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內環境穩態,重要性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生物必修三人教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天津市 - 西青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生物必修三人教版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天津市 - 西青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1)舉例說明內環境穩態的概念;(2)說出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3)概述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
能力方面:通過資料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1)關注內環境穩態與健康的關系;(2)通過分析“ 穩態使每個細胞受益,又靠每個細胞共建”,體會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感悟環境的重要性;通過穩態失調病例分析形成自我保健和關愛他人的意識;(3)認同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維持內環境穩態具有積極意義。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第一節內容基礎上,對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都有較全面的理解,體內細胞脫離了適合生存的環境代謝就會受到影響。人體體溫的相對穩定及其重要性,人體需要攝入營養物質、氧氣和水,排出代謝廢物,這些內容學生都有一定的認識,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結合初中學習的知識,總結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并不太難。再結合生活經驗分析穩態失調引起的疾病,學生就容易理解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
3重點難點
理解內環境穩態及其生理意義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問題式導入
提出問題:
(1)人體細胞生活在哪里?
(2)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是什么?
(3)假如你是一個細胞,你需要通過內環境獲取什么?排放什么?
(4)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如果發生較大的波動,細胞還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動嗎?
(5)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和細胞代謝活動會使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發生劇烈動蕩嗎?
當條件改變時,內環境可能會出現不穩定狀態,當內環境不穩定時,生命活動難以正常的進行,說明內環境保持穩定狀態具有重要性。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節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問題:你怎么理解“內環境穩態”這一概念?(由此導入新課)
活動2【講授】通過資料分析層層展開對內環境的動態變化的學習
提出問題:隨著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境中的化學成分是如何變化的呢?
資料1:觀察“血液生化6 項檢查化驗單”表。
思考:血漿的每種成分的參考值(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這說明什么?
通過對“血液生化六項檢查化驗單”的分析說明了內環境中的化學成分處于動態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實可以證明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也處于動態平衡中呢?
資料2:展示:(1)學生的 “體溫的日變化規律”的調查結果。根據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體溫是內環境理化性質的一個方面,調查結果證明體溫處于動態平衡中。內環境的pH和滲透壓也處于動態平衡中。
(2)人體的血漿滲透壓穩定維持在770 kPa左右; (3)血漿的pH 穩定維持在7.35~7.45;
思考: 人體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有何共同點?(相對穩定)
教師強調:(穩態不是恒定不變,而是相對恒定的一種動態變化;這種動態變化保持在一定范圍內。
活動3【活動】通過問題串和構建概念圖的方式讓學生認識穩態調節機制,并延伸情感教育
內環境穩態是怎樣實現的呢?
問題:(1)細胞呼吸時刻消耗葡萄糖,細胞會不斷吸收內環境中的葡萄糖, 內環境中的葡萄糖通過什么途徑得以補充?需要哪些系統參與?
(2)細胞代謝產生尿素等代謝廢物是如何從內環境排放到外界環境的?需要哪些系統參與?
(3)細胞呼吸需要時刻消耗O2并產生CO2,哪些系統參與了維持內環境中O2和CO2含量的穩定?
利用課本圖解,回顧內環境中的營養物質、代謝廢物、02、C02等化學成分的來源與去路。說明這些成分要保持相對穩定,與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等系統的功能及細胞代謝功能的實現有直接關系,并與各器官、系統的協調有關。
問題:機體內各個器官、系統,為什么能保持協調一致?
簡要介紹人類對機體維持穩態機制的認識過程,指出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教師補充:為了使各器官、系統能夠協調配合, 還需要有起調節作用的系統參與, 如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三者都有共同的“語言”:信息分子。信息分子通過體液的運輸可對全身的細胞、組織、器官進行調節。
總結:穩態概念
帶領學生重溫第1 章扉頁的小詩:“無論春夏秋冬,風云變幻,它卻總是輕波微瀾。穩態是生命系統的特征,也是機體存活的條件。它讓每一個細胞分享, 又靠所有細胞共建”。
情感教育:班級的良好班風讓每位同學受益,良好的班風又要靠每位同學的努力才能構建。
活動4【活動】利用視頻和病例讓學生理解穩態的失調
機體通過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維持穩態,那穩態會不會出現失調的情形呢?
內環境穩態遭破壞后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請同學列舉幾個穩態失調的病例,說明癥狀和危害。在同學充分列舉的基礎上,教師給予適度的補充和修正。
資料1:尿毒癥發病原因及癥狀
問題:用一句話簡要概括尿毒癥的病因。說說你了解的治療尿毒癥的方法。
資料2:糖尿病發病原因及癥狀
問題:你身邊有糖尿病患者嗎? 他們的癥狀和資料吻合嗎? 他們是如何治療的?
小結:尿毒癥和糖尿病的例子說明,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能力是有限的。當外界環境變化過于劇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 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
活動5【測試】通過小測試飲水習慣讓學生討論總結,進而理解穩態的重要意義
通過穩態失調的危害,引導學生從細胞代謝需要的物質和條件進行分析,總結出: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如何預防內環境穩態失調、保持機體健康?通過飲水習慣小測試,引導學生從外界環境和機體自身調節能力兩個方面去思考。即通過加強自我保健,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同時增強機體的調節能力以適應多變的外界環境。
具體如何做?學生討論,總結。
1.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防治環境污染。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
3.加強自我保健,為機體保持健康創造有利條件。尤其是處于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的人,更應注意自身保健,如邊防戰士注意保暖、煉鋼工人注意降溫等。了解這些知識才能懂得如何關愛自身和他人。
活動6【講授】從分子水平、器官水平、宏觀水平上歸納總結穩態的調節機制
穩態的調節機制: “穩態及其調節”是生物科學的核心概念隨著科學的發展,穩態概念也在不斷發展。人們發現, 許多生命活動都有類似于內環境穩態的特性。例如, 在分子水平上, 存在基因表達的穩態;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臟活動(血壓、心率)的穩態等;在宏觀水平上,種群數量的消長存在穩態現象,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也存在穩態。可見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上, 都普遍存在穩態現象。穩態已經成為生物科學的一大基本概念。必修3 “穩態與環境” 模塊實際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個體水平上生命活動的調節;二是群體水平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穩態的理念、反饋調節的理念統領著整個必修3 的知識和教學。
活動7【練習】利用習題鞏固相關知識
例1: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C )
A.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B.內環境穩態是由體內各種調節機制所維持的
C.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恒定不變的
D.內環境穩態不能維持,機體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
例2: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與人體內環境的穩態
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B )
A.通過汗和尿排泄廢物
B.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C.血液運輸氧和廢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會使呼吸加快
例3:科學家進行了如下實驗:用高濃度的糖溶液飼喂小鼠,在接下來的3h內,每隔30min檢查小鼠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結果如表所示。
請利用表中數據繪制血液中糖的濃度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曲線圖,并嘗試解釋血糖濃度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食用糖后的時間/min | 血液中葡萄糖濃度/mg/mi |
0 | 0.75 |
30 | 1.25 |
60 | 1.10 |
90 | 0.90 |
120 | 0.75 |
150 | 0.75 |
180 | 0.75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