 做練習
以激昂的詩歌朗誦與學生共勉,總結本課所學,并再次鼓勵學生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
多媒體再次呈現板書設計,帶領學生再次回顧本課所學知識,讓知識點落到實處。
鞏固提高。
五、板書設計
二、少年有夢 1、什么是夢想? 2、夢想的意義 3、如何實現夢想? (1)夢想的確立 (2)用“努力”去圓夢 (3)„„
第二框 少年有夢
一、單項選擇題
1、一粒種子,蘊含著世代相傳的夢想。沈克泉為解決家鄉人們吃油難問題,有了改良培育出產量高的油菜品種的夢想,鄉親們都嘲笑他“泥腿子想當科學家”,但他毫不在意,和兒子沈昌健經過艱辛努力,繁育的“貴野A”不育系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這表明 ( )
A.人生有無夢想并不重要
B.夢想的激情帶給我們前進的動力
C.只要有夢想,就能成為科學家
D.人們都要樹立培育優質油菜品種的夢想
2、著名化學家李比希小學時,有一天,校長間他:“你將來打算干什么呢?”他響亮地回答:“我想當一名化學家。”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堅持不懈地向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終于成為著名的化學家。這主要說明( )
A.少年的夢想都反映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B.少年的夢想要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C.少年的夢想要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
D.只要人生目標明確就一定能夠實現夢想
3、右列對右面漫畫《感悟夢想》認識正確的有( )
①夢想的實現是一個過程
②實現夢想,需要我們把夢想轉化為具體的目標
③夢想的實現過程是一帆風順的
④實現夢想,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習近平主席曾經勉勵青少年說,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從西游記到凡爾納科幻小說,飛船、潛艇今天不都有了嗎?有夢想,還要腳踏實地,好好讀書,才能夢想成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少年時代是一次放飛夢想的機會
②只有青少年需要夢想
③夢想帶給我們動力,努力才會帶來改變
④只要好好讀書夢想就能實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5、23歲的邱波站上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子單人10米跳臺,這是他實現奧運金牌夢想的最后機會。4年前,邱波以一枚銀牌結束了自己首次奧運之旅。對此,邱波卻認為:“在我心里,偉大的定義不是金牌,而是繼續努力!”邱波的言行告訴我們( )
①努力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②繼續努力是失敗者的專有的權利
③努力是對美好的不懈追求的信念
④努力是失敗后重新再來的勇氣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為我們進行首次太空授課的王亞平,小時候的夢想是能夠做一名飛行員,參軍后又立志成為女航天員。從一名普通士兵到航天英雄,在迷茫與失敗面前,她一直相信,只要堅持與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夢想。而在夢想成真的那一刻,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融合時的驕傲和自豪。這啟示我們 ( )
①要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②只要夢想足夠遠大,就一定能獲得成功的人生
③學會用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去成就夢想
④我們共同享有同祖國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簡答題
7、12歲時,周恩來在沈陽的東關模范學校讀書。有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即立志。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生劇烈變動的時期。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么?”有人回答:“為名利而讀書。”還有人回答:“為做官而讀書。”而周恩來卻響亮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麗讀書!”一句響亮的誓言,一個遠大的志向,激勵著周恩來為了民族的獨立、國家的振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周恩來的志向具有怎樣的特點?這對他的人生道路產生了什么影響?
8、阿里巴巴創辦者馬云,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大學考了三年才考上;想讀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功了。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在美國上市以后,集團主席馬云的個人資產增至257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4位。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1)在馬云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馬云經歷諸多失敗,為何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3)馬云的成功對我們追尋自己的夢想有哪些有益的啟示?
參考答案
1、B 本題考查學生對夢想的理解。沈克泉父子不懼他人的嘲笑,努力實現夢想的過
程,體現了夢想的積極作用,B符合題意,A觀點錯誤;C的觀點絕對化;人們的夢想各有不同,D錯誤。
2、C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少年夢想的特點。李比希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地向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說明C符合題意;A、D觀點絕對化;B觀點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
3、B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夢想的實現過程。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解讀漫畫意思,選項③過于絕對,故選B。
4、C糊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夢想的實現。題干中關鍵信息“青少年要敢于有夢”,說明①符合題意;“有夢想,還要腳踏實地,好好讀書,才能夢想成真”,說明③符合題意;②④觀點表述錯誤,應排除。故選C。
5、D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努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在我心里,偉大的定義不是金牌,而是繼續努力”,這啟示我們努力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因此,①③④符合題意;②觀點錯誤,努力是人人都應具備的生活態度。故選D。
6、B本題考查學生對個人夢想特點的理解。材料中“感受到了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融合時的驕傲和自豪”說明①④符合題意;“只要堅持與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夢想”說明③符合題意;②觀點絕對化,應排除。故選B。
7、參考答案:①少年周恩來的志向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他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
②少年時的志向成為他前進的方向,帶給他前進的動力,不斷激發他生命的熱情和勇氣等。
8、參考答案:
(1)堅忍的毅力;敢于面對挫折的勇氣;堅定的信念;腳踏實地;等等。
(2)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生命的激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
(3)①樹立遠大的夢想。②通過努力拉近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③珍視當下,把夢想轉化為具體的目標,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上。④不斷堅持,將進取變成一種信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