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質災害,以滑坡與泥石流,災害為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五地質災害—以滑坡與泥石流災害為例-福建省 - 莆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地質災害
——以滑坡與泥石流災害為例
【學習目標】
1. 目標確定
高一學生雖在初中時已學習過一些自然災害的知識,也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一些常見災害帶來的危害以及某些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措施,但對人類活動導致災害加劇或發生的具體機理不了解,缺乏對生活中災害現象的關注,缺乏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系統理解和思考。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求,可以通過分析真實案例,通過多尺度區域內容學習,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方式,學習災害的成因,認清人地關系,提高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2.學習目標
(1)通過分析真實案例,能夠歸納和比較滑坡、泥石流的內涵;結合材料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夠認識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并運用綜合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多尺度、多角度的區域內容學習,能夠認識滑坡與泥石流災害在不同區域造成的不同危害;通過畫圖、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夠提高動手操作等實踐能力。
(3)通過關注滑坡、泥石流災害,能夠提高保護環境
2 / 7
的意識,增強愛鄉、愛國的情感,增強避災、防災意識,學會生存與發展,堅定科學發展觀,形成人地關系的正確價值觀。
【學習活動】 1.設計思路
本節課通過觀看新聞視頻《金沙江山體滑坡堰塞湖搶險緊張進行》來創設真實情景,通過“說明金沙江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描述滑坡的內涵”“比較滑坡與滑坡災害”“分析當地發生滑坡災害的原因”“推測當地會不會發生泥石流災害”“滑坡與泥石流的異同點分析”“不同區域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原因探究”“中學生在避災、防災中的措施探討” 等問題串聯整節課。每個學習活動根據這些問題而展開,從了解滑坡、泥石流災害開始,重點深入分析災害原因,再從原因上找到對策,通過概念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的不同階段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提高學科核心素養。 2.學習活動設計 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 學習活動 學習資源
第1 環節
通過分析真實案例,歸納和比較滑坡、泥石流的內
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滑坡與滑坡災害的內涵。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看圖描述滑坡與滑坡災害的內涵。 新聞視頻;課件(導學案)上的圖片—滑坡的發生過
3 / 7
涵。 程。
第2 環節
結合材料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運用綜合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多尺度、多角度的區域內容學習,認識滑
金沙江沿岸地區材料簡介;泥石流模擬實驗;中國山脈分布圖、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中國植被分布圖、中國河流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福建省地形圖、滑坡、泥石流災害分布圖。 閱讀材料,思考金沙江沿岸地區為什么會發生滑坡災害;觀看實驗視頻,記錄實驗過程,探討實驗結果;思考滑坡與泥石流的異同點;把浙江的滑坡、泥石流災害與全國其他地區相對比,進行原因分析。
導學案內的文字材料;實驗視頻;不同類型的地圖。
4 / 7
坡與泥石流在不同區域造成的不同危害。
第3 環節
通過畫圖、角色扮演等活動,提高動手操作等實踐能力。
滑坡、泥石流災害帶來的影響;山地露營選址圖、山地景觀圖。 說出中學生為了聲援當地災民可采取的措施;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選擇合適的露營地;在山地景觀圖上畫出逃生路線圖;進行分角色探討。
導學案內的練習題;山地等高線地形圖;山地景觀圖。
【學習評價】 序號 評價目標 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評價方法
思考金沙江堰塞湖的形能夠回答出金沙江堰塞
提問
5 / 7
第1環節
通過分析真實案例,歸納和比較滑坡、泥石流的內涵。
成原因;描述滑坡的內涵,思考滑坡與滑坡災害有什么區別。
湖是因為山
體滑坡阻塞而形成的;能夠細心讀圖并看出圖上的時、空變化及了解圖上因房屋、樹木的損毀造成了滑坡災害。
第2環節
結合材料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運用綜合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自
結合材料,思考滑坡災害的形成原因;認真觀察實驗,填寫實驗記錄并探討“泥石流的形成條件”;思考滑坡與泥石流的異同點;思考浙江會不會發看材料過程中能夠及時找出材料里的關鍵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一邊認真觀察實驗,一邊及時填寫實驗記錄;積極參與討論;能夠說出泥石流的形成
課堂觀察、提問、學生討論
6 / 7
主學習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多尺度、多角度的區域內容學習,認識滑坡與泥石流在不同區域造成的不同危害。
生滑坡、泥石流災害并說明原因;對比分析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災害與全國其他地區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異同點。 條件,能夠將泥石流與滑坡進行準確對比;能夠綜合分析浙江省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形成原因并與全國其他地區的滑坡、泥石流災害進行對比。
第3環節
通過畫圖、角色扮演等活動,提高動手操作等實踐能力。
思考中學生聲援災民可采取的措施;找到合適的露營地;從政府、群眾和工程師的角度探討在災害發生前后可能夠說出為了聲援災民采取的不同措施;能夠解決露營選址問題;能夠從不同的角色角度思考防災、減災問
提問、練習測驗、課堂觀察、學生互評、學生討論
7 / 7
以采取的措施。
題,積極參與討論。
【授課教師反思】
本節課三個環節目標明確,從“滑坡、滑坡災害、泥石流”等概念學習到“滑坡、泥石流災害原因分析”、“滑坡、泥石流的異同對比分析”和“不同區域的滑坡、泥石流原因對比分析”等探究學習,再升華到“政府、群眾、工程師對避災、防災采取措施的探討”分角色扮演及中學生露營地選擇、逃生路線的選擇、采取措施聲援災民等體驗學習,環環相扣,學生基本上能達成預定的目標。若條件允許,能在課堂上讓學生親手進行實驗探究會更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