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基因在染色體上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生物必修二課題第二章第二節《基因在染色體上》重慶市江津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課題第二章第二節《基因在染色體上》重慶市江津中學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內容和實驗證據。
②運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
2.能力目標
①嘗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②嘗試運用“假說-演繹法”分析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科學研究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并需要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2學情分析
高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敏捷,學習能力較強。學生對于孟德爾的遺傳實驗、畫遺傳圖解、假說-演繹法和減數分裂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為學習本節內容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基礎。但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要進行充分的預設,并做好對應意外生成的準備。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和實驗證據;
2.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現代解釋。
【教學難點】
1.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2.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利用視頻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組織:播放介紹“杜康”基因視頻,引導學生探索基因的本質的興趣,點明本節課核心內容——尋找基因在哪里?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思考基因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活動意圖: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探究學習的內容。
活動2【講授】薩頓的假說(一)
教師組織:通過減數分裂和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圖片展示,總結基因和染色體存在和行為上的 相同點。
引導學生通過類比得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推論,并介紹類比推理法。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并回答自己發現的基因和染色體存在和行為的平行關系。
活動意圖:培養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增強自信心。
活動3【講授】薩頓的假說(二)
教師組織:基因在染色體上這一假說能夠解釋孟德爾的實驗現象,但是否就一定是成立的呢?
提示假說是需要實驗證明的。
學生活動:推出類比推理法得到的假說不一定正確
活動意圖:培養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的精神。
活動4【講授】摩爾根的實驗證據(一)
教師組織:介紹摩爾根其人及實驗材料——果蠅。引導學生總結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的優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分析總結
活動意圖: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能力
活動5【活動】摩爾根的實驗證據(二)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摩爾根的足跡,體會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證明過程。
1. 分析果蠅雜交實驗現象,提出問題
展示摩爾根實驗過程圖,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1)白眼性狀是隱性還是顯性,為什么?
(2)親本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怎么判斷?
(3)眼色基因的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嗎?
(4)實驗中有什么現象是孟德爾遺傳定律不能解釋的?
學生活動:認真研究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分組討論、作答相關問題。
活動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6【活動】摩爾根的實驗證據(三)
教師組織:2. 對實驗現象做出解釋性的假說
(1)提出假說:
展示雌雄果蠅染色體組成圖解,介紹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引導學生思考白眼性狀的出現為什么總是與性別相關聯?
提問:由實驗現象可知控制白眼性狀的基因很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基因可能的位置。做出四種假設
1.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2.白眼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
3.白眼基因同時位于X、Y染色體上;
4.白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活動意圖:培養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教師組織:(2)運用假說解釋實驗現象:提示不同染色體上基因型的寫法,引導學生寫出遺傳圖解。
(3)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總結假說2、4不能解釋實驗現象,故錯誤;假說1、3 可以解釋實驗現象,但是否成立,還需設計實驗驗證。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利用遺傳圖解解釋假說,從而判斷四個假說的合理性。
小組代表展示小組成果。
活動意圖:體驗通過運用假說來解釋實驗現象來判斷假說的合理性。培養嚴謹的科學研究精神。
活動7【活動】摩爾根的實驗證據(四)
教師組織:3. 演繹推理、實驗驗證
(1)設計測交實驗
引導學生先設計測交實驗對假說1進行驗證。
(2)展示摩爾根進行的測交實驗的實驗數據,發現與學生設計的測交實驗結果一致。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測交方法,小組代表展示小組成果。
活動意圖:培養互助學習和表達能力,設計實驗的能力。
活動8【講授】摩爾根的實驗證據(五)
教師組織:4.得出結論
由此得出假說是正確的,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即基因在染色體上
提示同學們課后按照課上所用方法來探究假說3是否正確。
學生活動:認同基因在染色體上。
活動意圖:培養不斷探索的精神。
教師組織:總結科學家成功的經驗。歸納總結假說—演繹法。
學生活動:按照老師展示的摩爾根的研究思路,總結研究方法——假說演繹法
活動意圖:認同科學研究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并需要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活動9【講授】摩爾根的實驗證據(六)
教師組織:小資料:果蠅有4對同源染色體,但有幾百個基因;人有23對染色體,但卻有上萬個基因。
學生活動:思考基因與染色體的數量關系和位置關系
活動意圖: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活動10【講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教師組織:展示減數分裂視頻
引導學生用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重新解釋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用表格的方式進行總結。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認識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關系,了解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細胞學基礎。重新解釋孟德爾遺傳定律。
活動意圖:學以致用,讓學生對學習更有成就感
活動11【講授】課堂小結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本節課后的收獲與疑惑。對本節內容進行簡要總結。
學生活動:思考并與同學們分享本節課的收獲和疑惑
活動意圖:強化本節主要內容。激起學生對后面內容學習的興趣。
活動12【測試】及時反饋
教師組織:
1. 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D. 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2. 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行為變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
B.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發生自由組合
C. 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基因也隨之分開
D. 非同源染色體數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
3.右圖示果蠅的原始生殖細胞,圖中1、1′……4、4 ′表示染色體,B、b、W、w分別表示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果蠅是_____(雌/雄)果蠅。
(2)圖中的__________屬性染色體。
(3)該果蠅基因型可寫成_____________。
學生活動:認真思考后作答
活動意圖:學以致用,及時鞏固
活動13【作業】課后作業
教師組織:
1.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推斷基因與DNA長鏈的關系。(教材P30技能訓練)
2.完成《校本教材》P27-28課后檢測1-9題。
學生活動:課后獨立認真完成
活動意圖:檢測學生對本堂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