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散文語言,專項訓練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散文河里尋規矩—散文語言專項訓練》黑龍江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授課題目 散文河里尋規矩——散文語言專項訓練
授課班級 2年7班
設計依據
課標分析:
新課程標準中,“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體裁的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感情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學習目標與內容:一是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欣賞作品的語言表達,把握作品內涵,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二是根據不同文體的藝術表現方式,從語言、構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
核心素養:
“語文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體現在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學情分析:
從知識層面和能力層面來看,目前學習階段是高二向高三的過渡期,正在進行《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的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梳理探究、總結提升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包括文章的核心形象)的含義、重要句子的豐富含意。能站在高考命題的角度審視該項知識的落實與體現,能理解答題的基本方法,并進一步掌握閱讀文本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分組學習,自主合作,研討探究,總結提升,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品味文章語言,能夠感受、體驗“作者的獨特經驗”,擴展、豐富對世界和人生的認知。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
引用名家對散文的認知,與學生共同感知散文“自由”與“規矩”兼具的特點。
感知
創設情境,以“同理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回顧學習過程
聽取學生的學習歷程總結。 復盤學習流程
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路徑和思維過程有一種自省。
重要考點突破
聚焦核心問題:
文中重要詞語、語句的含義 賞析語句、段落
組織平等參與問題討論。
適時點撥、總結。 交流學習成果。每兩個同任務小組課前進行匯總商討,選出一組或者兩組合作進行匯報。 圍繞核心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和創造性,引導學生準確、有邏輯地表達認知。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點撥讀文策略
從“文本意識”<指向作者主體>和“文體意識”<指向人生況味>)兩個角度引導學生對散文的“語言”進行研讀和把握,這是散文的特質,也是文學的根本特點。
思考、感悟
高考命題方向——“文化立意”(學科特色)+“能力立意”(學科素養)。引導學生破除“散文”閱讀的“唯我”心理和“恐懼”心理。
開展實踐活動
《背影》的關鍵點,不在記述“父親對我的愛”,而在“我”于困頓中進一步體認深摯父愛的心懷。
針對這個思考路徑,對高考選文的主題進行總結。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匯報交流。
縱深發掘散文的文本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
思維的發展,通過活動使得
學生進一步認知文學的本質屬性。
總結讀文要領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
散文閱讀的要領——體味精準的語言表達,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驗。
思考、感悟、表達
用其熟知的歌詞作結,激發其興趣,強化認知,閱讀文本的過程是“享有”而非“占有”。 布置作
業任務
繼續突破作用、手法分析等
其他考點。
進行2018高考題型預測。
小組合作,完成學案
任務。
課后繼續開展項目學習,通過梳理和整合,將學習的知識結構化,將言語活動經驗逐漸轉化為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板書設計
串
形 實 文本意識
語言 關照人生
聚 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