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鑄牢中華民族,精神支柱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單元《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廣東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單元《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廣東省級優課
《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學設計
——探究 “聯想5G事件榮譽保衛戰案例”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設計綜述】
《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文化生活》第三單元的綜合探究的內容。它的理論支撐主要來自第六和第七課的內容。作為一堂探究課,其定位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單元知識進行活化與運用,注重過程中的能力運用和培養,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情感體驗、態度認知,從而自覺的肩負使命,砥礪前行。
本課結合《聯想5G事件榮譽保衛戰》的輿論風暴,還原事情的真相。從聯想身上發掘民族精神的DNA,從而凸顯民族精神對于一個民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聯想作為一個載體,為案例,引發我們思考民族精神于企業,于個人,于民族,都是最強的精神動力與支撐。我們的探究小組從各個不同角度探究對該事件的認識,啟發我們對如何鑄牢中華民族精神做法的思考。 一、教育教學目標分析
1、三維目標分析——育人目標與知識目標兼容的思考。
知識目標:通過案例事實的還原和解讀,認識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理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義,懂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徑。
能力目標:在具體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全面考察和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如,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對有關錯誤觀點和行為進行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建立自己獨到的視覺角度的能力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面對輿論,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和分析;在民族工業發展歷經挑戰的過程中,我們自覺肩負起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固本強基的歷史使命。 2、設定的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提示建議。
思想政治(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政治教學的課堂應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學習和發展能力。 3、核心素養要求——高度凝練,踐行正確的三觀。
政治學科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突出強調實踐環節,引導
學生在體驗社會生活及自身的思維活動中理解理論的真諦,在踐行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行動自覺。
基于以上思考,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從生活中的案例入手,注重了學習內容、活動組織、學生評價等方面的創新,給教師、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這次的“有為探究”課堂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二、教學重點:
掌握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的要點。 三、教學資源
聯想5G事件案例相關素材;探究匯報的PPT文案。 四、教學方法
1、材料情景引入知識,分析、討論、總結,系統化知識; 2、案例分析;
3、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 五、教學過程
課題 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學科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年級 高二
課時
一課時(43分鐘)
信息環境及媒體
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以及 學生自己發掘的生活素材
綜合探究 《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學設計
- 2 -
知識框架 環
節 主題 設計思路 具體過程 預期效果
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引 入
聯想5G事件案例引入。
以企業為
載體,關注民族精神對一家企業的重要影響。
回顧聯想,近期因為兩年前的5G投票事件再次被輿論置于風口浪尖,創始人柳傳志黯然神傷。輿論質疑聯想的愛國精神。一場技術風波如何演變為一場榮譽的保衛戰?
創設情境,
引發思考, 明確話題。
二、如何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探
究、思考
聯想5G事件剖析。 圍繞聯想
5G事件,反思我們的企業應該如何在這場輿論中制勝?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探究分享一:關注聯想5G事件的發展前后,了解聯想發展的歷程,并從中感受聯想作為我國的民族企業,是如何將民族精神寫進企業的DNA的。民族精神一直是聯想秉承的文化,非常重要且一直堅持。
探究分享二:聯想發展到今天,取得了自己的溶骨和成績。但民族精神是有歷史性和具體的,作為企業在堅持民族精神支撐的時候,一定要把準時代的脈搏,不斷改革創新。
探究分享三:聯想事件同臺的企業中,不乏世界的其他大公司。聯想在發展自身的時候,在強調自己的精神的時候,不妨也可
以借鑒其他國家,其他企業一些優秀的做法,以更好獲得同行和世界的認可。 探究分享四:聯想這次進入我們的視線是因為這場輿論。我們的角度是面對輿論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如何有規則的去認識和化解聯想遇到的情況。我們的觀點是“先了解”,“后發聲”。
探究分享五:了解事情前后,發現聯想最終通過媒體是澄清了事情的始末的。如果說聯想的這場榮譽的保衛戰是勝利的話,那是植根于中華傳統的文化自信的力量,底氣基于此緣于此。
探究分享六:在歷史上也發生過閉關鎖國,民族虛無的現象,若要鑄牢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個人,都要學會反思歷史,理性地對待歷史。
合作探究,
獨到見解,
以案見例,
啟發思維。
綜合探究 《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學設計
- 3 -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設計和課程實錄對比,感覺這樣的社會熱點事件的案例教學,是很好的探究課的形式探索。在以后的綜合探究教學中,可以更大膽的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關注社會,關注熱點,啟發思考。
在教學設計與課程推進的過程中,需要改進的是,案例的挖掘和引導上可以更加注重邏輯層次,以及與主題的回應和解讀。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給更多的關注和互動,注重過程的學習與收獲。相信在師生共同的探究下,我們的教學相長會有更大的收獲與提升。
探究分享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民族精神的載體和形象還經常受到詆毀甚至破壞等,國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文化遺產 保護工作的通知》等法律和制度,進一步規范保護我們民族精神的傳承,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
三、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的啟示
探究小結
聯想遭遇榮譽保衛戰事件的啟示。
以聯想案例為切入,每個探究小組都闡述自己的觀點,從中
感悟啟發。 探究后總結:如何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啟發一: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啟發二:將時代精神注入民族精神
啟發三:借鑒西方先進文化的做法
啟發四:輿論后發聲的理性與規則 啟發五:發揚中華文化的自信力量 啟發六:反思歷史并避免重蹈覆轍 啟發七:筑牢民族精神需法治思維 補充強調:關于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有最新的論斷。堅持我們的主旋律“主心
骨”是符合時代精神,傳承落實的明確方向。
小結:“為者常成,行者將至”。希望所有的同學們對如何鑄牢我們的民族精神,形成一定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落實學科的核心素養。
堅定主題, 不局限此, 活化知識, 延展思維, 教學相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