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科技探索之路,生態工程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專題5《科技探索之路—生態工程的興起》吉林省 - 遼源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選修三科技探索之路
生態工程的興起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中的第五章生態工程的第一部分內容,生態工程是多學科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教材中生態工程的原理和實例豐富,力求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例如實踐活動、資料分析、討論、設計和進展追蹤等,激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2)合作式的學習活動。本節主要簡述生態工程興起的原因,為第五章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簡述生態工程興起的原因。 (2)初步掌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 2.能力目標
(1)通過教材中提出的問題,各小組同學分工合作,課前已經收集了相關資料,通過成果展示,共同探討生態工程興起的原因及意義。
(2)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整理歸納資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習本節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能體會生態工程給我們帶來的益處。 (2)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未來用已學知識建設更美家鄉,更美的中國,逐漸養勇
于創新、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簡述生態工程興起的原因。 2.教學難點
(1)教材提出的問題——產生不同觀點的爭論——解決問題的思路來呈現生態工程的興起過程。
(2)教材配圖以漫畫的形式呈現,使學生理解復雜的內涵。
2 / 4
(3)學生利用多媒體等收集信息,展示成果。 四、教學策略與手段
采用“合作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展開思考和討論,收集各種資料,嘗試師生配合共同解決一系列問題,用多種方式,共同簡述生態工程興起的原因。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完成查閱資料,每個學習小組都將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成果上的展示。
2.教師的教學準備
制作本節內容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 七、教學過程
1、用問題引入本節內容。
首先教師闡釋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以及學習的目標,然后通過提問展開全新的一課。請閱讀教材106頁回答以下問題:
全球經濟快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哪些不同的表現呢?
學生回答,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
教師給予肯定,并闡釋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以及學習的目標。
2、第一小組根據課前查閱資料,談談全球正面臨哪些環境問題?(學生成果展示)
第一學習小組派兩名同學作為代表,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他們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全球面臨的十大環境問題,呼吁大家保護環境。
根據展示結果,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3、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學生帶領同學解決問題(師生共同合作)
問題:經濟發展需要科技進步,但科技進步又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反過來又威脅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似乎成為了一個悖論,那么針對這個問題,人類傳統的解決方法是什么?有效嗎?
第二小組任務:闡述傳統解決方法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些弊端?
針對這一問題,第二小組同學帶領大家共同分析了教材中的漫畫,啟發大家
3 / 4
并鼓勵同學們理解漫畫中的深層含義,又通過展示第二小組成員繪畫的漫畫,激發大家學習興趣,輕松解決這個問題,闡述了傳統解決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同時也引出了下一部分內容,必須要尋找一個新型的解決方式。
教師對于這種互動的環節給與鼓勵與表揚。
4、若想解決以上問題,就要全面理解發展的含義,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三小組學生解讀: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生態工程與可持續發展又有哪些聯系呢?
5、學生通過引用書中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引用國際上經典的說法,來自于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著名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第三小組同學朗讀英文原文,并對原文進行理解,讓同學們很自然的體會了這一問題的全球性,也懂得若想解決以上問題,就要全面理解發展的含義,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教師對于學生的成果展示給與高度評價。 5. 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以及優點(教師講解)
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發展。
優點: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
6.第四小組預習任務:環境保護是全球性的問題,那么關于這方面我們中國政府進行了哪些積極的舉措?
第四小組同學根據課前學習我們習總書記的講話內容,向同學們介紹我國政府關于保護環境的一些積極措施,使整節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增加了學生的使命感。
7.攝影小組展示:
近幾年,遼源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建立多種生態工程,使我們從資源枯竭型城市轉變為新型城市,攝影小組的同學通過一系列的照片展示,帶領同學們一起看看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讓同學們更加堅定信心改善環境,建設家鄉,同時也更加明確生態工程建設的意義。教師也積極參與話題討論,積極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8. 課堂小結,互相點評
通過本節課學習,想必你一定有許多收獲,下面就請你試著點評一下其他小
4 / 4
組的發言,或者分享一下你自己的感受,希望大家暢所欲言。
9. 布置課后任務
1.預習5.1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請根據我們家鄉的特點,分小組合作,嘗試模擬建立一個生態工程。
2.保護環境是全民參與的活動,請總結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下節課一起分享。 八、板書設計
(一)出現問題:發展 造成 污染 抑制 發展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
1.傳統方式:不可行 2.生態工程:可行性
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采用師生共同配合,共同探討的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一起學習新知識新內容,學生課前分小組的準備進行的很充分,內容展示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盡管他們也偶爾出現緊張的情緒,不過總體表現的十分精彩,這種形式也讓學生很感興趣,同時可以培養孩子們多種能力,我覺得他們很棒!
對于我自己而言,對于這節課的內容在備課的初期遇到了一些的問題,有點不知所措,希望找到一個更好的教學方式來展示這節的內容,會有些許不當之處,還需加強;再者,由于錄課的教室有點問題,個別環節鏡頭切換有點頻繁,個別畫面不是特別穩定,有時候我為了將講臺留給學生展示,會走到教室后面,可是鏡頭有時候會抓拍我,忽略講臺上的學生,這方面是我對錄制機器不熟悉造成的,也讓我增長了經驗。雖然本次課的準備和錄課不盡完美,但這個過程對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有很多收獲,對于未來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很欣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