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當今城市建設,城市建設開發,古建筑的保護
所屬欄目:高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關注當今城市建設—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筑的保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關注當今城市建設—城市建設開發與古建筑的保護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提出: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靈活利用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增強美術教學與當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聯系。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理解。應創造性地使用美術教科書,根據學生、學校和當地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改變和再創造。
本課力求體現美術課程標準的精神,在課程設置上引導學生將鑒賞與體驗相結合,以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胡同在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價值;提高學生對于北京胡同的關注、保護和傳承的意識。
在課前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訪考察了南鑼鼓巷、煙袋斜街、菊兒胡同、雨兒胡同等胡同街巷,借助網絡資源查找和收集相關材料。學生用PPT展示和視頻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并相互交流和分享了自己對于北京胡同保護現狀的感受。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逐步提高了美術鑒賞力,同時也形成了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理論依據
本課以皮亞杰的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依據,采用支架式教學、情境教學,布置教室環境,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的功能,利用公益廣告、照片、圖片等,把學生代入問題情境。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課堂講授,利用QQ群,網絡問卷等形式,開展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輔助學生自主完成意義建構。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建筑欣賞單元中的最后一課,在前面三課中,學生對建筑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認識,對建筑藝術的表現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夠領會中外建筑經典范例的藝術特征和不朽成就。本課關注的是當今城市建設中的古建筑保護問題,探討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這是當今城市建設開發中都會遇到的普遍問題,也是城市規劃與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題。本課分為三部分:保護古建筑的原因、城市特色與古建筑的關系以及如何協調城市開發與古建筑的保護。其中,充分認識古建筑的價值是對其進行保護的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旨在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文物古跡的價值,懂得保護身邊的古建筑,盡早樹立起尊重文物、尊重歷史的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1、掌握的知識、技能包括:
較好地掌握了網絡信息的檢索和重組,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愿意自己去探索是什么和為什么。在前面鑒賞方法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對建筑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認識,對建筑藝術的表現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夠領會中外建筑經典范例的藝術特征和不朽成就。
2、未掌握的知識、技能包括:
對知識的獲得普遍存在惰性和依賴心理,自主和探究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3
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代入情境;利用線上交流方式,共享學習資源;利用網絡問卷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利用學生自己展示的方式,培養學生自己生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技術準備
標配錄課室、雙機位錄課設備、投影儀及屏幕、電腦、電子教鞭及PPT翻頁器;學生自備可上網的移動設備;校園公共WIFI。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
1、城市建設發展與古建筑的保護在當今城市發展中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容易讓學生覺得與自己距離很遠。在上課之前,我們組織學生對南鑼鼓巷、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讓學生感受到這就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增加了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
2、在以往的教學中,進行小組活動時,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容易參與度比較低。為了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我們在小組活動時進行了細致分工,每個人都是小組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增強了團體凝聚力,也保證了后期小組展示的質量。
3、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容易失去目標,這就需要有一份考察報告作為學生進行實踐調查的扶手,幫助學生理清方向。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古建筑的價值,認識到保護古建筑的必要性;
2.關注城市建設與古建筑保護之間的矛盾性與相互依賴性,了解二者的關系; 3.獨立思考如何協調處理好城市建設與古建筑保護之間的問題; 4.學會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尋找解決方案。
過程與方法:
采用支架式教學、情境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課堂講授,開展探究性學習、合作學習,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輔助學生自主完成意義建構。
8
講授新課
【課堂活動】:我們都生活在北京,大家想一想,依據這些價值,還有哪些古建筑能稱得上是北京的名片呢? 【提問】: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拿出手機搜一搜,把這些古建筑的照片,編輯上它的名字,發到我們的QQ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書】:古建筑的價值:
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
【提問】:你為什么覺得這座古建筑可以稱得上是我們城市的名片?它包含了哪些價值? 【教師總結】:
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進行引導:天安門不光具有歷史價值,還具有情感價值。
【板書】:情感價值
【教師總結】:頤和園不光具有藝術價值,還具有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 【板書】:文化價值、使用價值
【學生活動】:
使用手機搜索功能,搜索北京的古建筑圖片,發送到QQ群里與大家共享。
【學生回答】:
學生1:天安門,是我們北京的名片,它見證了我們中國的歷史,具有歷史價值。很多游客到了北京首先就回來看天安門,還有兒歌叫做《我愛北京天安門》,它不光具有歷史價值,還承載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生2:頤和園是我們北京的名片。它是皇家園林的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藝術價值,是皇城文化的縮影。最初,它只是帝后嬪妃消閑避暑的夏宮,現在作為公園對外開放,繼續發揮著它的作用。:
用逆向思維和問題引導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古建筑價值的理解。
社交軟件QQ群
3分鐘
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9
課堂活動
三、 如何協調城市建設開發
與古建筑保護? 【過渡語】:北京是六朝古都,這里不僅有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富麗的頤和園,更多的是那成百上千的胡同小巷,它們就像這城市的脈絡,承載著我們悠久的文明。 上星期我們組織大家到南鑼鼓巷、煙袋斜街、菊兒胡同和雨兒胡同,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下面就請小組代表把考察的結果帶給大家。
1、胡同保護的現狀 南鑼鼓巷 【教師點評】:
作為古老的居住區,它的歷史價值已經被商業價值所取代,過分的商業化,使這里的傳統氛圍越來越淡。
煙袋斜街 【教師點評】:
雖然煙袋斜街舊時也是一條商業街,但如今它特有的文化價值早已煙消云散,這里的店鋪不僅沒有特色,而且很多和南鑼鼓巷雷同,熱鬧依舊卻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菊兒胡同 【教師點評】:
就像同學所說的,菊兒胡同的改造工程,注重了新建筑與歷史環境相協調,新建筑的形態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不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還使古老街區的藝術價值得到了延續。
【學生展示】:
南鑼鼓巷小組代表展示;
煙袋斜街小組代表展示; 菊兒胡同小組代表展示;
通過學生展示合作成果的方式,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用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觀點的
能力。 教師點評,加深學生對古建筑價值的理解。
學生用PPT 13分鐘
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學設計評選
10
課堂活動
雨兒胡同 【教師點評】:
緊鄰南鑼鼓巷,雨兒胡同卻進行了很好的改造,這里環境清幽,秩序井然,老北京的胡同風情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對古老民居使用價值的重視,使這里重新煥發了青春。
【過渡語】:在考察過程中,大家不僅豐富了知識,也發現了問題。這是四條歷史古老的街巷,但如今它們卻狀況迥異。據專家考證,這一帶是中國唯一完整保存著的元大都里坊風貌的傳統居民區。
南鑼鼓巷及其周邊地區名人故居保護現狀 【媒體展示】:洪承疇、榮祿、僧格林沁、婉容、蔣介石、齊白石、茅盾的畫像或照片。
【教師講授】:其實,歷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曾經居住在這里,比如明末大學士洪承疇、清代有名的大臣榮祿、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蔣介石行轅、國畫大師齊白石、當代文學家茅盾等等。 【媒體展示】:
名人故居保護現狀視頻。 【教師講授】:
遺憾的是,這些故居要么已經變成了大雜院,要么因為年久失修沒有對外開放,現
雨兒胡同小組代表展示。
聆聽講解,了解南鑼鼓巷地區名人故居保存現狀。初步思考南鑼鼓巷及其周邊地區歷史文化性的保護。
運用圖片展示的方法,引導學生對胡同歷史文化的保護進行初步思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