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北京市立新學校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學設計
北京實驗學校(海淀)
一、教材分析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一(人教版)第4章第3節的內容。本章前兩節已經介紹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流動鑲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選擇透過性),本課是在了解前兩節的知識基礎之上,繼續探究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本節教材以問題探討為引導,通過比較無蛋白質的脂雙層膜與生物膜在控制物 質進出上的差異,從而大膽對物質跨膜運輸的的方式提出猜想。此外,本節的教學應注意培養學生解讀圖表數據的能力;由于內容較抽象,可通過直觀的動畫展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還應注意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理解研究物質跨膜運輸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明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及特點;
(2)明確主動運輸與被動運輸的區別及對細胞生活的意義。 2、能力目標:
(1)學會根據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原理,歸納概念的方法;
(2)提高學生對圖表數據的解讀能力,探索使用圖表描述生理活動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積極參與討論,學會合作,踴躍發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 (2)培養學生善于動腦和嚴密分析的習慣,在發現過程中提高思維品質。 三、學生情況分析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中的“膜”指是生物膜(這里主要是指細胞膜),而在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節學生已了解了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節就是更詳細的介紹其功能之一,即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功能總與結構相關,本章的前兩節已學習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流動鑲嵌模型”,知道生物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但學生仍存許多疑問:各種小分子、離子進入細胞時又有什么不同?細胞產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細胞膜的?教師根據學生這樣的知識背景很容易把學生帶進課堂。
四、教學策略
依據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本教學設計按“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以探究式教學方法為主線,四人一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討論、探究、交流中相互啟迪,獲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同時,充分利用現代聲像技術及多種媒體工具,借助多媒體動畫,把有關跨膜運輸的幾種方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適時進行點撥,以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知識結構,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實施
設計意圖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新課導入
運用課件展示: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示意圖 [提問]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中的各部分物質組成各是什么?
運用課件展示:生物膜流動性的動畫圖。 [提問]:
動畫中體現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填空:生物膜的組成及特點:
學生回憶生物膜的結
構特點,并積極回答。 踴躍發言 一定的流動性
通過新舊知識鏈接導入新課
動畫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探索物質跨膜過程的興趣。(教師
1、化學組成:主要由 構成,其基本支架是 。 2、結構特點:
組成膜的蛋白質和脂質具 ,蛋白質在磷脂雙分子層上分布是 。 3、功能特性:生物膜是一種 膜。
【設問】觀察圖示,回答:
1、什么樣的分子能夠通過脂雙層?什么樣的分子不能通過?
2、葡萄糖不能通過無蛋白質的脂雙層,但是,小腸上皮細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這又該怎么解釋呢?
引入“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標題 脂質和蛋白質 磷脂雙分子層 流動性 不均勻的 選擇透過性
觀察、分析、疑問 適時評價,鼓勵他們觀察得仔細)
引入新課
一、小分子或離子的跨膜運輸方式
播放“自由擴散”的動畫 強調順濃度梯度 設問,自由擴散的特點。
播放“協助擴散”的動畫 強調順濃度梯度、載體蛋白 設問,協助擴散的特點。
播放“主動運輸”的動畫(2個) 強調逆濃度梯度、載體蛋白 設問,主動運輸的特點。
列舉資料“麗藻細胞液與池水的多種離子濃
度比”
[小組合作探究] 比較三種物質運輸方式的異同 項 目 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運輸方向 是否需要載體蛋白
是否消耗細胞內的能量
例子
要求:
結合教材,根據上面老師講述的細胞的三種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填表比較。
仔細觀看動畫 思考問題
仔細觀看動畫 思考問題
仔細觀看動畫 思考問題
認識主動運輸的積累效應
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
知三種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本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
探究程序:
1.自探(自己完成表格,不清楚的做標記) 2.討論(學習小組組長組織組內討論,形成統一答案)
3.展示(教師出示展示分工,學習小組派代表展示)
要求:1.字跡工整 2.條理清晰 3.快速準確 4.簡潔明了
4.評價與質疑(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和質疑) 項目 自由
擴散 協助
擴散 主動運輸 展示組
4組
6組
8組 評價質疑組 搶答 搶答 搶答
要求:1.聲音洪亮 2.講解清楚 3.強調關鍵 4.突出重點 5.有效質疑 5.點評
教師進行點評總結,并給各小組評定得分。
【思考】協助擴散、主動運輸中,不同離子或分子的載體蛋白一樣嗎?
項目
自由擴散
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展示組 4組-
6組
8組
1.自探。自主閱讀教材、探索新知。完成表格,3分鐘
2.討論。小組內探討學習的內容,完成表格內容。3分鐘 3.展示
各小組派代表上講臺在黑板上書寫小組學習成果。3分鐘
4.評價與質疑 其他小組搶答和質疑
學生認真聽講
學生思考回答
自主完成基礎知識。
小組集體討論形成統一答
案。
通過展示進一步檢查學生
的學習能力、書寫能力和表達能力。
完善答案,提高糾錯能力和質疑能力。
形成最終答案,進一步系統學習知識,掌握知識。
認識載體蛋白的特異性。 二、大分
子等進出細胞的方式 大分子、高分子以及不能以上述方式進出細胞的物質能進出細胞嗎?怎么進出細胞?
出示胞吞、胞吐彩色示意圖,講述胞吞、胞吐過程
播放胞吞過程的動畫
【思考】
1、細胞進行胞吞、胞吐的結構基礎是什么?
2、細胞進行胞吞、胞吐時需要提供能量嗎?
[重要內容回憶]
播放“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動畫 教師簡單復述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三種跨膜運輸的過程。
觀察、聽講
學生自主思考
學習小組討論 以小組為單位搶答
學生進一步在老師的講解下深入復習本節課重點內容。
引入胞吞、胞吐新內容
通過圖示和動畫學習其他跨膜運輸方式。
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集體搶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
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本節小結
用概念圖的形式本節知識點歸納出來。
總結、歸納本節知識,完成概念圖
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歸納、提煉知識的能力。 知識鞏固 以小組為單位搶答教材73頁的練習題 學生先自主解答,再以
小組為單位討論、搶
答,并說出解答理由。 通過練習達到知識的形成,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反饋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鞏固重點知
識。
總結 匯集各學習小組得分情況,表揚優秀小組和個人。
學生為優秀小組和個人鼓掌。
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后作業
1.藍皮練習冊P41-P43
2.教材P76自我檢測
課下完成 通過課后練習,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六、教學反思
1、本節課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較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角色的轉變。
2、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是本節的重點,我利用課件進行形象化教學,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充分利用了教材插圖、圖表以及多媒體動畫等教學設備,靈活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深化了教學重點。
3、由于本節課以自主探究為主,生生互動、生生互評場合較多,因此在教學時間上較難把握,超時2分鐘。以后我將進一步課堂上一定靈活應用,有效地進行調控,才能確保本節課在既定時間內按預定目標完成教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