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Oliver Asks,Literature
所屬欄目:高中英語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英語外研版選修7Module3 of Book7 -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and Reading- Oliver Asks for More成都七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Lesson Plan
課程主題:Module3 of Book7 - Literature
課程內(nèi)容:Introduction and Reading- Oliver Asks for More 課程類型: 閱讀
授課班級:高2017級4班 授課時間:2019年5月27日
一. 教學內(nèi)容分析(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本模塊主題為“文學”,整個模塊中各個板塊的設計及語言材料的選編都緊扣這一中心話題。本課教學內(nèi)容為導入與閱讀部分。
導入部分簡要介紹了英國作家狄更斯著名小說Oliver Twist(《霧都孤兒》)的故事背景。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倫敦。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工業(yè)革命和綜合國力達到頂峰,被認為是英國的黃金時代。因此,這樣一個時代,在狄更斯筆下是“最好的時代”。但同時,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彼時社會制度弊端突顯,貧富懸殊巨大,貧窮、童工、犯罪等社會問題屢見不鮮,孤兒奧利佛則是這個時代中貧苦兒童的一個縮影。
閱讀部分為小說節(jié)選Oliver Asks for More。年幼的主人公奧利佛及小伙伴在濟貧院忍饑挨餓。在饑餓的驅(qū)使下,小伙伴們用抽簽的方式選中奧利佛,讓他在吃完例定的一碗粥后向管理員再要一些粥來吃。怎料奧利佛話音未落,便遭到管理員追打。事情被報告給濟貧院的執(zhí)事和理事們,于是奧利佛被關禁閉,然后被賣給了別人當學徒。
文中狄更斯用生動的語言記敘了奧利佛的可憐遭遇,批判了不人道的社會機構(gòu)(如workhouse濟貧院)及墮落的社會道德,激發(fā)了大眾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及對社會問題的認識,不僅帶給了人們文學閱讀的愉悅,同時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
課前學生先自學并完成導學案上的相關內(nèi)容,包括生詞、故事背景、故事情節(jié)及角色特點;課堂上學生以小組展示形式核對答案,教師做一定補充,然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修辭方面的語言特點并探究文章主題思想,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欣賞文學作品,體會文學作品的魅力,同時領悟作者的寫作目的,反思其對現(xiàn)實生活的啟發(fā),使文學之光照進現(xiàn)實生活。
二. 學生情況分析(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閱讀主要集中在課本、21世紀英文報以及補充的小說閱讀等,英語基礎較好,通過課內(nèi)外文學作品(如必修五模塊三冒險文學,選修六模塊二奇幻文學)的閱讀,有一定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此外,他們在選修六模塊六《丘吉爾的演講》一課的學習中,了解了文學語言中常見的修辭手法。
本次課堂他們從背景、情節(jié)及人物等方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梳理文中使用到的修辭手法,對文學語言有更深的理解。在主題分析方面,因本文寫于約180年前,學生生活在環(huán)境優(yōu)越的新時代,未必能感同身受主人公奧利佛的苦難,因此需補充必要的背景知識,引導其把故事置于時代背景中進行理解以及探索主題思想,并聯(lián)想現(xiàn)實生活中還存在的“現(xiàn)代奧利佛”們,激發(fā)他們對弱勢兒童的同情及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生活的珍惜。
2
三. 教學目標(Teaching aims) (一)知識教學目標 1. 學習生詞
2. 理解文學作品中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能力發(fā)展目標
1. 學會從背景、情節(jié)、人物、語言、主題等方面欣賞文學作品 2. 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 領略英語經(jīng)典文學的魅力及其社會意義
2. 激發(fā)學生對主人公以及現(xiàn)代弱勢兒童群體的同情及對現(xiàn)有生活的珍惜 四. 教學重點及難點(Teaching key points) 1. 對修辭手法的判斷及理解 2.對主題意義的剖析
五. 教學方法及手段(Teaching methods) 1. 情境教學法 2. 任務教學法 3. 合作學習法
六. 教學輔助用具(Teaching aids) 1. 粉筆,黑板
2. 多媒體電腦,課件,視頻
七. 教學過程 (Teaching procedures) Procedures Students’ Activities Teacher’s activities Purpose(s) 1. Lead-in (2min)
Describe what they see on the picture on page 29.
Have students get a direct impress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2. Study of Background (3min) Share answers to the first exercise (who, author, when, where). Make comments and add mor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 let students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3. Study of Plot(3min)
Share answers to the second exercise and state the main events in the story.
Introduce the notions of “beginning”, “development”, “climax”, and
“ending” in novels. 1.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2. To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 4. Study of Characters (5min)
1. 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2. Watch a video clip about the story. 1. Add information if necessary.
2. Play a video clip for the students.
1.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nalyz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2.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tory and characters better.
5. Study of Language Skills (15min)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discuss the figures of speech used in some impressive sentences.
Help students tell the figures of speech and their functions in literatur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appreciating literary works.
3
6. Study of Theme (10min)
1. Think about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telling the story.
2. Discuss the meaning of reading this piece of classic nowadays. Prompt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the stor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7.
Assignment (2min)
Take down the
assignment and finish it after class.
Assign the homework:
to write a review of this story including its background, plot, characters, language skills and theme.
To have students
integrate what they learn in this class into one piece of review.
八. 教學反思 (Teaching reflection)
優(yōu)點:
1. 以思維導圖及小組分享的方式學習背景、情節(jié)及人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教師對學生的分享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如維多利亞社會背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階段等,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3. 學生對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修辭手法進行了回顧,并討論學習了本文的修辭手法,促進學生對文學語言的理解與鑒賞能力。
4. 引導學生探索作者的寫作目的及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讓學生把文學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結(jié),體會經(jīng)典文學的不朽魅力。
5. 總體而言,本堂課教學設計循序漸進,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批判及創(chuàng)新等思維品質(zhì)。
不足:
1. 由于故事情節(jié)較為簡單,且課堂時間有限,沒能讓學生依據(jù)本節(jié)選段進行角色表演,而只是讓學生觀看視頻片段來加深理解。模塊三的任務提到讓學生表演狄更斯小說的一個場景,這一活動在本模塊《遠大前程》的原文選段閱讀中得以進行。
2. 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對于文中的修辭手法只進行了判斷和理解,而沒有進行一定的運用,其實可以摘取《霧都孤兒》后文中的某些句子,教師改寫為普通句子,然后讓學生用所學修辭手法進行改寫,最后與原文句子作對比,這樣學生可學以致用,對修辭手法的妙處也會更有體會。
感受:
英語學習不僅是learn English,還應是learn through English。理想的英語課堂中,英語不只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座橋梁,學生可以通過這座橋梁把一個新的世界與自己所在的世界聯(lián)結(jié)起來,參與其中、學在其中、思在其中。這樣的英語課堂不只是單詞語法的學習,還有對語言的理解、欣賞與運用,對語言背后所反映文化的了解與反思。本著這樣理念設計的課堂,學生方可以真正享受閱讀,體會語言的魅力,體會文學的價值。但愿在不懈的努力中,我們能持續(xù)改進,不斷完善,帶給學生充滿樂趣與思想啟迪的靈動課堂。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jlqy.cn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